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可以活过100岁


开车听华大基因的尹烨谈了一个观点:未来人均寿命极可能突破百岁。
这跟GDP和技术的发展必然相关。目前我国的人均寿命已经接近80岁,日本更是突破了83岁。
想象一下:如果未来我们的人均寿命突破100岁,从社会到我们个体该如何适应。
前段时间,妈跟我说,村里的一位老人,论辈分我叫奶奶,是我爷爷的妹妹去世了,享年91岁。
去世的消息很突然,从寿命上说又自然。毕竟已经91岁了,能够活到现在,也是长寿。
自己奶奶去世的时候,我记得是93岁。
我问妈,村里现在谁的年纪最大。妈说,村口还有一位98的,马上要百岁了。还有一个与我同龄的女生,她的奶奶也90多了。现在还经常下地干活。
要感谢这个时代,古人60岁就是古稀之年。战乱和疾病,使人的平均寿命很少超过40岁。古代皇帝平均寿命34岁,超过80岁的皇帝只有3位。
而我的父母呢,已经60多了,但不服老。还总想着出去折腾下,找点事干。
你让他们天天闲在家里没事干?
闲不住的。
我大学毕业,父母打算退休。就停掉了生意,带着几十年的积蓄回老家造了房。但没过多久安生日子,就闲着发慌。我爸开始学起种地,已经几十年没碰,也种的有模有样了。我妈呢,则去杭州给我姐带孩子。
爸地种完了又去了村里上班当村长,妈呢带完孩子还顺带想去接些保姆的活。赚钱都是其次,主要有事干,踏实。
我总记得我妈跟我说,她喜欢赚钱的那种感觉,喜欢跟人聊天。让她感觉到自己还有用,还有价值。
所以,本来觉得我妈去当保姆啥的有些不体面。听妈说完这话之后,我也理解了,开始支持了。只要求不能做那些生病在床无法自理,做得很累的活。
以前60岁是退休。现在60岁的人,精力体力跟早年的四五十岁没太差。往后还有几十年,真要过那种天天江边钓鱼、巷子里打牌的生活吗?
每次路过江边,看到那些年纪看着也不算大,白头发都还没的人一整天坐在那钓鱼,我总有些为他们悲哀。
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他们现在已经在考虑如何帮助老年人过更好的退休生活。推出了一个活力老人计划。
比如鼓励60岁以上老人去开出租,做客服、银行柜员、乘务员的工作,企业返聘等。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优势,也让自己得到更多的价值感。
任正非、宗庆后今年也七八十了吧,他们还一直坚持工作。
是因为他们太勤劳敬业?本质上还是因为他们享受工作中创造出的价值感,不愿放权。
看看那些领导干部就知道了。在任的时候油光笔挺,头发铮亮,精神抖擞。一旦退任,没有事干,精气神就立马泄了,成了萎靡不振的平凡老头。
大部分领导能不退都是不愿退的。
可惜个人无法抗衡体制的力量,该退还是退。我们无法对抗体制和系统,能把握的只有自己的人生。
人生若有百年,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婚姻,我们的感情。
我们还会一生只爱一个人吗?
人是有新鲜感的。如果在经济自立情况下,我们如何对抗新鲜感的衰退,感情保质?我们结婚的时候,还会对着主说:此生非你不娶,一生一世到老吗?
当时间被拉长,从未来看现在的很多问题,焦虑是否还值得焦虑。大部分的计划是否都需要被推翻重新来过。
日更第133天
公号搜索唯一名:石人一只眼
关注我,免费邀请加入读书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