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零碎电子日记
4.29钉 车胎又莫名其妙地被扎了个螺丝钉,给我补胎的小伙子眉清目秀,剪着乖乖的齐刘海,看起来跟我的学生差不多大。问他几岁,他说19了。我夸赞他修车技术很棒,他羞涩地笑着摇头。跟修理厂老板聊起来,老板说这个小伙子的妈妈已经是半个植物人了,家里的条件很差。所以他向学校请了长假出来做学徒,一个月收入一千多。听罢,很惭愧自己前一阵不积极努力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却一边懒散一边无病呻吟,可笑。我已经够幸福了。 “无人问津也好,技不如人也罢,你都要试着让自己安静下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让内心的烦躁不安,毁掉你本就不多的热情和定力。” 4.28雨 雨天。和文静姐燕子姐聊了很久。内心感触颇深。我该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4.27舞 看学生舞蹈比赛很感动,这就是青春啊!大家的手工作品也做得非常棒。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 4.26诗 高讲课的精彩之处在于情。把诗歌那种 情动于中表达得淋漓尽致。不过一直都是单方面的输出,没有学生的参与和回应。很想知道这样的诗歌课如果以学生为主体该怎么上。 4.25静 昨晚暴雨下个不停,今天空气格外清新。已经是月季的天下了。周围的草木也茂盛不已,姗姗可爱。各条道路的绿化带已花团锦簇,和高大的树影相映衬,显得整洁又明媚。学校里大片油菜花已落幕,现在风头正盛的是月见草,像一只只剔透的淡粉玉酒杯。 放学后鬼使神差地一路向东来到月季园,中午时分寂寥无人,园中的鸟悠哉鸣叫。我坐在花廊下感受植物的陪伴,心里非常踏实宁静,想到那句,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似乎自从毕业以后就一直在问自己,人活着到底为了追求什么?什么才是理想的生活状态?回来之后内心总有不满意,觉得环境小,视野窄。回想了自己目前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深感惭愧,我那么普通,那么懈怠又那么自命不凡。有很多方面做得并不好,却眼高手低,于是做事情并不十分用心,只追求大差不差。半瓶醋在那里晃啊晃。这份工作让我有余裕读书散步赏花;上课过程中,也可以自由地分享我的观点,发挥实践各种想法。问题在于,我教授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是有割裂和断层的。我该怎么契合他们的需要和内心? 倚在柱子上看光从树影间露下来,照得地上的叶子闪闪发亮,想说人生也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必时时刻刻紧绷着一根弦。把时间放在安静地和植物相处不也挺好吗?一花一世界,生命的奥秘其实只隐藏在一片叶子当中。 一边散步一边听讲座,想到曾经一个人兴奋地在京都的哲学之道上漫步,走啊走。散记启发点:渔樵生活在自然与俗世的边缘。以近乎道的眼光看待世界。赵汀阳。低级的信息处理:原始思维。高级的信息处理方式:中国意象思维,西方概念思维。意义的迭代,时空的粘贴。比如典故,比如成语,在现在也可以被普遍意义上的使用。自我的存在。在中国文明中永远是嵌套发生的。画题有历史程序,很少有人画大海。 4.24花 一天不侍弄和陪伴花草,三角梅和绣球就特别颓唐的样子。看来养花也是闲逸人士的特权。 4.23卷 改试卷挺感慨。视野决定认识。 红姐给我一种天海佑希那种大气干练的感觉,眉间自有一股勃勃英气。 4.12趣 诗画音乐舞蹈皆有起承转合。 4.10课 重新录一遍课,感觉效果不如之前好,和没带过的学生配合度不行。以后必须好好打磨,认真思考互动方式,搞出逐字稿来雕琢。老师的角色就像是指挥,是为了协调整个队伍奏出最美妙的音乐,把握整体的调性节奏氛围。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乐手”的潜能,而不是单单自己卖力挥舞一根指挥棒。 波伏娃说: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不论在成年还是小时候,他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通常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没有哪条路对女性来说是容易。