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自知之明
越来越相信“自知之明”对于个人人格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一个人有自知之明,即他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并且头脑清醒,情绪可控。
正确认识自己,自然需要时常追问和反思。这并不是凭个人的冥思苦想就能实现的,而是更多的依靠于在与他人及世界的互动中观照自身。你观照自身的过程中,也观照着世间万物。于是你慢慢地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一切,开始能够真正地理解自己、他人和世界,能够心平气和地与之相处。理解不必是认同,而是尊重、接纳和包容,是一种平和又深切的善意。
保持头脑清醒的意义在于给自己创造一个认清本质、合理行动的空间,去发现事情的真相,明确自己的立场和处境,为自己留有余地。为何是情绪可控而不是情绪稳定?“情绪”这个词本身就有波动、跳跃的意味。当一个人愤怒时,你劝他保持情绪稳定,无异于给人泼一盆冷水,否定其正当合理的真实感受和表达需求。然而,任由这种合理需求肆意蔓延到失控的地步,将会使自己变得滑稽可笑。一个人情绪失控,哪里还顾得上“理智”“倾听”“观察”“思考”这些东西。所以人需要学会有控制地表达和消化自己的情绪。
P.s.真的有那样的人。人到中年还没有自知之明,任何事情都不愿意动脑,时常一无所知、满口胡诌,成年人该有的责任担当一概没有,但却拥有着大多数人都没有的幸运,不用思考,不用努力,也可以顺坦地过着他的人生。
面对这种人,我不觉得羡慕,也不觉得可憎,无意与空洞愚昧之人计较,只觉着要以此为鉴,时刻警醒自己。观看其种种言论与行径,就如同观看一出喜剧。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