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世界名模后她说:这种针对女性的暴行必须终止!

有一部电影叫《沙漠之花》。
它的主线是,一位非洲牧民女孩在经历被性侵、割礼,逃婚等事情后,选择背井离乡,离开沙漠。之后她被人发掘,逐步成为世界名模。基于自身苦难经历,成名后的她走上了反抗陋习的道路,为女性权益奔走。
这部电影,改编自黑人模特华莉丝•迪里自传。华莉丝•迪里的真实人生,其实比电影还要丰富饱满。当然,也充满着艰辛与磨难。
01
性侵
起初,华莉丝•迪里一家人生活在索马里的沙漠里,以放牧为生。
4岁那年,她父亲的一个朋友让她帮忙赶羊群。路上,华莉丝说:“你给我讲个故事好不好?对方同意了,但前提是,让她坐在地上。
待她刚坐下,那人就如野兽一般扑过来,扯开了她腰间的布。接着,刺痛感袭来。

那是华莉丝第一次经历“性”,可她完全不知自己正经历着什么,只是本能地感到恶心和厌恶。事后,她想告诉母亲,却不知怎么开口。
毕竟在那个闭塞的地方,即便是妇女与妇女之间,也不谈论与性有关的话题。
02
割礼
华莉丝在幼时就隐约了解到女人两腿之间那一块区域,被视为“不洁之物”。
她曾亲眼目睹过亲姐姐阿曼行割礼的样子:一个老妇在阿曼两腿间动作,阿曼不堪忍受痛楚,挣脱、逃跑,血流了一路,最后,还是被抓住……
这一幕虽给华莉丝带来恐惧,但随着时间推移,姐姐的痛楚表情在她心里逐渐淡化。
何况,她“暗恋”的男孩更喜欢已做割礼的阿曼。而那男孩的父亲,会对着华莉丝喊:肮脏的丫头,割礼都没做过!她说服自己,要像姐姐一样成为“真正的女人”。
5岁的一天,华莉丝也接受了割礼。亲身体会,才清晰知道这是多么惨烈的事情——自己的敏感部位,被一下一下地用刀片切掉,疼到拼命发抖、休克。然后,身体还要被缝起来,像上拉链一般。只留一个小口。

此后很长时间里,她不能正常排尿,只能一滴一滴地排。青春期过后,更是受折磨,来姨妈的时候会痛到死去活来。
可即便这样,相比其他许多做割礼的女孩,算是很幸运的了。因为,有的女孩早已死于割礼带来的失血过多,华莉丝的姐姐海勒姆就是如此。有的,则死于感染、破伤风、受惊吓……
03
逃婚
虽然沙漠上牧民拥有着骆驼、羊、牛等动物,却常常要挣扎于死亡线上。食物短缺、搜寻不到水源、遇见食肉动物,都是他们无法逃避的困难。
在索马里度过童年的华莉丝•迪里,曾经的日常是,如猎豹一般奔跑、爬树,“像男人一样拼命”赶牲口、觅食……

也许是这样的生活给予了她叛逆。长到13岁,华莉丝成为一名桀骜不驯的少女。她敢于与抢饭菜吃的弟弟阿里争斗:抓起一把小刀,就往其腿上刺去;也敢于将父亲刚刚娶的、对母亲和兄弟姐妹颐指气使的小老婆吊到树上。
父亲见这个女儿越来越反叛,便急着将其嫁掉。他找到的是一个年过六旬的男人。那个老男人,愿意用5头骆驼换取华莉丝。这样的“开价”,在沙漠上算是大方的。
华莉丝不愿意如此生活下去。她决定:逃婚。像姐姐阿曼那样。
一个晚上,她趁着父亲熟睡,在母亲的“掩护”下,执行了逃跑计划。目的地是亲戚的家,在从未去过的城市。
04
脱险
出逃路上,风险不断。
非洲遍地有蛇,华莉丝生怕一脚踩到眼镜蛇。
跑到次日中午,她又饿又累又渴。父亲的呼喊声就在此时响起。这令她又惊又怕,只得继续奔跑。直至父亲掉头离去(夜色如果太深,他可能就找不到回家的路,得尽量赶在天黑前返回)。

继续前行了一天又一天,华莉丝虚弱不堪。
一次在树荫下打盹时,一头狮子忽然出现。它坐到她身边,贪婪地舔着嘴。在那个当下,万念俱灰的华莉丝做好了赴死的心理准备。然而那头狮子居然信步走开。
华莉丝忽然觉得,神对自己的生命,一定有所安排。

接着她又上路了,开始偷喝放牧区骆驼的奶,搭陌生人的车。搭车过程中,她差点又被侵犯。幸好她急中生智,抓起路边的石头,砸向了那个喊过“分开你的贱腿”的男人。
那一刻,她不断猛击,感觉自己强大得超乎想象。
05
颠沛流离
经过多次搭车、多方打听,华莉丝才找到一位叔叔的家。可那叔叔却说“你爸爸需要那些骆驼”,并捎信给了她父亲。
华莉丝只好再次出逃,这次的目的地是阿曼的家(与叔叔的儿子们谈话过程中,她知道这位姐姐在摩加迪沙结了婚)。
又历经一番颠沛流离,她终于找到阿曼。但阿曼那儿,也不怎么令人快乐。天天要照顾婴儿,做一大堆家务,还得挨训。
她意识到: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于是,再次尝试投奔其他亲人,包括跟着阿曼后面拜访过的舅妈、姨妈。
在一位姨妈家中,华莉丝接触到索马里驻伦敦的大使(是另一位姨妈的丈夫)。当时大使需要找一个仆人,华莉丝便赶紧毛遂自荐,争取工作机会。
姨夫尽管一脸嫌恶,最终还是同意带这个侄女去往伦敦。
06
女仆生涯
去伦敦之前,华莉丝对世界的认知非常非常局限。
她不知道世上除了黑人还有其他人种,也不知道羽绒被、马桶等生活用品的存在。
在飞往伦敦的飞机上,她始终不敢按马桶上的按钮,生怕会引发爆炸。

