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三跨考研更难的是“三不沾”——声音学院高分学员上岸分享

概要
前言--个人情况 part1--专业一|艺术基础理论
Part2--专业二|电影声音技术与创作理论
Part3--英语
Part4--政治
Part5--总结
前言 个人情况:大家好!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报考的是电影声音创作方向。 本科学的是能源动力工程,属于是应届三跨考生。虽说本科专业与电影、声音毫无关联,但我自己有过一些音乐、声音制作上的实践经历,也跟过学生剧组,所以也算是有一些实践基础。为什么选择北电,
相信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每个决定跨考的小伙伴,一定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做好了迎接未来一年各种挑战的准备。写下这篇文章,一来是给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的备考经验干货总结,二来是以自己为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参考借鉴。不做过多赘述,下面开始直奔主题!
Part 1专业一|艺术基础理论 专业一的知识浩如烟海,一眼望去好似无边无际。作为一个学了大半辈子理科的工科生,专业一无疑是当时最让我头疼的科目。如果你跟我一样,也是零基础,我的经验或许会对你比较有参考意义。
我的备考时间线
▶3-6月:跟着考研局的录播课把知识理顺一遍,第一遍重在理解与归纳。当时我在学艺术史的同时,就顺便做了一个以时间为轴,以门类横向展开的艺术史归纳。它在我后期的复习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既方便背诵,也非常便于查阅复习。(作者供图)
▶7-8月: 对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门类论、本质论、发展论等六论搭建框架,其实就是把每个条目下重要的知识点精简地排列在一起,是一个把书读薄的过程。每一个在框架上只占一行的条目或许就能牵扯出好几个散落在不同地方的知识点。(比如作品论中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就可以联想到西方艺术观念中的形式艺术,又可以想到美学理论中的形式主义,再往里挖掘,又能想到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克莱夫贝尔的“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等等)。这样一来,看似乱七八糟的知识在你的大脑中就形成了一张无形的网,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也会更清晰。纵观近几年北电的专业一考题,很多都是围绕一个点,让你展开面上的论述,这时知识网络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9-10月: 进行第一轮背诵,我的背诵是基于前期学习总结的知识框架展开的,对于咱们背诵困难症候群来说,更应当注重理解与发散,去找一些知识点之间的共通点。(知识框架的重要性又体现出来了)同时这段时间也要开始动手练习,珍惜每一次模拟考试的机会。当你拿到考卷发现有的题一点也不会的时候,才会真正激发你的发散思维,用学过的知识去套不熟悉的题目。
▶11-12月: 第二轮背诵,结合考研局老师做的冲刺讲义去背一些典型例证,同时回顾自己做的知识框架。配合一天一小时的练习,保持手感。还有几点也是比较重要的 ▶知识框架如前文所说,知识框架特别关键,无论你是依照考研局的讲义还是官网提供的几本艺术概论教材(可以参考目录),都推荐你自己动手做一做。
▶做真题练习建议以真题为主,如果你去搜集了北电近5年的考研真题,你会发现里面重复的题目其实不算少,而练习真题更重要的是在于训练你的扩散思维,同时培养答题习惯。
▶电影史电影史方面非常推荐一位up主“一颗糖学长”,我一般会在通勤时间听他的课。(B站截图)
▶练字趁时间还够,多多注意书写的工整度,虽然不建议大家抽时间去单独练字,但是请珍惜每一次动笔写字的机会,去年考试用的是大白纸,工整的排版与字迹非常重要。
▶答题技巧答题模式上可以参照议论文的写法,分点做答,先给出一个论点,然后通过例证去论述,重要的放前面,最后再来个大总结即可。

Part 2专业二|电影声音技术与创作理论 这门课主要考察电影声音创作中所涉及的声学基础、制作工艺、声音设计、中外代表性的声音理论等等知识,以及你的实践经验。
▶参考书官网没有给出具体参考书籍,我比较推荐的有如下几本,供大家参考。

复习顺序方面,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假设你需要从零开始为一部电影制作声音,你会需要哪些知识,你会怎么去学习它们?以上几本书并不需要全部读完(是的我也没全部读完),意思不是说让你随便看看,而是因为不同书里面也有很多重复的知识点。实际上我复习到后期最依赖的就是《影视录音工艺与技巧》这一本书,里面已经覆盖了影视声音制作工艺方面的大多数基础知识点。大家可以通过翻阅这几本书的目录,来找到自己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阅读。
▶参考书的学习方法
(1)首先把自己先设想为一个声音小白那我们得先知道声音是个啥,所以我们从声学基础开始,包括物理声学和心理声学,因为这是后面所有知识的根基所在。
(2)接下来就要去了解怎么样录音这就涉及到影视录音中所用到的设备原理,以及录音制式、方法等等,参照《影视录音工艺与技巧》第三章。(
3)再下一步就是要着手制作了那么就要求我们了解电影声音的一整个制作流程,包括了前期筹备、同期录音、拟音、ADR、声音编辑、混录、母版制作等等。整个流程在《影视录音工艺与技巧》中都有详细介绍,其中拟音在《音效圣经》中有独立的章节来讲解,关于混录中会用到的各种效果器,也可以在《混音指南》中一探究竟。
▶声音设计除了技术支持,还需要一个艺术上的思想核心去指导声音的制作,这就是所谓的声音设计。声音设计的理念、方式多种多样,需要考虑视听语言的结合,考虑影片风格,考虑影片的时代地域特征等等。因此在声音设计上,建议大家去看近几年声音上得过奖项、或者经典的电影比如最近包揽了各大声音奖项的《沙丘》同时一部纪录片《制作音效:电影声音的艺术》也推荐大家看看,B站上就有。

