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乐斋漫笔》说岑春煊》陈再明22、6、12
《乐斋漫笔》是岑春煊的一篇自传。岑春煊任两广总督时,张之洞任湖广总督(著有自述《抱冰堂弟子记》),袁世凯任直隶总督(著有自述《容庵弟子记》),为著名的"清末三总督″。
岑春煊,名春泽,字云阶,晚号炯堂老人,广西西林人。生于咸丰十一年(1861),卒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得年七十三。为清云贵总督岑毓英第三子。幼随父任所读书。光绪五年(1879),年二十,始入居京师,分工部学习行走,兼习举业。十一年(1885),应本省乡试,中式举人。二十年甲午(1894),中日战争爆发,刘坤一派岑春煊往烟台总理营务。
岑之得以崭然露头角,实自光绪二十四年(1898)始。春煊送其弟会试赴京,因获召见,乃于奏对时大放厥辞,光绪帝方锐意欲有所为,乃大为所动,因简任岑为广东布政使。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八国联军打入北京,京师危急。岑请于甘督魏光焘,愿率兵勤王,到京甫一入觐,而京师已陷。慈禧感其诚,即命岑为陕两巡抚。后调广东巡抚,又奉署理川督之命。
光绪二十九年(1903),岑奉旨调署两广总督,督办广西军务。岑在两广任内,依然发挥了他大刀阔斧惩治贪污作风。先是,李鸿章在二十七年死了,两江总督刘坤一在二十八年也死了,还剩了一个长江上游的张之洞,一个北洋新起的袁世凯。奕劻以贪污视岑为眼中釘,袁世凯以争宠必以去岑而后快,遂二人结成联合阵线排岑,结果,三十二年(1906),岑被调任云贵总督。延至三十三年(1907),又奉旨调补四川总督。
辛亥革命成功,袁世凯居然取得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他觉得岑正当有为之年,乃对岑装出弃仇寻好的样子,用岑做了一任福建宣抚使。民二(1913)袁以岑继黄兴为粤汉铁路督办。民四(1915)袁氏称帝,12月25日蔡锷起义于云南,岑亦投袂奋起,并偕章士釗、张耀曾赴日本,以个人名义借得日方百万现款,援助护国军,初任两广护国军都司令。结果,袁撤销帝制,并于民五(1916)六月六日忧惭以死。此为岑倒袁的一大成功。
袁死黎继,国会重开,段祺瑞任内阁总理。遂黎段间的府院之争,黎免段职,未几,有督军团出现,逼黎去位。继而张勋到京,实行复辟,段又以推翻复辟再起。黎去而总统由冯国璋代理。于是,民六(1917),孙中山在广州组军政府,中山为大元帅。民七(1918),改组军政府大元帅制为总裁制,推孙中山及岑春煊等七人为总裁。中山回上海,春煊于七月就主席总裁。
自此,岑春煊周旋于南方军阀与政客之间,凡两年以上,实际乃被人利用而一无成就。延至民九(1920)10月,不得已乃与陆荣延、林葆怿等宣告解除军政府总裁,岑春煊的政治生命也到此终了。民二十二年(1933)岑春煊逝世,享年七十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