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分手后,如何控制不暴露需求感
分手以后,你在思索如何回到Ta身边,而Ta在考虑如何尽快逃离。
——青玖情感
分手后的沟通关键词

我们时常在关于分手挽回的内容中,看到下面这个词,“需求感”。这几乎是一个伴随整个挽回过程的词。
而我的咨询者,也时常哭着一张脸告诉我,他们一不小心又暴露了需求感。
其实需求感这个东西,不止伴随着挽回的过程,也伴随着人们的整个恋爱过程。只不过在挽回后,它几乎成了一切的关键,于是被经常性的提及。
为何需求感,如此至关重要呢。无非就是因为,对于想要分手的人来说,此刻曾经伴侣也好,感情也好都不再是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了,如何尽快脱离这段关系,才是他们在思考的东西。而对于被分手的人来说,感情和前任,都是自己不能失去的东西。
于是需要就这样成了最大的矛盾关键。毕竟如果连彼此需要都谈不上,何来爱情呢?
因为需求感的矛盾关键地位,也使得它就此成了分手挽回必须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需求感?

隐藏自己的需求感真的那么难吗?对我而言,这件事并不难。作为成年人,我们都应该有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能力。但是在我经历过的,无数的案例中,咨询者们却总是会出现反复暴露需求感的行为。
从一开始的不得其解,到后来的心知肚明。我发现,他们会暴露需求感并不是因为无法控制自己。而是他们并不确定,到底什么是需求感。
在感情中,我们可以将需求感理解为想要得到某个结果(追求成功、复合)的感觉强烈程度。需求感越强,就表示你有越想做成某件事的冲动。
这也就是说,并不是你要明确的、直接的告诉对方,“亲爱的,我需要你,你不要离开我。”才是暴露需求感。
所有,你能够让对方感觉到的,或者在你自己的内心中,你这么做是希望挽回对方,与对方重修旧好的行为都属于暴露需求感。
事实上,对于提出分手的一方来说,挽回一方的想法对方早已心知肚明。分手后,还反复的出现在他的生活中,各种刷存在感,各种闲聊,唯一的可能就是,并不死心,想要挽回他们。
所以有时,挽回的一方自以为表现的淡然而从容,但是他们的前任却早已看透了他们的伪装。因而,变得越来越冷漠和疏离。
真的想要挽回,就一定要抱着一颗平常心。所谓平常心,并不是要我们放弃挽回,而是从心态上控制我们的行为和表达。尽量的避免暴露需求感。
怎样不暴露需求感

对于挽回的一方来说,我们都明确,复合是我们的目的。那么这便形成了很难化解的矛盾。我们的目的,与我们的表达,看似要是相反的。
我们要对方回来,却要表现得不要对方回来。这究竟该如何做?
事实上,想要做好这件事也并不难,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改变角度,做看似放下的事。
改变角度,有两层含义,一要改变我们的身份角度。对于挽回的人来说,此刻你不再是对方的男/女朋友,所以一定不要以曾经的沟通方式、语气与对方交流。但也不要将自己定义为前任,如果你将自己划归为前任,那么很容易在沟通的时候带有情绪,出现埋怨、指责等行为。你真正要做的,是把自己当做对方的一个普通朋友,一切回归到曾经你们刚认识的状态。礼貌、温和,但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二要改变事物的关注角度,不要时时刻刻盯着对方的生活,而是将更多的精力用来反思问题,调整情绪。过度的关注,也是一种暴露需求感的行为。
做看似放下的事,就更加简单的。也就是说,所有让对方感觉到,你已经不在意是否在一起的是,都是你可以去做的。只有当对方觉得,你与他们目的一致,不在出现对抗时,他们才会不排斥你,愿意与你接触。这些看似放下的事,可以是重新开始社交,提升自己,专心工作,不再过于关心他们的生活等等。

记住这个世界上最不可信的,就是嘴上说说的话,唯有行动能够成为我们最强有力的证明。如果你爱他,就不要把需要挂在嘴边。最好的表达需要的机会,是你们在一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