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得漂亮
一场对2021的复盘。
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我们都会拖着由秘密、耻辱、悲伤和未愈合的旧伤口组成的身躯在这个世界上游走。我们的心因为所有这些伤痕而疼痛不已、扭曲变形——但不知怎的,我们还是能继续前行。——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女孩之城》
不善于考试的人
成年人的伤心总要偷偷收起来,就像鸟的翅膀要紧紧贴在身体两侧才能在陆地上行走。
过完元旦我躺在床上唏嘘的时候,深夜里因为焦虑睡不着的时候,接到被开除微信的时候,我对郑州这座城市充满了怨恨。
然而人到中年,怨恨成了毒品,看谁都不顺眼、看谁都有意见,这些情绪令人上瘾,却也成为最伤身的利器,把自己毒害得面目狰狞。
如今我再三平复自己的心情,坦然坐在这里,开始复盘我的2021,揭开这狰狞面目下的伤口。
从北京回到郑州,我的本意是留下,对于一座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来说,最稳妥的工作就是考编,因此我拒绝了公司老板的再三挽留,缴了辅导培训机构的高昂报名费,从写字楼的牢笼走出,奔向培训教室的牢笼。
从4月到7月,漫长的100天里,每天早晨8点半赶到机构上课,晚上9点拖着疲惫的身躯坐公交回家,我仿佛回到了18岁的高三生涯,跟那些大学刚毕业或者快毕业的年轻人开始了考编的内卷之路。
我觉得父母和老师对我最大的欺骗就是高中时期他们常说:等你考上大学,一切都会好起来。
谁料当我毕业即失业的时候我才知道,大学过后,人生的磨难,才真正开始。
人,生而不平等——无论是容貌、身高或者智力皆如此。在老祖宗注入我的基因编码里,没有擅长考试这一项,所以高考如此;毕业后公务员考试如此;这次考试亦如此。
7月份的笔试和面试统统没有过,我过于盲目的自信——我总觉得自己作文写得好,选择题稍微失误几个,再加上准备充分的案例分析和问答题,进入笔试没有问题,结果分数低的抬不起头。
亦如当年备考学士学位英语,同行三个人,我在考试前自夸英语最好,结果我的分数最低。看着同行沉默不作声的二人,羞愧难当,只好在心里默默地给刨个坑,把羞耻心装进去。
在成绩没有出来的日子里,一身轻松地踏上再游首都的旅程——一年前不甘心离开,一年后决定放下所有,接受一切——我称这次“京城之行”为还愿。谁料想,一场无心之行,居然让我就这么躲过了百年一遇郑州720洪水。在一座城市最危险的时刻里,我逃离了,不必让自己的玻璃心一再经受打击——徜徉在首都的蓝天白云下,逛博物馆、听音乐会、吃北京烤鸭,缓解了考试带来的焦虑,逃离了一个人在断水断电没有现金的房子里所要面对的一切恐惧。我常说我是个运气不好的人,但这次,我感谢上天的眷顾。
满是套路的公司
成绩出来了,数字令我愤懑,继而觉得自己可笑。
我感觉别人不努力,或许也能考那个数字。我到底是有多不擅长考试呀!
生活所迫,只能继续找工作,那家令我心仪的公司在向我招手,毫不犹豫地按下了投递的按钮,然后等一个巨大的骗局,向我织网。
为什么这里的人没有契约精神?这是我后来被骗之后思考的一个问题。
我问那家公司是否缺人,他们跟我说缺,进去后却将我安排到同一层的其他办公室,谎称办公室太挤坐不下,三天后我才发现,这其实是内部员工开的一家新公司——不打着原公司的名义,他们又如何吸纳精英?毕竟有能力的人不会选择一个新开的小公司。
令我困惑的是:你们把人骗进来,人家识穿后,难道不会离开吗?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做这种浪费你我彼此时间的事儿呢?
所以这是……所谓农业大省的狡黠?
