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吐信与甘甜蜂蜜
想重新读一下斯蒂芬金的自传式随笔《写作这回事》,不管我现在的写字水平怎样,但都从斯蒂芬金那里获得了一些收获。当年看了他的作品后,还写了几篇恐怖小说,好像是天涯上的一个版块,可能无意中被杂志编辑看到,还发表了两篇,给了几百块钱的稿费。 上半年已经重读过一遍了。 这部作品前半部分是作者的写作经历,后半部分类似于写作课。 一流的数学家很少会做科普,但总也有一个,例如波利亚。一流的作家也很少会讲写作,因为这东西还真说不清是天赋还是努力的结果,但总也几个,村上春树和斯蒂芬金就是其中两位。斯蒂芬金写了《写作这回事》,我对他提到了写作工具箱这个比喻印象深刻,后来专门搜索了他的作品看,实际上并不是那么恐怖,实话实说,还有些啰嗦,短篇倒是更好看,不过拍出来的美剧确实恐怖。这可能和语言有关系。 比较来比较去,发现斯蒂芬金的作品中最好的居然是这本《写作这回事》,当然因为语言障碍,我没法读原版的斯蒂芬恐怖小说,非常遗憾,自然也不敢断言我就真的不喜欢看他的小说。 村上春树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两部:《当我谈跑步的时候谈些什么》和《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小说最喜欢的是《1q84》和《刺杀骑士团长》。前面两部作品主要说的就是村上春树的写作经历以及生活方式。 很多次诺贝尔文学奖都曾经接近过村上春树,但每次都失之交臂,就像当年的芥川文学奖,村上春树说并不在意得不得奖,很多人估计会认为是无可奈何的苍白辩解,其实我倒是觉得可能并不是这样的。 至少从过去几十年的作品看,这个人似乎真的不在乎什么奖项。村上春树更在乎的是自己的生活保持某种稳定的节奏,继续坚定有力地走下去对他来说似乎更重要。现在正在读村上春树的一部访谈《猫头鹰在黄昏起飞》,大量谈到村上春树在写作《刺杀骑士团长》中的写作历程。 这让我想起来国内一个很厉害的作家——路遥。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后,写了一本《早晨从中午开始》,这本书主要写路遥在写作《平凡的世界》的经历,相当于写作随笔。这本书里面谈到了大量有关写作的文字,有一些对写作相当有价值,不过路遥的工作方式并不值得学习,因为他在《平凡的世界》写作中过度用力,后面的早逝和这个有相当大的关系。如果莫言像他那样早早离开,那么很多优秀的作品就看不到了。 反而是村上春树的写作方式更有可持续性。曾经看过一个烂俗的故事,一个人后面被猛兽追,掉入深井中,幸好抓到一根藤,但却上面有老鼠在啃噬藤蔓,下面有毒蛇吐信,不过有一滴蜂蜜正好掉在人的口中。 常有人用这个来比喻人生。你人生中的那滴蜂蜜是什么呢?对我来说就是写东西和阅读。写东西的时候进入一种类似冥想的境界,完全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可能调动了自己大脑中所有鲜活的记忆和创造的脑力,让我忘记了毒蛇和老鼠。 就连读数学书都津津有味,最近收到出版社送我的一本《数学那些事》,写的是真棒,要不是出版社送了我一本,我一定会自己去买一本看的。只是看了两三章内容就完全投入进去了。 作者写数学历史居然这么有趣,这对我来说是头一遭。例如谈到伯努利兄弟的时候,让我了解到两人的性格特点,结合两人的数学成就,体会一下真是好爽的感觉,就像那夏天里的冰啤酒。—完—
施洛斯008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站在巨人肩上过富足生活 (1人喜欢)
- 建立更多的联系——张宏杰《陋规》
- 知天地皆逆旅,不必更求顺境 (1人喜欢)
- 纸质版《小城及其不确定性的墙》
- 《重生手记》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