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红楼梦15-凤姐的优点和缺点一样明亮
秦可卿出殡当天,所有人出动,男人骑马女人坐轿,“凤姐儿因记挂着宝玉,怕他在郊外纵性逞强,不服家人的话,贾政管不着这些小事,惟恐有个闪失,难见贾母,因此便命小厮来唤他。”——这个“难见贾母”可太妙了。-贾政从第四回薛蟠进京开始就着重描绘他不管家事,到后一回自己亲女儿贾元春要省亲盖别墅,贾政还是不管具体事务,只是大略看看,又想王夫人现在好像也把很多大头搁在阿凤身上,贾政和王夫人,果真是两口子。
馒头庵老尼净虚往凤姐跟前递话,说起张财主、府尹、守备之间的亲事,想让阿凤帮忙处理,阿凤原本不想搭理,结果净虚一句“如今不管这事……倒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阿凤噌一下就点着了,立即就应承下来,要来三千两给小子们跑路,说话间就能办完这件事。净虚说好话跟不要钱一样-好话确实不用钱-奉承阿凤:“这点子事,在别人跟前就忙的不知怎么样,若是奶奶跟前,再添上些也不够奶奶一发挥的。只是俗语说'能者多劳',太太因大小事见奶奶妥帖,越性都推给奶奶了,奶奶也要保重金体才是。”——净虚这个话说的,连我都心动了——“一路话奉承的凤姐越发受用,也不顾劳乏,更攀谈起来”。笑死,阿凤也是个实在人,撞在她心窝上,也真是掏心掏肺——由此可见,阿凤确实是个爱权之人,一称赞她的能耐和才干,阿凤尾巴都要翘上天了。其实也难怪阿凤高兴,贾府长辈见她好,顶多是面目上赞赏赞赏,同辈和下属不骂她也就是好事,忙秦可卿的丧事这快两个月,精神紧绷,这里忽然有个人慢悠悠说出阿凤的好,还都是阿凤自认为都成立的好-当然实际上也确实成立,阿凤不能不高兴的。——一个人有优点有缺点,好的好,不好的不好,就很鲜活,读者可以不赞同阿凤的为人,但这个人确实写得好,也怪招人喜欢的——作者塑造了一个让人难以忽视的角色。
等第二天事情了结,要回家,宝玉不想回去,央求凤姐再住一晚,“凤姐想了一想:凡丧仪大事虽妥,还有一半点儿小事未曾安插,可以指此再住一天,岂不又在贾珍跟前送了满情;二则又可以完净虚的那事;三则顺了宝玉的心,贾母听见,岂不欢喜?因此有三益,便向宝玉道-我的事都完了,你要在这里逛,少不得越性辛苦一日罢了,明日可是定要走的了。宝玉听说,千姐姐万姐姐的央求-只住一天,明日必回去的。“——什么叫说话的艺术?这就叫说话的艺术。这回重读只专心在阿凤和平儿身上,阿凤这个说话水平真不是一般人水平,跟她一比,我白长了张嘴了——之前她哄宝玉上轿子也说的是宝玉"女孩儿一样的人品",宝玉本来还想骑马,一听这话忙不迭就进轿子,阿凤也达成了她的目的——我就感觉,阿凤说话就没有废话的,每句话都能了那么一两件事,还是让别人顺心如意、欣然同意的那种。——我怎么就不能这么会说话呢?
第十三、十四、十五回围绕秦可卿的葬礼展开,实际上葬礼的部分都是概括地写:“两边府门洞开,两边灯笼照如白昼,乱烘烘人来人往,里面哭声摇山振岳(13)”,“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不比先前正摆茶,又去端饭,正陪举哀,又顾接客/一夜中灯明火彩,客送官迎,那百般热闹,自不用说的(14)”,“且说宁府送殡,一路热闹非常(15)”。这么大事情,反像个背景。从第十回秦可卿生病到十一回逐渐病重至十三回病死、十四回发丧、十五回出殡,浮在前面的都是阿凤的身影,是阿凤在第十一回看见她病重,是阿凤十二回相思局贾瑞丧命,是阿凤十三回开始掌权,是阿凤十四回协理宁国府,威重令行,也是阿凤十五回出殡在馒头庵弄权,按照秦可卿之死即贾府之死,在秦可卿葬礼收尾的第十五回,不写别人,专写阿凤跟宝玉两人,作者手笔确实厉害。
阿凤弄权照旧是上回“挥霍指示,任其所为,目若无人”的延伸,如果说上回还是在自己家里,这回的弄权就到了外头,贾府的权力完全枉顾惯例和王法,只要自己的私情和人情,等后来败落,其惨状已经可以预见。——第十二回还写着秦可卿临死托梦,要阿凤想着以后,办祭祀族田,搞教育,到这一回阿凤基本就把这事给忘了,这么大个主要管家人都不想全家、不想以后的事情-或者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想了也白想,想了光靠她自己也没啥用,还只靠着祖荫弄权仗势,贾家之败已经注定,眼前有余忘缩手,眼前有余忘缩手啊。
写宝玉,则是前后两件事情。一是他见了北静王水溶,水溶对他的印象是“言语清楚,谈吐有致”,这可跟判词里的“腹内原来草莽”完全两样,而且水溶千万叮嘱贾政的话是“不宜钟溺”,这茬一过去,读者就看见阿凤一直因为贾母多少有点放纵宝玉,而宝玉看秦钟和智能的情事,也不像个会收敛自己于“情”字一事上的人。——读到现在感觉宝玉有点像今天所谓的颜狗,谁长得好看就听谁的,秦钟长得好看,宝钗黛玉也都好看,北静王也好看,去人家庄子上稍微一歇,看见个“二丫头”有模有样,临走就"恨不得下车跟了她去",尤其他要秦钟找智能过来倒茶那么个腻歪调笑的情形,就感觉警幻仙姑白忙活了,这孩子一点都不上道。——笑死,现在整个局面就是救都救不回来了。
我以前看红楼梦只会看小人儿在里头热闹,现在一整个跳出来,从整体上看作者写贾府的败落,很想发一些“气数已尽,难怪如此”的感慨。脂评有时候会说哪里哪里是“史笔”,确实很有读史的感觉,该着要完蛋的末世,真是就得完蛋了。
此是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