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爸爸的对话(一)

跟爸爸讨论的事情很多,但是在时间过了近三年之后,很多记忆都已经模糊了。努力记下来一些,留给日后。
1、关于十八子的刀
家里曾经有一把很好用的菜刀,爸爸一直以为是日本产的,因为菜刀上刻着“十八子作”,可能就默认是日本产的了。
有天和爸爸聊到在日本上学的表弟快回来了,有没有什么需要他捎回来的,爸爸想了想说:“之前让你表弟帮忙从日本找了‘十八子作’的刀,但是哪哪都没有,这次估计也找不到”,我说这种刀也许是很小众的牌子,可能就在日本的某个小地方才有,找不到也很正常。要不然我在淘宝上查查吧,万一有做代理的呢。
结果一查,“十八子作”的道具居然是国产的品牌,产自广东阳江,居然还是“中国知名品牌”,查完后我俩都笑作一团。
2、关于“中文”还是“汉语”的问题
爸爸一直比较讨厌新闻采访中类似“请问你会说中文吗?”或者“你的中文说的真棒啊!”,每逢此时,他都会说“什么中文、中文,直接叫汉语不好吗?干嘛非用中文这个说法?”
终于有一次我认真的思考了这个问题,之后回答说“可能是因为中国有56个民族,语言也多种多样,是不是用‘中文’指代了全部的‘中国话’而不是特指汉族的语言?或者说‘汉语’指代的范围相对小了一些?”想了想我接着说到“也有可能是翻译的缘故所致,很多时候大家对‘Chinese’的翻译就是中文,而普通话对应的英文是‘Mandarin’、粤语对应的英文是‘Cantonese’”感觉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时半会理不清。
最终爸爸还是认可了我的说法或者想法,之后很少在听到他对新闻中的“中文”这个词特别敏感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