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房
去年底村上春树《第一人称单数》国内出版,第一时间买来看了之后写了几句,一个女生说她也想看,我就说我这本送你好了。
书递过去,有一天女生给我发了几张图,是拍的《第一人称单数》第 1 个故事里写到做爱的部分。女生大概的意思是「啊啊啊啊你怎么会看这样的书」。
原本以为女生是开玩笑逗我玩,但来回几句后发现女生可能是认真的,她可能的确觉得在书里看到这样的描写超过了她的理解和认知。
当然我觉得《第一人称单数》里的那个部分正常得不能再正常了,同时我也可以理解会有人无法接受这些描写(正如有人喜欢村上春树,有人不喜欢村上春树,这都没问题)。
不过这的确也是我第一次遇到因为类似描写而感到无法接受的人。从小到大,只要是看书,家里人就一定支持,父母似乎也不关心我看什么书,更管不了书里写了什么内容,在那代人看来,看书就是学知识,知识能改变命运。
阅读让我受益良多,后来也有认识不阅读的朋友(他们会以别的方式获取新知),但即便不阅读,对书本身还是有某种尊重和崇拜,会觉得书里写什么都是正常的合理的。
因此当女生在表达她的不理解的时候,我意识到的是,当我们把多样性、多元化挂在嘴边的时候,可能我们并不那么清楚多样性和多元化意味着什么。
类似阅读这件事,我的生长环境就是一个支持阅读的环境,这本身就形成了一个茧房,茧房外可能还有不阅读的环境,有对阅读内容有严格把控的环境,等等。
这些环境是共存和平行的,没有孰高孰低孰优孰劣。我只是生活在其中一个环境里,实际上是对别的环境不自知的。而当遇到了,就会感受到一些冲击——这样的机会并不会经常有。
或许当真的身在「楚门的世界」里,要做出改变所需要的勇气和面对的冲击,会比作为观众看《楚门的世界》电影所感受到的要大太多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