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街吊唁
"@所有人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家最后一天营业,周三美食街大整改,全部要拆除了,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惠顾![玫瑰][玫瑰][玫瑰]”
收到这条微信消息的时候,我正在焦躁的赶着毕设图纸。一时间惊讶与难过的酸涩情绪涌上心头。最近的自建房倒塌事件,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水花,就连我们学校门口这个二层小巷也免不了被波及。
美食街位于天马学生公寓南边的一条小巷里,与潇湘大厦底层的美食广场连成一体。美食街的铺面贴着潇湘大厦和宿舍园区围墙向内扩展出窄窄的一截,狭窄的空间里,能挤下各种厨房设备、食材和三四个员工。巷子不长,但自有一些曲折和奇妙的空间,被勤劳智慧的店家改造成兼具加工与展示功能的小巧店面。店家将食材铺陈开来,所有的加工过程都展现在食客的眼中,不带一丝隐瞒。
巷子里大概有十几家铺子,多数店主是家庭组合,夫妻搭档,如果在非用餐时间去逛逛,能看到很多让人感到亲切的生活场景。常去买的那家热卤,是一大家人流水线作业。下午一两点去买饭,常看到一家人聚在铺子的墙角处吃饭。老板娘嫌挤,有时会坐在一旁通向二楼的楼梯上。店内有个漂亮姐姐,估计是老板娘的妹妹,干活干净利落,为人爽快,夹菜夹的特别快,由于夹菜的地方紧挨着热腾腾的卤汁锅,手臂上常常布满斑斑点点的烫伤。老板和老板娘有一个胖乎乎的女儿,正在上初中,有时会在铺子内的小桌板上做作业。老板是一个有点帅有点酷的人,经常戴着一只蓝牙耳机,不知在听歌还是在打电话。热卤旁的粉店,有一个特别热情的阿姨,每次经过时都能听到她软糯的声音“吃什么啊,同学”,虽然我经常装作没有听到,然后匆匆离开。渐渐地,在我心中,这句话已经成为了美食街喧嚣吵闹下的背景音,与食物的气味缠绕交织在一起。
美食街的食物其实称不上“美食”,但比起食堂的大锅菜,它自有独特的美味之处。可以加无限量蔬菜的炒饭炒粉,便宜大碗的粉面,实惠的红烧肉饭,没啥咖喱味但也挺好吃的咖喱饭,蔬菜爱好者最爱的热卤以及可以排超长队伍,能加五六种菜色的烤肉饭,如果这些都入不了你的眼,还可以继续往巷子深处走,进入潇湘大厦底层的美食广场,里面的店面更大,种类更多。这些食物伴随我五年,每一种食物都承载着无数或喜或悲的记忆。记得有一年夏天,我与舍友四人去天马粉店买凉皮。当时美食街后门还能与宿舍园区相通,我们买完凉皮时,天空突然变得阴沉,瞬间瓢泼大雨落下。我们拎着塑料袋,躲在后门咖喱饭的小屋子里,期盼着大雨赶紧结束。然而,雨一直下不停,我们只好铤而走险,冒雨冲回宿舍。仅走了短短一小段路,我们就被浇透了,鞋子也全泡在了水里。然而,当回到宿舍,听着阳台上雨滴滴滴答答的声音,吹着宿舍空调的凉风,吃上酸辣滑爽的凉皮时,被浇透的讨厌体验却也变成快乐之前必经的关卡。
如今,美食街的历史即将终结,当我再去审视这条充满记忆与味道的小巷,却发现它如此简陋,又如此丰富。它窄小的只能容下十几家商铺,却能承载几千人的口腹之欲。值此时刻,我想我必须写些东西,来纪念我的时光,美食街的时光,以及千千万万被美食街惠及的学子和店家的时光。在时间的河流里,无论怎样坚固的建筑都会腐朽,更何况这一条小巷。但此时,这份记忆,这份味道,这份情感是真真切切的,我想,这就足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