▶实践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最大的难题或许在于实践经验上。声音学院非常注重考生是否有独立完成声音制作的能力,翻看往年的试题,几乎都逃不开“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谈谈”等类似字眼。建议大家可以
(一)阅读各种优秀影片的声音制作文章或访谈。很多优质公众号都值得大家关注,比如:Location Sound同期录音网、师爷报告、杜比Pro、Midifan等等。重点了解他们是如何实操制作的,使用了哪些设备,碰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等等。(我当时备考的时候看了很多比如《悬崖之上》、《刺杀小说家》、《一秒钟》、《沙丘》等的声音主创访谈,真的能学到特别多)

(二)上手操作主流daw,尤其是pro tools,以及各种效果器(Waves, Fabfilter, Izotope RX我认为是有必要了解的),感受各个参数为声音带来了哪些变化,这对学习效果器原理有着最直观的帮助。
(三)注重练习虽说咱们做声音的时候不用写太多文字,但从应试上说,要把你心中所理解的制作理念、制作方式在有限时间内清晰地表达在纸面上,还是有必要动笔练习的。我是从十一月开始,同样是从真题入手,每天在复习之余,做一道题左右。答题方式可以跟专业一类似,按照议论文格式,总分总这样展开阐述,将重要的点放在前面,同时也要结合片例,或者自身经验,做到言之有物就好。
Part 3英语 我的英语基础其实比较烂,四级水平。不过经过这一年的复习准备,确实觉得自己英语有所进步,最后到了考场上也不再怯场。
▶背单词我自己用的是app“不背单词”,类似的还有“百词斩”等等。还有同学喜欢用单词书,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

(不背单词APP截图)关于背单词的种种技巧网上有很多详细的帖子,大家也可以参考。但是我特别想说的就是,一定一定要注意复习!遗忘曲线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我们对之前背过的单词要定时复习,保证我们背过的,都尽量在考场上能记住。这也是我喜欢用app背单词的原因之一,很多app会帮我安排复习计划,我每天背单词的流程就是大概先花20分钟左右复习旧词,再花20分钟左右背诵新词。
▶做题练习建议以真题为主,因为我考的是英语二,所以我当时就只做了从10年开始的英语二真题。我是从七月开始每天做一篇阅读,刚开始做会比较痛苦,因为巨多词汇不认识,导致文章几乎看不懂。但请一定要坚持下来,做完后不要太在意正确率,而是要重点把每个不认识的单词查清楚,逐句理解,找到题目对应的关键句,尽量把文章给全部读懂。我当时还会做的一个工作是,我会将当天做的阅读中不认识的单词抄在一个便利贴上(只抄英文,不抄中文),然后贴在书桌前。在未来的两天,每天去回顾一下,看还记不记得,如果都还记得,就把便利贴撕掉,如果有忘了的,就抄在新的便利贴上。这样日复一日,就会发现自己逐渐开始读懂文章了,做起题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读懂文章胜过一切技巧,真的)
▶作文作文建议大家在考前两个月,开始准备属于自己的作文模板。我是从十一月开始,搜罗b站、知乎各种平台的模板,从里面挑出觉得合适的句子,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模板。我的经验是模板尽量选择普适性强,方便调整的句子(也就是你能拿捏得住的句子),这样到了考场上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灵活选择调整。千万不要为了显得高级,整一些自己都搞不懂的句型,这样的翻车概率很大。
Part 4政治 政治我觉得按照网上主流的复习方式复习即可,我当时跟的是肖秀荣爷爷,另外徐涛、腿姐也都是不错的选择。想要提醒的一点是,要注意开始准备政治的时间,一般来说我们不建议太早开始,因为政治的分差相对较小,性价比不知那么高。但。。。。但也别太晚开始啊!如果你想复习得稳当一点,就可以从八月开始看课程。如果你想前期把更多精力花在专业课上,那么九月开始也没问题。但我不建议大家等到十一月才开始看政治(我身边还挺多这样的),时间真的不太够。
Part 5总结 对于自己的备考经验介绍就到这里啦,以上很多都是个人的经验总结,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参考借鉴哦。想对跨考的同学说,如果有精力,还是建议大家花点时间拉拉片,从大师们的作品中吸取声音创作的养分。同时也要花点时间实践一下,录下一些有趣的声音,玩一玩效果器,这些都能帮助你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感性认知,从而记得更加牢固。相信各位也一定对声音有着特别的热爱,那么学起来自然也不会太难,请给自己信心!最后祝大家金榜题名,得偿所愿!
-
half 小鳄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4 22: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