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梅羹:《廣陵散》古指法考釋(六)

日本《 狛氏琴手法》所輯六朝·陳仲儒“琴用指法”(北魏神龜二年519左右):“擗,右大母向前拓一弦起也。”
宋·田紫芝《太古遺音》所輯溯源唐·趙耶利“手勢圖指法”:“擘,譜作尸,甲肉相半,向外出弦曰‘擘’。凡用指向徽曰出。”
意見:右指“擘”“ 托”兩法用指方向古今不同古以大指向徽彈出為“擘”今以向身彈入為“擘”。《廣陵散》是古譜,所以曲內用“擘”之䖏,都要從古法向徽彈出,指法手勢才順便。

日本《 狛氏琴手法》所輯六朝·陳仲儒“琴用指法”:“歷,右頭指(即食指)甲向前逆搂二弦,或過七弦。(按 同書“搂”法的解釋是:“右指安弦順抅,頭、中、无名三指通用。”凡用指向內為順,“搂”既是向內“順抅”,則“指甲向前”當然就叫做逆,“逆搂二弦或過七弦”,即向徽連挑二弦或過七弦。)
宋·田紫芝《太古遺音》所輯唐·陳居士“聽声數應指法”:“歷、厂,以食指連挑数弦。”同書所輯溯源唐代趙耶利“手勢圖指法”:“歷,譜作厂,向外出弦曰‘歷’。(按 “歷”法的原則是,連挑兩弦以上,但有時祇挑一條弦也寫成歷某弦,《廣陵散》譜裏面

的譜字很多,可見“歷”字也常假借作“挑”字用。)

日本《 狛氏琴手法》所輯六朝·陳仲儒“琴用指法”:“”歷擗,假令右頭指歷武、文(七、六弦),大母仍相逐擗武(七弦)也。”
宋·田紫芝《太古遺音》所輯唐·趙耶利“彈琴右手法”:“歷擘,食指歷武、文,大指遂擘武。”
意見:根據上列兩說,“歷擘”技法的要點重在大指相逐食指的“歷”後作“擘”,就是說要三声聯貫而圎活,不可“歷”自“歷”,“擘”自“擘”,各個分離。《廣陵散》中用

和

的地方很多,這就是“歷擘”,就要按照上說的技法去彈。

宋·田紫芝《太古遺音》所輯“名數端指法”:“輪歷字,是輪,更歷六弦也。”同書所輯溯源唐代趙耶利“手勢圖指法”:“輪,譜作,屈右手食、中、名三指當三四徽䖏次第急摘、剔、歷一弦,曰‘輪’。譜若言

即是輪七歷六也。”
意見:《廣陵散》中

的譜字很多,根據上列兩說,可知應該是輪七弦後,即接歷六弦,和輪七弦後接著歷六弦五弦,或輪七弦後接著歷六弦至四弦,和輪七弦後接著歷六弦至三弦,而不是輪七弦後又都從七弦歷起。楊時百先生《琴鏡續·廣陵譜》二、三䖏“輪歷”誤作此彈法。管平湖先生就随之而每一“輪歷”皆於輪七後又誤從七弦歷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