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8日 世界博物馆日
今天是世界博物馆日。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确定的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 The Power of Museums)。
正好看到单读的这个视频,“与奥尔罕•帕慕克云游纯真博物馆”,很好奇。看完以后,准备去看看他的小说《纯真博物馆》,也希望可以去逛逛“纯真博物馆”。
诺贝尔文学家奥尔罕•帕慕克私人的、融合自己的小说《纯真博物馆》的情节建立的博物馆,给了他把小说的有些情节与视觉艺术结合起来的机会。这座博物馆承载了他儿时做画家的梦想,他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创造力促成了伊斯坦布尔的当代画家、艺术家和他一起严肃地结合了文学、物体、艺术和绘画建成了一个名为“纯真博物馆”的大型的装置艺术或概念艺术。它也是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记忆。
“小说和博物馆有一些共通之处,它们都是出于保存对象(objects)、记忆(memories)和事物(things)的愿望而存在的”,“文学保存了手势、语言、对某些特定细节、意识形态、政治的关注,小说包含了这一切……”,“小说将记忆与事物保留在语言中……”;“博物馆将这种气氛笼罩在物品之上”。
“博物馆不仅保存了过去,还让我们了解过去的意义和气味”,在一座好的博物馆,时间可以转变为一个空间,“那个空间有一种神秘的品质,让你有一种脱离时间的感觉”。“事情过去,时间会抹去一切,那些与我们的经历和生活相关的事物有一种将过去发生的事情变为现实的力量……”,”博物馆具有将过去带到现在的力量”,它”融合了过去和现在,以及我们想要代表的自己的个体的创造力……”, “物件的力量可以带回我们的过去”,这或许就是博物馆的意义和力量吧。
帕慕克说他喜欢博物馆是因为他很浪漫,无法忍受当下,总觉得当下时刻无聊且压抑,去到博物馆时,想象力就打开了……
我喜欢博物馆,也是因为有浪漫的情怀去感叹与膜拜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相信,尽管每一个喜欢博物馆的人有更多不同的理由,但是每一个逛博物馆的人或者把孩子带进他们还不太懂的博物馆的人,或多说少也有这样浪漫的情怀吧!
希望疫情过去,我们可以继续流连于博物馆的展室里,或者任何地方的展室里。再好云上博物馆,也代替不了每一个有故事的展品真实地出现在眼前。
最好将来真有机会带上《纯真博物馆》这本书,真的去“纯真博物馆”看看,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比宫博物馆看看我们中国的瓷器。
他在讲述中提到的上海的巡展还会有么?他想来中国继续看中国的博物馆,什么时候可以成行?
突然想,如果将来上海有疫情博物馆,特别是以“个人日常生活”见长的个性化博物馆,我想除了收藏“抗原自测三件套”,大白的服装和他们的工作视频,排队做核酸检测、阳台上葱茏的照片等等,最重要的还应该有各式各样的“小区出入证”吧。

© 本文版权归 xiaoyumin2000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