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面条001 凉拌面
今天,我要写的这碗面是凉拌面。至于编号001,这只是写作的顺序而已,并不表示我喜欢它的程度排第一。
正在敲打的电脑旁边摆着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读书是静态的旅行,旅行是动态的读书。阅读伊斯坦布尔遥远而陌生的文明,仿佛行走在这座落败、忧郁,被作者称为“呼愁”的城市里。
疫情之下,走出家门在公园里搭个帐篷和天幕,就算是旅行了。这样的旅行,我也曾有过一次,今天要写的凉拌面就跟这次旅行有关。在疫情管控严格的4月,我们被禁足,不能出五县四区。于是在清明节的那一天,我们三五好友相约去了湖光岩附近的一个刚开发出来游玩的地方。有现成的天幕和餐桌,我们带了做好的食物来野餐,其中就有我爱吃的凉面。这是疫情之下我们在城市里寻找的浪漫。
这次的凉面,是同行的年轻妹子做的。面条里配料不多,看得见的只有炒过的花生,白芝麻和油辣椒,从我们后来吃时拼抢的那个劲儿,能够想象看不见的那些佐料才是最关键的。当然,里面也隐含了她的聪慧、做饭当时的情绪和对我们爱。本来,我吃面条,哪怕是凉拌面,也最好让我见到葱、姜、蒜,而这妹妹做的,没有见到这些,我跟大家一样吃得很欢腾。这就如同她本人,我本来不喜欢胖人,但她偏胖一点也没事,她和她的面,已深得我心。
不能远行之后,使得很多人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城市。湛江,这座我乃以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她在我心里已是超越家乡般的亲切,这一点已在多次回家乡或去外地返回湛江机场时得到了自我验证。尽管如此,由于我普通得微不足道,致使我不敢大声说我完全属于“我的”城市,却又不完全是异乡人。这是我半明半晦的尴尬。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我会积极地创造一些让她继续发挥的机会。读书不止,旅行不止、面条不止,这是我的人生追求。后悔当年在撒哈拉沙漠露营时,没有吃上面条,应该带上一盒我们的“老坛酸菜方便面”,至于酸菜里有没有“脚气”便也无所谓了。因为此生不一定再去埃及,去了也不一定再在沙漠露营,那酸菜里附带一点“添加剂”又算得了什么呢!
就在我们焦虑“正常的生活”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就在这篇文章还未完结时,上海已发布:从6月1日起,有序恢复住宅小区出入、公共交通运营和机动车通行。正常、有序、充满活力的生活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