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址攻略—商圈选不好,产品好也难搞
“ 对于外卖商家来说,选商圈就如同选战场,哪里敌人少、宝藏多,就值得在哪里一战!
选对了商圈,契合自身优势可形成坚实的竞争壁垒,销量就能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选错了商圈,就有可能在“敌军”的逼迫下节节败退,无所立身……
1、看品类定位
很多商家前期只是盲目的选址,丝毫没有考虑自己所卖的产品是不是周围顾客想买的。
比如说你在写字楼附近开夜宵类的食物,在学校附近开客单价比较高的小龙虾等食物,这很明显的就是店铺和商圈的定位不符。一般来说,学校附近总体的消费水平比较低,对于学生来说,客单价比较低的冒菜、麻辣烫等小吃更适合他们。而对于写字楼附近来说,一般白领在完晚上8点就会下班回家,而开夜宵类的产品很明显不现实,对于白领来说,客单价适中能饱腹的套餐类产品比较适合他们。
2、看销量
在同品类中,我们进行一个销量排序,我们可以观察头部商圈的单量,如果头部商户有几家,月销也很高,证明商圈的容量比较大;相反如果头部商户里的月销一般,则证明商圈的容易一般,需要谨慎考虑。
3、看竞对
我们一定要明白“相对竞争”的含义,一个区域商家数的多少并不能反映该区域真实的竞争情况,还需要配合区域的市场规模来判断。我们可以用区域商家的平均单量来辅助决策。
很多商家认为竞争少=垄断机会=赚钱。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一个品类当前没有商家在做很可能因为这个品类在该区域根本没有市场(比如在学校旁边卖日料)。只有当一个品类没有竞争且满足上述的基础逻辑时(品类选择=消费能力+消费人群+消费时段),我们才能说这是一个好机会。
同样的,竞争大未必是件坏事,竞争大有时候说明市场大,如果在一个区域商家非常多但是每个商家单量都非常高,甚至产能处于饱和状态。虽然这个区域的“竞争”很大,但是市场的潜力更大,把店选在这种位置则非常明智(比如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一定不会饱和)。
4、看配套
这个属于商圈的硬件设施,考虑到该地的配送运力是否充足,是否方便骑手取餐,比如交通是否便利、是否允许停放电动车、快递小哥是否可以使用电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