写在演唱会后 - 罗大佑《安可曲》演唱会的一些碎碎念
罗大佑的歌陪伴了我20年。让我专程飞去看演唱会的只有他。
说起这次演唱会,其实我能来也是挺运气的,如果不是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在校园墙发帖,我也不会知道这个演唱会;如果这次北美没有纽约的加场,我也不会飞到洛杉矶;如果没有同样听罗大佑的朋友一起,这次纽约旅行也不会成型。
或许这就是缘分吧,就像罗大佑的歌在我不同人生的阶段,都神奇的产生着一些影响。20多年以来,我从来没有主动听过他,但每次听到他,当时的场景就像刻进胶片的电影一样,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没有前因,没有后果,就是那平凡且没有的意义的一瞬间,像一座孤岛,无依无靠又深邃。
第一次听到,或者应该说第一次对罗大佑的歌产生印象是小学二年级,当时我被罚放学留堂抄课文,正巧我们的放学铃声是张艾嘉版的童年,对于七岁的我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比放学不能和小伙伴玩耍更悲伤的事了,所以在哪种情景下也很难对《童年》有很好的印象,只记得这首歌给我的感觉是很远很远,在空中飘起又落下,不过在那之后,“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成为了我作文的高频词汇。
另一首罗大佑的歌,也是我最爱的《光阴的故事》,是我在中学单曲循环最多的一首歌。上中学的我在电子产品方面一直比较落后,至今我也保持着这个习惯,家里唯一可以听歌的电子产品是一个ipod nano。里面的第一首歌就是光阴的故事。如果说我对童年的第一印象很复杂的话,对光阴的故事就是简单直白的爱。每天晚自习回家,听听光阴的故事,看看杂志。是我疲惫的中学生活最大的慰藉。
大学的时候看到一个电影,名字是《秋天的童话》,故事我已经记不清楚,但是结尾我至今记得,女主在海边散步,发现一家海边餐厅,和自己一直以来向往的一模一样,走近才发现,这家餐厅正式多年未见的曾经暗恋自己的男主开的,这时男主也发现了女主,在两个人对望中,故事结束,音乐响起,这个音乐是《恋曲1990》。音乐响起的时候,随着“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颜” 好像在用歌词代替男主把压抑了整个电影的情感一下子释放了出来,作为观众的我也爱上了这首歌。
《皇后大道东》是我在留学后非常喜欢的一首歌,当时的我世界观正经历的180度的改变,但是很多时候想说很多话,却又堵在嘴边,《皇后大道东》是一首很玄的歌,本身就很含蓄,如果你问我罗大佑究竟想讲什么,我也不清楚。但是它就是有带入感,那种叛逆又含蓄的感觉 ,或许这就是每个海外华人能感同身受的。特殊的历史原因,给这首歌更增加了叛逆和神秘感。在《安可曲》的现场感受来说,这首歌是最受欢迎的。也许《皇后大道东》就像是一个载体,虽然有些话说不出口,但是情绪是可以传递的。
如果要找一个17岁和70岁的共同话题,可能只有罗大佑了,实话说我不在乎他对华语乐坛有多大贡献或是有多少奖项。我只在乎他的音乐,能让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听到童年的旋律,就能让我回到那个抄着课文,思绪却早已飘到操场的下午。
我是个五音不全唱歌难听的人,但我爱音乐,以我的方式。

-
Yas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19 23: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