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在 九 周 年

除了生病以外,你能感受到的所有痛苦,都不过是源于你的价值观。
可能是我记性不好,印象中,太原似乎不曾在疫情中受到太大的波及。除了受邻市疫情影响,大中小学校提前放过一两次假以外,非防疫岗位的普通上班族不到天上下刀子,一般不会停止上班。
然而,2022开年后,两波疫情接踵而至。省外输入,多人感染,市里甚至为此紧急建造了方舱。万幸,似乎到目前为止方舱未派上用场。太原人民实打实地体验了“带星”和“赋码”,又因交通管制被迫集体居家了小半个月,等到解禁后再出门,不管去超市还是坐公交,场所码和5日内核酸阴性证明取代了绿码,成了人手必备的通行证。
疫情带来的新生活方式不止于此。4月结束了,主城各区核酸、抗原检测前后进行了八九轮;5月初,总计二百多例阳性患者治愈出院。城市的街巷内、小区里,一夜之间设立了两千多个免费的便民核酸采样点。我司附近就有两个点。同事之间互相看看谁的有效期该到了,就结伴下楼做个核酸,权当遛弯。次数多了,也不觉得费事。
疫情大面积出现前,远离决策层的我总有一种错觉,觉得我司领导从开年后就一直处于苦苦支撑、持续观望的状态。有一阵子,不少同事因为被赋黄、红码必须居家,上班的人变得稀稀落落的。我倒是依旧上下班,绿码非常坚挺。虽然会羡慕居家办公的同事,但我心里还有一点奇怪的骄傲,只因自己是绿码。
向为我们提供服务和医疗的市民们致敬。大家都居家休息了,各位反而更加忙碌,真是辛苦了。
居家使我快乐
这小半年的工作状态还远不到游刃有余,但“轻松”感在相对频繁地出现,是好现象。去年检出乳腺结节是一个转折点,我在心态调节方面的进步很大。目前因为疫情还没去复查,之后会抽空去。
居家的时间并不久,但足够舒服。开完一个线上会议、解决完一项任务,就能一个猛子倒在床上好好休息,打卡上班的时候可没这种待遇。我做饭只放生抽,不放盐,胃处于无负担状态,在单位食堂吃高油高盐的时候可没这种感觉。总之就是,爱居家!
我把电视剧当成做饭、洗碗、洗漱等等的背景音,在平板上用“学习强国”看完了120集《我爱我家》和23集《恰同学少年》,把《汉武大帝》开了个头,又在爱奇艺把两季《乐队的夏天》和《乐队我做东》挨个儿重温了一遍。另外,还在B站看完了小约翰可汗的视频,听完了《人类简史》有声书,陶喆的前3张专辑也基本听完了一遍。
有点危险的是,在这期间,我把自己的生物钟熬到了凌晨 2:00 往后。我舍不得睡,觉得还有好多工作之外的事想做。不过,复工后工作量一上来,生物钟自然就调整回来了。足见,一定的他律对缺少自律的人而言是有必要的。
因为太过想念居家时间,为了让自己在费脖子、费腰的持久工作中感受更多乐趣,我在工位放了各种冲泡饮品,买了一个小容量养生壶,买了碱水面包和耐啃的磨牙棒跟同事们吃。以前我这儿几乎不放零食的。
今天也是期待端午假期的一天。
上一个5月,到这个5月
- 在去年年终总结里提过的事,就不说了。
- 换了新电脑。第一次用华为,跟手机联动很方便。
- 买了照灯,偶尔涂指甲。
- 跟会书法的同事学写篆书,没写几次就居家了。
- 听完了85讲蒋勋说中国美术史。风格很清淡。
- 小学毕业后第一次想玩拼图,买了两盒。
- 给妈妈换了乳胶加棕榈床垫。
- 关注冬奥会。喜欢雪容融,但没有买周边。
- 终于看了12集《沉默的真相》。
- 用医保拔了上面两个智齿,不疼。现在是没智齿的人了。
- 自学了新舞蹈,AOA《GOOD LUCK》。
- 过年自己用“擦玻璃神器”擦了玻璃,拆洗了纱窗。
- 过年回家看《射雕英雄传》,看到杨康玩弄穆念慈,就上班了。
- 年内开锁公司胡乱加价,花一千块换了门锁。
- 看完了上海“派出所系列”纪录片3部。
- 一个不太有营养的小组发言被加精,上了“每日豆瓣”公众号。
- 终于买了烤箱,烤红薯,做蛋挞。
- 花一下午读完了《小姨多鹤》,严歌苓真会写。
- 沉迷于购买按摩器,头部、腰部、腿部配齐。
- 妇女节休假半天。竟然真的休了。
- 看完了33集《再说长江》。
- 做了几段《红楼梦》的视频,拖更中。
- 第一次吃沙县小吃。
- 久违地主动购入一大把韭菜,吃了好久。
- 参与了“解放太原纪念日”线上祭祀和留言。
- 地库到期,不续租。天天在院子里抢车位。
- 自己动手给玉换了一条绳子。
- 我喜欢大熊猫和花,喜欢听草哥讲谭爷爷钓猫。
- 打了科兴加强针。
- 第一次去汾河车道骑了车。
- 打车去找多年不见的发小吃饭,骑了10公里回家。
- 一个同事结婚,人没去,随了礼。
- 买了颈椎不好的友邻推荐的神仙枕芯,一秒入睡。
- 购入雅顿绿茶身体乳,有点刺鼻但还行。
- 妈妈挪了新窝,为上班买了新自行车。
- 疫情一个月内零网购。
- 买了支竹笛,目前能吹响一个音。
其他事记不清了。
我还是没有猫。每次遇到院子里的流浪猫,我都会冲上楼取猫粮,再冲下楼,然而它们每次都不会等我。目前对领养猫的想法没之前那么坚定了。有猫,意味着摆在外面的东西要收起来,更意味着无微不至的照料和责任,我的工作情况不允许。但我还有一丝侥幸,期待遇上有缘分的小猫。
一个肤浅的变化
还是微信签名,去年提过。我把“在搬砖的路上一溜小跑”,换成了“崇山万岭,无论清浊都行舟”。
三年了。经历了初入职场的兴奋和备受打击,和在对工作方法的摸索中被疲惫裹挟生活,我终于在第三年有了点哈尔滨佛学院优秀毕业生的样子,以忐忑且坦然的态度接受工作中的问题。
最近短暂考虑过跳槽,可行性尚在评估中。大概只是想想。
即将开始打卡第十年,今年下半年的工作不会太容易,一些可预见的挑战已经能看到苗头了。等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吧,我尽量让自己哭得优雅一些。
另一个变化:我有点想出去玩儿。我不爱出门,可能是工作后性格有了些变化,可能是久违了室外的美好。下一步计划在合适的时候开车去古县城、晋祠和植物园看看。
一个新思路
看运动健身视频时,在up主那里收获了一个思路,对我来说真是醍醐灌顶。
不要把一天的开始从起床后算起,应该从前一天晚上睡觉的时间算起。
老天。领悟它的一瞬间,我觉得生活焕然一新了。
与君共勉。
伽蓝 202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