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
最近感到挺迷茫的,一方面是整个学术环境变得日益不友好,空间越来越逼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连一些最基本的空间都不见得有,留在学术圈的意义是什么呢?也许只是为了尽量混到一口饭吃吧,尽管能混到的人越来越少,混到难度也越来越大了。更根本的还是在于没有找到任何别的出路。还有就是自己身体不太好,需要长时间的休养,可惜现在很难得到这种休养的机会。舍友每天都特别卷,学习到很晚,敲键盘的声音很响,让我呆在宿舍里很心烦,总想去教室里呆着。我有时候很怀疑像他这样卷的意义,为了五斗米似乎不值得,但也可能是因为我还不太愁五斗米的原因。不过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吧,也许是家里亲戚朋友望子成龙的压力吧。
在这种情况下,我有一天晚上突然想讲一讲我的父母,思考未来的路总要先思考自己的过去。我出生在一个国企双职工家庭,小时候家里是比较拮据的,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这个国企的工人,我父母的动手能力都很强,对于我一个完全没有任何动手能力的人来说,很好奇自己的基因到底去哪里了哈哈哈。母亲是一个典型劳动妇女,辛苦操劳了一辈子,一是要外出工作,退休之后还去家旁边的超市里面打工,回到家里之后还要操持家务和做饭。我爸做饭做的并不熟练,也懒得做,剩下来的时间可以看电视和看小说。主要是我妈做饭,但可能是因为他俩工资水平差不多的缘故吧,总体上挺平等的,家务也是五五分。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爸打过我妈,小时候根本没听过“家暴”这个词,也没见过,身边的国企职工家庭几乎不存在这种情况。极偶尔听过一次有关家bao的传闻,我感到很惊讶。我父母很少吵架,只记得有一个吵架吵的比较凶,各自摔了几个碗,为了什么事情忘记了,也从来没有打过我,最多就是极偶尔假装吓唬一下,总体来说,没有对我留下太多童年阴影。不过,相比于父母,我的奶奶爷爷的脾气更好,极少生气,也从来没有见过他们为了除了我之外的事情吵架。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自我意识觉醒,和他们吵过很多次架,后来我的自由空间就越来越大了,他们也管不住我了。
我身边国企工人家庭的夫妻关系都很正常,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p/UA和婚内出轨的事情。当我上大学第一次了解到p/UA这个词的时候也感觉很惊奇。我会感到很不解,为什么会有人愿意花那么多时间精力来p/UA另外一个人呢?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有人会被别人精神控制呢?
我现在有点后悔,我没有走上我父母的道路,成了一个靠码字试图混一碗饭吃的人,而不是一个工人,不过我的道路也有某些必然性,请听我详细道来。我父亲初中的时候很贪玩,没有考上高中,去了职高,职高毕业那年,他去汽水厂里打工,也帮别人卸货什么的,感到生存压力很大,就去准备这个国企的招工考试,然后进了国企,成为了一名钳工。他刚进厂的时候工作特别努力,每天提前去打扫卫生,所以就拿了很多先进分子还有劳动模范的奖状,不过当时不发钱,纯粹是一种精神鼓励,后来有一次晾晒抽屉,把他所有的奖状都丢了,让他懊悔不已。当时工资也不高,不过他可以住在我奶奶爷爷家里,饭也可以在爷爷奶奶家吃,甚至一个月下来还有一些剩余。后来,因为他工作很努力,也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就提了干部,也入了党,按照厂里的话说是去了“二线”。也就是他入党那年,他经别人介绍,认识了我妈。据说之前还有一个厂领导的女儿喜欢他,不过他觉得高攀不上就没答应。我妈年轻的时候长的中等,不过干活很勤快,特别喜欢学英语,还上过两个成人大专,很听领导的话,也当过劳动模范,并且因此入了党。当时我爸和我妈结婚之前去北京和上海旅游,我爸就事事顺从着我妈,吃穿住行都花了很多钱,总共花了六千多块钱,花光了我爸这么多年的所有积蓄。不过,那也是他们一辈子难得的幸福和浪漫的时光吧。
