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又双叒叕来了,快收下这些防治“春困”小妙招

窗外春光明媚、万物复苏
一切都朝气蓬勃、充满希望
但是屋内有一类人却经常感觉周身乏力、哈欠连连,变得特别嗜睡,而且醒后精神不佳,没一会儿又觉得困。

为什么一到春天就犯困?
《内经》云:「春气者,病在头,年高气弱,清气不能上升头面,故昏闷尔。」春天对应着阳气升发,阳气上升至脑窍则神清气爽,头脑灵活;阳气不升,则气血、营养物质无法运送至大脑,容易导致大脑缺氧。




脾胃是人体气机上下升降的重要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维持着气机升降出入的动态平衡。只有升清降浊,方能气化正常,若这个平衡打破,就会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什么是浊阴?人体产生的不好物质,代谢的垃圾都是「浊」。浊拥堵清窍,则易出现「头重如裹」,使人昏昏入睡。

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属木,因此春天正是肝旺之时,肝主疏泄,若疏泄太过,则会克制脾土。所以在春天,脾的功能很容易受到影响。

此外,春季气温渐升,北方地区冰雪开始融化,南方地区漫长的回南天来临,外界环境水湿增加,湿邪过胜,脾胃容易被困住,反之,脾胃不运又易生湿。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湿喜归脾者,以其同气相感故也」。

脾为湿困,脾运不及,一则不能运化水谷,不能将食物转化为对人体有用的精微物质;二则脾不升清,不能将水谷精微等清阳之气,吸收并上输于心、肺、脑,同时,胃的通降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湿邪等浊阴蒙住清窍。故而人体会出现神疲乏力、容易困倦、嗜睡等「春困」症状。
因此,春困与阳气不足、脾阳虚、湿浊内滞有着密切关系。

这三类人容易被春困盯上

01
长期伏案人群
现在上班都用电脑,即使是家中办公,也是电脑、手机不离手,周末喜欢躺平也不爱运动。《医效秘传》有云:「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只有动起来,脾阳才能振奋,一身之气才能运转起来。
尤其是春季湿气重,湿在体内或外边,湿性粘滞,不动则湿气难去,体内的湿气淤积多了,脾阳容易被困住,从而无法正常的升清降浊,清窍易被浊阴堵住,导致困倦、嗜睡等「春困」症状,所以春困也称为「湿困」。
02
喜食生冷食物人群
因为长时间的食用冷菜、冷水、冰淇淋等食物,对我们身体的脾胃、肠道形成了一定的伤害,而脾胃主阳,主要通过其运转来化解人体湿气和水分,常年食用生冷食物就会导致人体内水分、湿气不断淤积,让人体的大便、手脚、食欲等等都出现问题;加上春季雨水增多,内外湿结合,易加重身体疲乏的症状。
03
经常熬夜人群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拒。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晨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入夜后还在劳作,特别是在23点以后,还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如工作、上网游戏),费气力地玩耍,是大耗身体库存的阳气的,阳气不足容易被湿邪侵犯,脾不能正常运化,从而出现嗜睡、精力不足、疲倦等症状。

怎么预防春困呢?

1---保持充足的睡眠
《黄帝内经》中说:“人卧血归于肝,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充足的睡眠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夜间睡眠足够也有利于抵抗白天“春困”带来的疲劳感;另外,保证良好的睡眠还要做到“睡后勿思想”。同时午后也可适当小憩,闭目养神,使我们的机体得到有效的调整,缓解疲劳。


2---适当运动
“动则养阳”,春季阳气初升,阳主动而阴主静,阳气充足,机体活跃,则困倦自除。运动有利于气血的运行,还可以让四肢的肌肉得以舒展,帮助细胞和组织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让大脑变得更加清醒,进而缓解“春困”。

3---饮食调养
前面提到春天是肝气主导的季节,肝气旺盛,肝胜脾,脾失运化,水湿内停。加上春季阴雨绵绵,外湿易困阻脾阳,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由于湿性重浊黏腻,人体易感到疲乏、嗜睡。因此,健脾祛湿能够有效地解除春困。
像山药、薏苡仁等食物,都是健脾祛湿佳品。春季也要多吃绿色的“香”菜补助阳气,比如香椿、香菜、香葱、韭菜等。韭菜,又叫“初春第一蔬”,味甘性温,有温中下气、养阳的作用,脾胃虚寒者尤为适合。香椿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有助于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人体的应激能力,常吃可以消除春困,提升精力。草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能帮助吸收铁元素,细胞能充分吸氧,因此多吃草莓能使人精力充沛。菠萝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B1,因此可以消除疲劳,让人感觉更加的精神,平时感觉有些疲劳的时候吃上几片新鲜的菠萝,立刻感觉人精神了很多。




4---中医养生小妙招
按摩足三里、丰隆穴等健脾化湿要穴;推敲肝胆经,揉捏太溪、昆仑穴,有助肝气升发,缓解疲劳。
八段锦和太极拳,例如八段锦中记载的单举手臂这个动作,做法:左手掌根上撑,上举至头左上方,右掌根下按。然后左臂下落于腹前,一左一右做三次。

温馨提示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健脑补肾丸
汉语拼音:Jiannao Bushen Wan
【成 份】红参、鹿茸、狗鞭、肉桂、金牛草、炒牛蒡子、金樱子、杜仲炭、川牛膝、金银花、连翘、蝉蜕、山药、制远志、炒酸枣仁、砂仁、当归、龙骨(煅)、煅牡蛎、茯苓、炒白术、桂枝、甘草、豆蔻、酒白芍。
【性 状】本品为红色的薄膜衣水丸,除去薄膜衣后显棕褐色;气微,味微甜。
【功能主治】健脑补肾,益气健脾,安神定志。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健忘、失眠、头晕目眩、耳鸣、心悸、腰膝痠软、遗精;神经衰弱见上述证候者。
【规 格】薄膜衣丸 (每15丸重1.85克)
【用法用量】口服。用淡盐水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5丸,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 忌】孕妇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