然而,有些更艰难的横亘在我们前行的路上。 一个很深刻的体会:要志存高远,必须全力付出,而不是只落得轻松。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在拼尽全力奔跑。人与人的差距在于认知。想想自己个人有什么进步,为社会贡献了什么。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提高。 四班纪律涣散表现不好被我痛骂一通都苦哈哈的。三班得了流动红旗每个人都喜滋滋,努力争取到一份来之不易的成果,那一刻的成就感是绝妙的。一个人的表现如果每天都有积分记录,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不明显,成年累月积累差距太大了。 4.8选 意识到做研究不仅需要善感的心,更重要的是要有理性思维。突然想到自己之前逻辑学一塌糊涂,遂重新琢磨了一下最基础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不由得反思,自己的成长道路中一直逃避困难,遇到要努力攻克之处就发挥糊弄学,投机取巧,其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浅显的地基,纸糊的房子,何以添砖加瓦站得更高? 这就是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像没有根的浮萍,不踏实。因为实力不够“硬”。曾经自我感觉良好,其实是半瓶水咣当,遇到真刀真枪就怂了。所以要谦逊,怀着感恩的心低头做事努力学习,而不是一味好高骛远,抱怨连连。要相信,越努力,越幸运。 读《唐诗的乐园意识》在想,不论所谓盛世或乱世,每一个现实时空都有它的弊病。就像不同人生阶段都有各自的焦虑和忧愁。始终不变的是对理想状态的追求,对过去的甜蜜追忆抑或对未来的美好设想,似乎比赞美当下更动人,这是为什么呢?人天性追求卓越和完美,而现实永远不完美? 其实当下选择哪条路,到头来都会有遗憾也会有庆幸。所以选择自己所爱的,爱自己所选择的。人生就是一场体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 最近连续多次看到“形塑”这个词。 4.9美 晚风吹散了我的忧愁和焦虑。天气太舒服了,很幸福。 其实我在这里有很多朋友。校园的梧桐,回家路上的香樟,河滨的梅与柳,家里和路上遇到的各色花草……每当我向它们注目致意,内心也颇感宁静。 草木朋友们的际遇也不同。同一种树,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力也不同。优美整洁的环境会衬得它愈发幽姿摇曳;若在破落脏乱之处生长,就像蒙尘的明珠,本身算得此处一抹亮色,但到底减了些风姿。精心布置的花园里,群芳得以发挥集群效应,仿若完美配合的歌队在舞台精致演出;无人照料的山野中随心生长,就像无拘无束的逍遥散仙,自由放声歌唱。 4.5树 天气越来越热。还没来得及细赏春光,花树的“时装秀”都快落幕了。晚樱未谢,紫藤初绽,街上已经是绿云一片。下课后开车到河滨成排的樱花树下,伴着啁啾的鸟鸣和清爽的春风读书,很是惬意放松。再不欣赏就要错过了。 梁遇春《春醪集》刁钻有趣。人皆考虑人生观,他却提出人死观;大家争做正人君子gentlemen,可他独赏流浪汉vegabond;不认同千篇一律,发扬个性,批判文学史一味隐恶扬善……他文字中的那种生气,那种痛快淋漓的气概就像他提倡的流浪汉不拘一格的气质,真叫我这种从小被拘在“成规”中的人一见心倾。 “晋朝人讲究谈吐,喜欢诙谐,可是晋朝人最爱讲达观,达观不过是愁闷不堪,无可奈何时的解嘲说法。”越是做不到的,越是要强调。就像每个人的微信签名其实正是ta意欲达到的状态,如果早已做到了,习以为常了,也就不必时刻加以提醒和标榜了。 4.4动 春光如香槟,泼散开无限生机。草木勃发,街边成排的梧桐前两天仅冒出星点嫩绿,不经意间纷纷伸着懒腰舒展开来,撑起一把把晴翠巨伞。屋里久久耷拉着脑袋半死不活的蓝雪花,现也开始昂头高歌猛进了。瘫在秋千上,沁在春风里,懒洋洋地欣赏其他生命静好外表下的激情律动。 4.3映 看了《歌剧少女》,描绘特定环境下的人物群像,心理和感情刻画都很细腻。女主好可爱。 4.1慨 与人沟通交流30%是内容,70%是语气和神态。深以为然。“濯濯如春月柳”,令人如沐春风。 感慨:知者行之始。认知太重要。学语言其实也是在学逻辑。建构解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