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可达性重构城市形态
分享下最新的一个会议小论文项目。和之前北京的研究一个方向,不过这次用回空间句法,我们更熟悉的方法。

Prensentation封面
Argument 就跳过啦,可以自行阅读paper. 研究目的就是看地铁网络对城市网络的影响是怎么样的。研究地点还是西安,用了之前的一些数据。

研究范围

建模

NACH 结果

NAIN 结果

Star models

相关分析 和POIs
结论很重要:
1)我们结合Hillier 的dual-structure generic city概念可以发现, 传统概念中前景网络(foreground network)并没有考虑地铁网络,而后者则恰恰起到了前景网络的作用,这就使得假定前景网络是城市形态中稳定要素的这一论点受到了挑战。尤其是在地铁快速建设的新兴城市,这点更值得关注。
2)实际上,城市路网结构是被地铁网络结构加强了的,原因有:地铁网络本来就是连接重点地带也就是integration core, 地铁网络就是加强了城市尺度(n)的可达性。
3)结合地铁网络的分析更适合城市尺度的研究而对local尺度的,半径在400m的研究并无意义。一个有效的控制距离和城市地铁站之间距离有关,西安的平均在1.21km 到1.43km.
4)城市尺度的开发也许会对居住区尺度造成负面影响。这让我们想起1960年代彻底改变城市规划的简雅各布斯和罗伯特摩西的争斗。
5)因为地铁线在地下,不同于地面网络那样可以供人们随意接触的。这种结合网络分析得到的空间结果需要谨慎分析,尤其是用空间句法传统蓝红图分析的时候,更容易形成比较离散的图案结论。
等论文集出来会在这里添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