刚刚到达伦敦,华莉丝以为美妙的全新生活即将开始。
很快,现实就给了耳光。
当女仆的4年,没有一天休息日,每天都需要进行繁重劳作。她对知识十分渴求,偷偷出去上过学,却被姨夫以激烈态度立即制止。
在忙碌生活中,她还听到了噩耗:最小的弟弟,和姐姐阿曼,相继去世。
阿曼的死,与割礼有关。

幸亏,早年的沙漠生活练就了一颗强大的心。
“无论如何,生活还是要继续。”
秉着这样的人生信条,华莉丝努力让自己活得快乐一些。辛苦工作之余,她常和表兄妹谈开心的事。还会穿上姨夫的衣服走来走去,逗众人发笑。
07
成为名模
后来一天,姨夫宣布,大使的任期结束,全家将撤回索马里。
华莉丝立马藏起自己的护照,坚定地留在了伦敦。这时,她才真正探索起世界,掌控起自己的命运。
华莉丝是幸运的。获得自由身的她,先是在街上偶遇了同样来自索马里的姑娘哈乌,在哈乌帮助下,得以过上边打工边上学的日子。
之后她在打工的快餐店里,又偶遇一位叫马尔科姆·费尔柴尔德的摄影师。马尔科姆为有着美丽轮廓的华莉丝拍了半张脸。

结果这半张脸,被拍过戴安娜王妃、大牌超模的著名摄影师特伦斯·多诺万看中。
因而华莉丝•迪里走上模特生涯,照片开始出现于各种时尚杂志,还获得出演007电影的机会。
接着她在朋友建议下,飞往对黑人模特相对比较接纳的纽约。

为了在纽约争上一席之地,她玩命试镜。被拒绝是家常便饭,但华莉丝从不气馁。她知道,如果反复琢磨别人为何不喜欢自己,会把自己折磨疯的。
所以索性就自我安慰:这就是生活……接着走吧,姑娘。
千辛万苦过后,华莉丝的事业终于进入巅峰。
她为露华浓、玉兰油、宝曼兰朵等品牌代言,还和不少超级大牌摄影师有了合作,成为一名炙手可热的超模。

08
诉说真相
1995年,华莉丝•迪里接受BBC的邀请,拍摄了一部关于自己生活的纪录片。
她借机回到非洲,与阔别15年的母亲和弟弟阿里重聚。

那天他们坐在一起高兴地聊天,聊了许多家常琐事。却也发现,彼此之间有难以沟通之处。不管如何解释,母亲都不知道模特到底是什么。不论怎么争辩,阿里都不明白随意砍伐树木会破坏环境。
并且,母亲和弟弟都还固守着家乡的观念:姑娘应该早结婚,而不是,想嫁谁才嫁谁。

纪录片制作完成不久,《嘉人》杂志记者劳拉·齐夫对华莉丝做了采访。
华莉丝感觉做模特的经历已被写过无数遍,便想说点别的。于是对劳拉说起了家乡,说起了割礼。
说的时候,她感到过难以启齿,仿佛自己被剥得精光。然而还是将非洲文化中的禁忌话题说了下去。
她希望鼓吹陋俗的人能听见女人的心声,以帮助众多妇女脱离苦海。
09
沙漠之花
《嘉人》杂志的这个采访一经发表,引发轩然大波。
世界卫生组织去汇总了女性割礼的数据,发现已经有一亿三千万妇女儿童经历过这种残害,每年至少有两百万女童有受害危险。

联合国基金会对此也很重视。在他们的邀请下,华莉丝•迪里加入取缔女性割礼的斗争,成为特使。
在联合国会议厅,她展开了一场振聋发聩的演讲,对世界发出呼吁:
“如果这毫无意义的仪式早些被废除,今天的非洲该是多么强大。在我国有句谚语:驼队中最后一只骆驼跟最前面的那只走得一样快,不论在少数人身上发生任何事,都会影响到我们所有人。
当我还是孩子时,我说我不想做女人,为什么做女人要如此痛苦,如此不快乐。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很荣幸能作为一名女性,为所有女性着想。让我们尝试去改变,身为女性的意义。”

华莉丝深知,出任特使意味着有可能会被非洲守旧势力加害。但她对此不太在乎。她认为13岁的自己能从狮口下活命,定是因为命中被安排了一个使命。
而这个使命,如今已经变得很清晰。
她将勇往直前,为消灭针对女性的罪行而继续疾呼。
“华莉丝”这个名字,在索马里语言中,意思为:沙漠之花。
这种花,生长于荒芜沙漠,一旦逢上雨水,便会怒放,橙黄黄一片。
华莉丝•迪里,用她的坚韧和勇气,真正把自己绽放成沙漠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