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本关于“金钱和财富”的书

很早我就体会到一个人的财富现状和他的内心认知有关,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论述,最近几天在读这本书,发现哈维艾克在《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这本书中把两者关系说得很清晰,而且给出了具体的富人心态,实在难能可贵。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何者为因?主要是我们的性格和思维方式。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那就要学习相对应的思维方式。而现实是,我们往往更倾向于去学习那些成功者或者偶像的行为,而忽略了指导行为背后的思维方式。
这本书告诉我们关于有钱人是如何思考的,那么对于想要成为有钱人的人来说,这就是一本极佳的学习教材。

当然,时代在变化,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有钱人是否具有相同的思维方式呢?答案并不那么容易得到,需要我们自己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并且,我们仍然需要考虑在拥有财富这件事上,存在着不同的财富积累阶段,每个阶段的思维方式会有变化,也就是说思维方式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这点我们是否能看到呢。
这本书例举出了有钱人和穷人十七种不一样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我们来依次看下:
一、有钱人相信:“我创造我的人生”;穷人相信:“人生发生在我身上”。 二、有钱人玩金钱游戏是为了赢,穷人玩金钱游戏时为了不要输。 三、有钱人努力让自己有钱。穷人一直想着变得有钱。 四、有钱人想得很大。穷人想的很小。 五、富人看重机会。穷人关注阻碍。

六、富人赞美其他富人和成功的人。穷人怨恨富人和成功的人。 七、富人与积极、 成功的人交往。穷人与消极、失败的人交往。 八、富人善于销售。穷人讨厌销售。 九、富人比他们的问题要强大。穷人比他们的问题要渺小。 十、富人是出色的接受者。穷人是差劲的接受者。 十一、富人凭结果赚钱。穷人靠时间赚钱。 十二、富人思考“两者都”。穷人思考“要么/要么”

十三、富人关注财富净值。穷人关注工作收入。 十四、富人善于管理金钱。穷人不善于管理控制。 十五、富人让钱努力为自己工作。穷人努力为钱工作。 十六、富人生活在行动中。穷人生活在担忧中。 十七、富人总是活到老学到老。穷人认为自己早已知道。

我们会有疑问,到底是因为我有财富了,才会养成这样的富人心态,还是因为我先有的富人心态,才会聚集财富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非此即彼,因为物质世界和心灵世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同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一样。
曾经有项研究发现在美国中彩票的这些人中,大部分都会在若干年后恢复之前的财务状况,其背后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富人心态,所以守不住对应的财富。

我们讲到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难就难在这里。打江山时也许是因为时代、机遇让我们快速地积累了财富,但是我们的内在并没有随之成长起来,结果就是财富来得快去得也快。
更进一步,如何用科学的、理性的语言来解释所为的富人心态是如何让我们获得成功,收获财富的呢?
我们看第一条有钱人相信:“我创造我的人生”;穷人相信:“人生发生在我身上”。

有没有发现,富人心态是主动积极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我们回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时期,是哪些人最先富起来呢?
是那些最先下海经商,最先拥抱变化和财富的人。而只是等待、被动的大部分人只能享受到很小一部分时代红利。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让我们回到当下,如果我们在一家公司上班,这家公司样样不合理,工作内容不喜欢、工资不满意、同事相处不和谐、未来发展不明……那么我们会怎么办呢?

我们是要主动地去寻找更好的机会、去改善工作环境、促进同事关系,还是自怨自艾、沉沦、焦虑而畏缩不前呢?注意,这里我不是在说你应该立即离职,千万不要误解。面临困境时逃跑和坐以待毙都是胆怯的表现,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记住,关键在于把人生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永远不要说“我没有办法”“我不行”“就这样吧”“还能怎么办”,这些负面能量的话越多,你就越没有改变的力量。
掌握人生的主动权需要你积极思考,积极行动,主动去创造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一边抱怨人生不公一边继续忍受,重要的是你有选择权,你有行动权。
而具有两种心态的人,最终的行动和结果都会截然不同,现在你大概能提取到富人思维的精华之处,以及它如何发挥作用。

我们可以继续按照这种思路来研究每一条富人心态,绝对没有问题,都会得出同一个答案。
当然,你会说,人生不仅仅是财富,我不想要财富或者我还想要其他。
没有问题,记住,二选一,非此即彼仍然是“穷人心态”,你可以都要,可以既富也其他。
如果你仍然坚持不要成为一个富人(虽然这个“不要”里面暗含着限制性信念),那么也许你的目标另有其他,同样的道理,你最好研究一下你目标的状态有没有实现的人,他们的心态和思考方式是什么样的,去尽量学习、模仿,这是达成最终目标的捷径。
最后,祝你过上富足且喜悦的人生。
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