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黎敏:生命能否以一种沉思的方式来解读?
人体:自我觉知的起点
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人类,就肉身而言,基本别无二致,都有五脏六腑,都有眼耳鼻舌身意,都有相同的动作,都能逃跑或进攻,都喜欢用言语、用眼神、用手舞足蹈来表达情感。因此,人类也有共同的命运,至少在肉体的层面上讲,都有生老病死。从这一点上说,身体结构也体现了造物主的崇高精神。因此,此书要探究的,就是身体内部隐藏的秘密,以及这崇高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对于人类而言,肉体的程序已经固化,只是生长、壮大、衰老、死亡,且肉体每每要先碰触这现实的围墙。现实中的人,对肉身的固化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欲求——祈求生长,渴望更壮大,拒绝衰老,恐惧死亡……谁都想让终结生命的子弹对自己擦身而过、拐弯、落于虚空,人人都想在被抓住的同时又被放下,可是,肉身顽强地遵循着自己的路径,一路快速前行。

越来越深刻地认知到:有些疾病的降临,仅仅是为了粉碎人类的野心。人类医学和疾病史记录的不只是人体的历史,更是人性的历史,人心的历史。一切伤痛,一切糊涂,一切贪嗔痴,一切妄念,一切虔诚与不敬,皆在其中。人,皆因人性而病,但,人只想解决病,对人性的贪嗔痴依旧听之任之。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病,只是一次痛苦的经历,而非自我觉知的起点。这一切,多么令人心痛。
所以,佛祖在四城门观生老病死四象之苦后,断然去找寻终极的解脱之路。因而,人之进化,必谋于心灵和思想。但,这心灵和思想的进化也须借这肉身的感知的进化,如若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感知的锐化与灵动,人也无从知晓一切不过梦幻泡影……而且这心灵和思想的进化也会随肉身感知的钝化或锐化而倏忽变化,时而进化至巅峰,时而一下子跌入死亡之山谷。所以,修行的路也不尽然安全,如何训练和磨砺我们的肉身,其实也是修行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唯有在它之上,我们才可能训练和把握精神之节奏,保持警惕的心,让它尽可能平稳地向高处飞翔。
生命能否以一种沉思的方式、以一种文学的方式,来诠释和解读?生命如此炫目、美丽,我们干吗沉溺在病痛的挣扎中,沉溺在刀枪剑戟中?生命对于我们,无论一次,还是两次,还是无穷无尽,我们都可以美美地痛饮这生命的琼浆,把她当一次历练,当一次觉悟,当一次涅槃,当一次重生,让她不枉此行……
这是一次忧郁而又快乐的心路历程,在生命的风景线中,踟蹰、徜徉,低吟、长啸,并以冥想的方式、以书写的方式、以吟诵的方式,来构建自己的道场。在那道场的中心,是精神的曼陀罗花、酷烈的阳光和黑洞般被吸附的宇宙。于是,百般被世俗荼毒、碾压的肉身和思想,再次从桎梏中得到解放和飞升……

女性更信任直觉
一直好奇男女差异,一直在琢磨男女差异是在脑,还是在性?
西方研究指出:性激素的差异导致了男女脑部的性别差异。性激素“从子宫开始而持续终生,对脑部与脊髓有很大影响”。睾固酮的不正常分泌使得男孩子易出现阅读障碍、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等精神疾患,而女孩子则倾向于患焦虑症、忧郁症和饮食疾患。
正是差异,给这个沉闷的世界带来了惊喜。相比较“求同存异”,我认为“求异存同”更有意义。承认男人、女人的根本差异,比一味地追求他们的共同点要有趣得多。我们女人喜欢有感情、有温度的东西,没什么不对和不好。所谓“无分别心”,应该是指心、灵的无分别,而不是指肉身及情感的无分别,这好比“慈”与“悲”的不同,一个是女性特质,一个是男性特质。
从眼耳鼻舌身意上论男女差异,简直有趣极了。
眼——据说女性视网膜比男人有更多的锥细胞和杆细胞,所以女人的视野是散漫的,能够接受大量的信息,甚至超过了她所看到的。而男人的视野是管状的,所以男人更专注、能更好地理解空间。而女人对人的脸、人的表情更感兴趣。而且,女性的视觉记忆也比男人强。 耳——女性的听力更细腻。她们更容易察觉人们说话时音调的变化,以及语音后面表达出的“语气”或“口气”。而男人则对细微声音不敏感,而且患耳鸣、耳聋的,也比妇女多。 鼻——女性的嗅觉更细腻和丰富。她有时会靠嗅觉、体味来辨析男人。女性的味觉也相较男人丰富,对苦味、甜味极度敏感。 舌——女人的语言天赋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伶俐少有口吃。相比较男人式的本质性的话语,她更能建立起创造性的交往。而且,孩子的说话能力就是在与母亲的交谈中成熟的。 身——女人对痛觉、触觉敏感,且是全身性的,而且忍耐痛感也比男人强。 而以上这些,也是女性更信任直觉的原因。她捕捉看似毫无关联信息的能力堪比超人,一个飘忽的眼神被她发现,她往往就在心底起了涟漪,而且能跟几个月前的某事或某句话瞬间关联,可怕的是,她通常不会错。所以女性装假的能力也是非凡的,但她不太信赖理性判断,理性判断对她们而言,会消伐情感的丰富性,而让事物索然无味。
女性不是天使,因为她比天使厉害。这,也可能是在长期的男权文明中练就的自我保护吧。为了家族和孩子,她必须有狐狸的狡猾、母老虎的凶猛、猴子般的察言观色,以及猫的柔媚与孤傲。只有直觉好的女人,才能在这个残忍的世界游刃有余地、不屈辱地快乐生活。

以上可以对应道医所说的“上丹田”,在两眼的后部,是“黄庭”和“光宅”——这里“纯想即飞,纯情即堕”(楞严经)。此处是人体心智和体能的一个核心所在,是空灵和实在的核心所在。人如果内守这里,便能认识真理,得大觉悟、大自在和大喜乐,以及混沌般的平静。
文章摘自《生命沉思录2》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平台无关
制作:大C
审校:刘峥
监制:刘冲
长江新世纪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来,下一位》丨肛肠科医生诊室盲盒实录 (1人喜欢)
- 五月与敬一丹共赴冰城之约丨你我一起走过哈尔滨 (1人喜欢)
- 劳动节特供:熊猫兄弟摸鱼VS奋斗实录 (6人喜欢)
- 《走过》:探寻时间、空间与生命交织的旅程 (2人喜欢)
- 世界读书日 | 翻开一页,遇见另一种人生可能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