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是什么病?通过几分钟了解运动神经元的发展!
说起了运动神经元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但是渐冻症大部人都是比较熟悉的吧,运动神经元的患者多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和吞咽困难等症状。症状大多先从双下肢开始,然后波及双上肢,且以下肢为重。运动神经元这个疾病多于30岁左右发病,男性多于女性。患上运动神经元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吞咽障碍,呼吸障碍等并发症,所以我们对于运动神经元应该及时治疗。

运动神经元属于一种罕见疾病,并且有5%-10%的遗传性。运动神经元迄今无法治愈。因此对于运动神经元这个疾病的发生,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积极地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那运动神经元是什么样的病呢?

运动神经元根据发病症状和表现部位分为四类。
1、肌萎缩侧索硬化:首发症状表现为一侧或双侧手指活动笨拙、无力,手指僵硬,随后出现手部小肌肉萎缩;随着病情进展,肌萎缩扩展到前臂和下肢,后影响到面部和咽喉,受累部位有明显肌束颤动;在疾病晚期,可出现伸舌无力、吞咽困难、咀嚼无力和发音不清等;少数病例的肌无动和肌萎缩可从下肢开始;一般无客观的感觉障碍,但常有主观的感觉障碍,如麻木等。

2、进行性肌萎缩:
首发症状为单手或双手小肌肉萎缩、僵硬无力;逐渐累及前臂、上臂及肩胛带肌群;受累肌肉萎缩明显,肌张力降低,可见肌束颤动、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减弱;一般无感觉系统和括约肌功能障碍。
3、进行性延髓麻痹:
发音不清、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咀嚼无力、咽反射消失;一般无感觉系统和括约肌功能障碍。

4、原发性侧索硬化
首发症状为双下肢对称性僵硬、力,行走呈剪刀步态。缓慢进展,逐渐累及上肢。四肢肌张力增高,一般无肌萎缩和肌束颤动。感觉系统和括约肌不受累。
赵大夫指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脾胃虚弱则阳明经亏衰,失却奉养先天肾经精髓,也不能通行气血、营养阴阳、滑利关节、濡润筋骨,故发为运动神经元,因此健脾益气,补肾是治疗运动神经病的重要大法。
岐黄清痿汤从治疗运动神经元标本兼治,主要分为三个方向:
一、化浊,祛湿治其标。
湿浊内蕴是运动神经元病的致病因素之一,《素问生气通天论》日“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冶,指出湿热既是主要病机要素之一 ,亦是病理产物。临证时应祛除湿浊,痰瘀等有形病理产物的堆积以减轻三焦气机的阻滞,降低病情的顽固性,同时亦为进一步的健脾补肾提供条件。

二、补肾填精,健脾益气治其本。
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中精气充盛,则髓海得养,肾精亏损必脑髓空虚精气亏损无以化生气血可见肌肉萎缩、肢体软弱无力之气血不足之虚象。而脾胃居于中焦运转全身上下气机,统领阳明经脉,肾中阴阳为机体正气之本。因此平补肝肾,阴阳双补,刚柔并济则肾脏功能得以恢复,精髓化生充盛。

三、活血通络,疏肝解郁,巩固病情
运动神经元病病机复杂,病程较长,迁延难愈,“久病必虚久病必瘀冶,疾病后期湿、毒、瘀、虚互结,胶结于络脉,壅堵阻塞全身气机,而致脉络不通,从而形成毒损络脉的病理环节,最终形成络病。病情缠绵难愈,长期以来心境抑郁,且肝气郁结日 久伤及肝阴,导致肝阴亏虚进而肝风内动,所以活血通络,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怡情悦志,从而有利于疾病的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