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强制的“幸福”
使他不能再爱她,党做到了。 ——《一九八四》 使他不能再爱她,恩主做到了。 ——《我们》 比起终将到来的那一枪结束了思想早已死亡的温斯顿,D503的生命似乎更加悲惨,在被扼杀了灵魂之后,他还要继续如行尸走肉般的活在众一国里,过着被强制的所谓的“幸福生活”。 一、理性 VS 感性 幸福是什么?除去词典里有限的解释外,每个人对幸福都会有不同的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纯粹感性的幸福,更没有纯粹理性的幸福。 众一国就像一台高度数字化、精密运转的仪器,而所有的号民们则是被集中统一管理的、没有感情的人形拖拉机,他们统一起居、统一服装、统一号牌、统一吃饭……甚至还宣布《性爱法》、规定性爱日。 恩主说,幸福就是失去一切欲望、怜悯和爱,这样人们就可以和幸福紧紧地捆在一起了。 众一国的每一个号民都认同这就是幸福。 D503也一样,他以自己是众一国的国民以及数学家的身份而自豪,甚至看不起作为诗人的R13,称其是“喷子”,还把他和O90、R13之间的三角形关系看做是完美的一家人。 但是这一切在遇见I330以后都被打破了,I330唤醒了D503的情欲,他甚至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做梦撒谎、害怕失去、渴望亲情。 所以,恩主、守护者、医生都说:D503,你有了灵魂,你病了。他们甚至发明了“灵魂切除术”。 在众一国,所谓的幸福是纯粹理性的,如2+2=4一样的纯粹。 鲁迅先生曾有一句话:“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和谐与稳定之中。”崇尚理性的众一国和大洋国一样,容不下“人类不安的追求”。 “心脏只是一台理想的血泵,由这些压缩所引发的‘爱情’、‘怜悯’和其他无所谓的情感在本质上都是荒谬的反常的病态的!”他们用尽一切办法,终于使他不能再爱她。 二、我们 VS 我 当“我们”的幸福变成“我”的幸福……当“我们”吞噬掉了“我”,世界只有“我们”而没有“我”时…… 个体不是个体,只是集体的百万分之一。在反乌托邦三部曲里,三个世界都各自运行着没有“我”只有“我们”的规则,《我们》则更为典型。 “统一号”即将竣工,以恩主的名义,众一国号召全体号民创作赞美本国的作品,作为“统一号”的第一批货物,用来征服其他星球上仍然生活在自由状态的未知生物,让他们服从理性仁慈的约束。“如果他们无法理解我们带给他们的数学意义上完美无瑕的幸福,我们的责任就是强迫他们得到幸福。但在我们诉诸武力之前,我们将尝试使用语言的力量去说服。” 《我们》便是D503响应号召所记录的日记,以摘抄《众一国公报》的宣言为开篇:理性仁慈的约束、数学意义上完美无暇的幸福、强迫得到幸福、诉诸武力……这些词汇不禁让人汗毛竖起。 这让我又想起了《一九八四》,想起了电影《浪潮》,想起了“匿名理论”……处在集体这个强大的组织里,个体虽小但却可以以集体的名义为所欲为。“我们”成为了一种不可抵抗的永远正义的强大力量,个体意识无疑变成了一种疾病。而最可怕的莫过于将集体意志包装成理性意志,“我们”便成了上帝,“我”成了恶魔。 所以,D503“病了”:他会因为想要和I330在一起而撒谎、旷工,会因为是I330而答应她的任何要求,会因为看到I330的房间里有其他人的粉色票据而生气愤怒……甚至帮助她实施“背叛我们”的计划。 象征着“我的幸福”的情感与欲望,其苏醒则意味着集权统治的失控。因为“一个点比任何其他事物拥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它只需要轻轻一动或一抖就能变成数千道曲线或数百种形状。” 正如那一排排的人形拖拉机,手手相扣形成一条链子,将人们锁在一个圆圈里,朝那扇打开的“幸福的大门”移去;D503和其他人一起,被绑在桌子上完成了那个伟大的“灵魂摘除术”,终于使他不能再爱她。 三、对现实的思考 扎米亚京的《我们》创作于苏联处于崇尚集体主义、排斥自我的时代,作品中对于众一国“我们”式的意识形态的描述,除了是对集权统治的嘲讽外,还指向了所有“以理性对情感的绝对压制为手段来谋求发展人类理想社会的思想和实践”。正如奥威尔所评价的那样:“它并非一本一流的书,但无疑是本不寻常的书。” 这让我对现实有了一些新的审视:比如长久以来中国式的家庭关系,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仅仅限于吃饱穿暖好好学习这些理性的诉求上,物质满足了就是给够了幸福;而对于任何情感上的波动都会被打上“叛逆”“不听话”“不孝顺”的标签:莫须有的早恋、强烈的自尊心、贫穷的羞耻感、缺失的父爱(母爱)、“别人家的孩子”……正常的情感被不正常化、负面的情绪被强制压制。在这些家庭关系中,孩子何尝不是一个在“集权统治”下的、只配好好学习的人形机器,被强制幸福着。 同样在其他关系中也多少存在着某种形式的“我们/恩主”,被强制着“幸福”,一言堂、996是福报、匿名理论、程序化思维……与书里相同的是,我们也正与之对抗着;不同的是,我们将永不会被征服。 我想这大概就是经典之所以流传千古的原因吧,不管过了多久,读者依旧能从中读到属于自己的那个时代的感悟。I330说,人就像一部小说,不读到最后一页你不会知道它会有怎样的结局。否则,它就不值一读……人是如此,书是如此,幸福亦是如此,因为我对这世界的热爱,正源于她的不被定义。
-
是璐璐吖!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0 10:58:28
-
豆友qNc4QpbaEw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0 10: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