如果顺利的话,我父亲可以一步步地往上走,现在估计也是一个小领导了哈哈哈。不过,天有不测风云,我父母在的厂在06年左右解散了,他们被分配到了别的工厂,我父亲的领导也退休了,他的个人上升道路被堵死了。新的厂要求他们学电脑,我爸只能重头做起,之前积累的人际关系也没有了,还得一点点学电脑,我妈去了新单位也很不适应。那一段时间是我们家里比较困难的时光,当时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起住在使用面积只有27平米的房子里。只有两间屋子加一个过道,过道作为厨房。厕所特别小,只能勉强塞下一个成年人,而且没有热水器。所以小时候我们都是去公共大澡堂洗澡。我小时候爷爷奶奶住在大屋,同时用来当客厅,爷爷给顾客的按摩床也放在大屋。我和父母住在小屋,小屋很小,大概只有十平方米吧,勉强放下两张床和一个写字台。但是,小时候我其实不知道家里房子很小,我还以为全世界人家都跟我家一样,父母也从来没跟我说过,所以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由于需要省钱买新房子的原因,我们从来没有出去吃过饭,饭菜里很少见到肉,所以我长大之后有很多一段时间都特别喜欢吃肉。那一段时间,即使我要求,他们也不给我买新款的玩具,家里也没有电脑,这样使得我在很多小伙伴面前抬不起头来,埋下了自卑的种子。由于被歧视以及其他原因,当时我很喜欢看书,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所以班主任有时候说我是书呆子,我感到受了侮辱,可是也没办法。看了书之后,我又想像书里的人一样做出一番有意义的大事业来。
这样在08年的时候,我们家付出了很多努力和代价,终于攒够了14万块钱买了新房子,虽然还是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毕竟宽敞了不少。当时我日夜盼望着搬家,能住到更大更好的房子里去。在原来的老房子里,我根本不敢带小伙伴来家里玩,因为家里实在是太小太黑了。小学的同学已经不像是幼儿园的同学,有了基本的贫富观念,知道谁家穷就会瞧不起谁。有一次我去了我们班一个女生家里,我才知道原来世界上有比我们家更大而且好很多的房子,这些我父母从来没有跟我说过。我爷爷是盲人,当时已经退休了,靠在家里给别人按摩挣钱,每次收费十块钱,最后涨到二十块钱,大概按摩一个小时多一点吧。很多时候家里人来人往,爷爷在按摩,给顾客讲很多自己之前经历的事情,我在爷爷旁边写作业,当时的主顾们心肠都很好,不会因为爷爷看不见就少给钱,比如给一块钱说是给十块。其实爷爷虽然看不见,但是手的感觉很敏锐,可以发现十块钱和一块钱的区别。但是,竟然没有一次有人故意给错钱。有时候顾客会让我看一下确实是十块钱,说“你孙子看了啊,没问题”,所以世界上还是好心人多。我爷爷是一个很聪明很关心国家大事的人,年轻的时候朋友很多,交游极广,他的故事很多,就不在这里展开说了。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在课本上学到了拮据这个词,我就突然觉得这个说的就是我们家。因为家里拮据,所以父母很希望我能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实现阶层上升,成为一个体面的中产阶级。由于上面讲的这些经历,所以我懂事的也很早,学习比较努力,相比于同龄人很少玩耍。我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很想去城里学奥数,因为奥数学的好通过考试可以去城里上初中。但是我父母不太想让我去城里学奥数,路远倒是其次,主要是因为上城里的好学校要交三万块钱择校费,对我家里来说很困难,当时还要买新房。所以他想让我去附近二中的重点班,只用花8000块钱就可以了,所以俗称八千班。我很生气,感觉他们耽误了我的前途,当时我特别渴望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见识更广阔的世界,但是也没办法。只能在我们家附近学奥数,还算我运气不错,当时T校来我们这里招生,我考了我们那里的第一名,终于去了一个很好的初中。当我考上T校重点班的时候,我父母还是比较支持的,也咬咬牙拿出了三万块钱。当时还有J校也有一次考试机会,考试的报名费要80块钱,我觉得太贵了就没去。还有一次我报名了一个演讲比赛,听说收费80元,我妈觉得太贵了就没让我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个围棋班,我很想去,收费也就几百块吧,父母也没让我去。当时是真的很穷啊哈哈哈!不过也请读者注意到我说的都是大概是10-15年之前的事情,请注意通货膨胀的问题。
后来又发生了很多故事,多方面原因,家里条件有所好转,我初中的时候给爷爷奶奶买了一套小户型,就跟爷爷奶奶分开住了,也可以偶尔去下馆子了。家里没有我小时候那么拮据了,父母攒工资也攒下了一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