我自然又一次愤怒了,本该沉浸下来安心工作的心,漂浮在半空中。然而时间的指针指向了10月,这并不是一个适合找工作的月份,同事劝我忍过过年再说,然后我就进入了第二个坑。
面试的时候跟HR谈的一个月转正,一个月后我提交了转正申请书,领导没有说话,只是收下了。发第二个月工资的时候,仍旧是试用期工资,我才知道他们再一次骗了我,我要求他们将欠我的工资补给我,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个跟我同岁的男人语气轻蔑道:那是不可能的。
他自己也是被不断压榨的个体吧,还把自己真的当成了老板——我只能祝他早日升天。
在这件事情上我犯了一个想当然的错误。当时同事提醒我,说转正申请你递交后,他签字没有,我说行政说给他就行了,她说你不确认怎么会知道自己转正了,我说转正申请都提交了,应该不会不转正吧。她说你应该问问的,如果我是你我就会问问的。
因为我在北京从未遇到这种事,我又一次对郑州这座城市过分想当然了,这座城市的流氓习气可笑又可恨,什么狗屁道德底线,看到知乎上还有为这座城市狡辩的人,只能偏执地认为那是享受编制好处的既得利益者。
10年前在这里上学的时候,就被这里的野蛮和无秩序所震惊,火车站被偷抢的钱包、手机,绕路多收费的出租车司机,大学班主任的虚言假语和居高临下,我以为这么多年过去了,时代在进步,城市道路被修葺,高楼在重建,一切会朝着文明的未来迈进,结果仍只是我以为。
这是一座不受法律和契约精神约束的城市,普通人的尊严在这里一直被践踏。
我怀着建设家乡的心情而来,家乡视我为草芥。
11月份并不是一个适合找工作的日子,我却只能重新开始投简历,临近年底,招聘者寥寥无几,我又不甘心,想着先试试,遇到了一家非常着急要人的小公司,我以为是运气,谁料是另外一场骗局。
入职之后,我才发现这家公司只有老板一个人,其他的人都是他临时组建出来的草台班子,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是这种模式,想着离过年就剩一个月,干到过完年就走,先有收入进账再说,结果12月的最后一天,老板在微信上跟我说:合作结束。那个时期,他在外地接的项目也临近尾声,我终于了解他的套路:来项目时招人,缺项目时再开人。反正不签合同,怎么方便怎么来。
这种纵容的态度,仍旧有我的侥幸心理。没有入职申请书,没有正规的流程,只是让你来上班,给你一个工位一台电脑,如何保障你自己的权利?
病急乱投医的是我,只考虑收入不想其他的也是我,我这个人,该多想的时候不多想,不该多想的时候偏偏整日胡思乱想。
默默躺在床上,任由闷气从心底随血液流通全身,怨恨的种子在四肢的血管里肆意开放,要使劲把思绪拉到一千里之外才能缓解心梗的疼痛,心里默念了千遍万遍的为什么?
都是纵容的错,都是侥幸的错,都是不较真的错。如果一开始,我就能强硬地要求自己的权利,或者在进这家公司之前看到苗头不对就马上离开,就不会如此提心吊胆,但我仍旧是侥幸,我觉得,我以为,我猜想,然后事情走到今天这步。
我对郑州彻底失望,也对自己侥幸心理彻底无语,小马宋曾经说,当一件好事降临到你头上时,要想想为什么是你。
很多事情不问清楚,抱着随性的态度,这在工作中,对自己不严谨,也对自己不负责。
我的得到和失去
明显的是,2021年我没有挣到钱,艰难度日;也没有考上编,未来无光。
虽然这座城市的机制有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我自己仍旧缺乏鉴别的能力。作为一个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中年人,是可笑的失误耗费了本来满腔热血的心力。
我气呀,后来家人看到我的白头发,以为我在外面有多劳累——事实上,是情绪大起大落造成的。但又如何解释呢?他们理解不了这些,当一切外力造成的厄运发生时,我家人第一反应只会怪我——从来都站在我的对立面。
也是神奇了,所有都是孩子的错——谁让你要出去闯,不老实呆在家里——所以我干脆什么都不说,好坏都自己承担,这样也好。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各自管各自的吧!
王多多说:郑州榨干了你的钱包,并朝你吐了一口唾沫。
很经典的金句呀,但只会让我的心更加隐隐作痛。
华杉在解读《孙子兵法》里有句话,说花钱买教训,其实是很宝贵的经验,因为世间能用所以不要怕花钱,只要不是大钱。
于情于理,我都失败了,这个不容置喙,但花钱买教训的宝贵经历,也是很难得的经验。
人类最狂妄自大的部分,是总在心存侥幸——觉得上天会给予特别的庇佑。然而全世界几十亿人口,上天也顾不过来,所以因为侥幸饱受各类挫折的“倒霉鬼”,哀嚎遍野。
我怕的是犯错误吗?是!可还是得面对自己的能力有限,然后尽力避免同一个错误犯两次。
除了侥幸外,我还有一个问题:不自信。
从小到大的打击教育,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一直无法自信地面对所有人,无法自信地处理突发状况。我本以为怀着谦逊地心态进入那些公司,以为要的工资低就可以得到什么,但事实上公司招聘你的主要目的是苛求你给它带来高额利润,你所学到的微小进步,只是附赠成果。要知道,即便怀着谦卑的心去学习,也要看对象是谁,有些人,他们不配。所以永远不要低于市场价去跟公司谈薪水,因为我们已经是被压榨的一方,就不要再自我压榨。
对成功的欲望像野兽,日夜啃食我的心脏,但我的问题仍在于:想了很多,做的很少!
对赢的渴望太强烈,导致任何小挫败都会刺激我的情绪,
形成恶性循环的自我内耗,一日又一日地在反复否定中痛苦、迷茫,从而对前进的目标逐渐反噬。
所以,承认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2021年输得彻底,承认时间已逝而压力倍增,仍要梗着脖子说一句——输得漂亮。
时间不等人,我依旧焦虑。但还要静下心,心平气和地跟自己和解,朝着既定的方向奔去。
排斥输好像并不能带来任何收获,输赢都是结果,无非方向不同,只有从心底里接纳了输,才会再一次拥有站起来的勇气。
我渴望有一天自己赢得漂亮,但2021年,我输得也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