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也能好起来》: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圣经》有云:“能战胜内心的人,比攻陷一座城市的人更为坚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面临着压力、恐惧、焦虑、失落。每一次和负能量的角逐,如同一场心灵上的攻城略地。
看上去云淡风轻的人,也许刚刚从内心的沙场上凯旋。但有时,我们也会铩羽而归。会忽然“什么都不想干”、“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难受、焦躁”“不想离开床上”“不愿意动”,且越挣扎越痛苦,越反抗身体越沉重。
日本心理学家桥本翔太曾经就陷在这样的困境里难以自拔。桥本翔太的童年不太幸运。家庭环境不好,在学校经常被欺凌,再加上自己小小年纪就得了特殊疾病,重重难关让幼小的他不仅身体虚弱,就连精神上也备受折磨。
出于自救,桥本翔太开始广泛涉猎心理学。他发现,人们之所以常常被负面情绪困扰,是因为内心能量的枯竭所致。而内心能量枯竭的根源则在于如影随形的“不安思维”。紧接着,桥本翔太对症下药,开创了一套以“音乐疗法”、“心理疗法”、“营养身体疗法”为三大支柱的“翔太疗法”,帮助人们重建内心能量。
他将自己的理念浓缩成了本书——《一个人也能好起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情绪整理术。这是一本“会呼吸”的书,每一篇章都简短易读,表述浅显易懂且实用性强,读完觉得身心轻松无比。
我们从出生的那刻起,便开始遭遇时间的俘获,衰老的侵蚀,生活的攻占,大部分的时间我们都和他人在一起,但内心深处的某些情绪,终究要一个人面对。”
这3个方法陪你面对不安,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1
接受不安,不做挣扎
内心要强大,就要接受不安。
国际情绪研究协会主席罗伯特所罗门说过“真正的幸福来自完整的情绪”。
安定和不安总是相伴而生的。但人们很惧怕不安,总是想方设法要消除它。事实上,不安是消灭不掉的。
当我们落魄时,不安会以“我有未来吗?”“下个月的生活费还没着落”“我怎么得不到那个工作”“做成一件事好难啊”等面貌出现。
当我们小有成就时,不安则会以“这就够了吗”“我还能更好吗”“公司这样运作是没问题的吗”“把女儿送进顶尖学校阻碍好多”来敲打你。
不安,就像宫崎骏《千与千寻》里的无脸男,你越关注它便会越膨胀到无可挽回。如果你允许它的存在,并只是专注做好手边的事,它就会服帖地追随左右,不再能干扰到你。而你,也不必因为一直试图消灭负情绪却做不到,而承受多一分的困扰。
在近期热门电影《奇迹笨小孩》中,易烊千玺饰演的景浩,年仅20岁就面临妹妹的巨额手术费,与此同时他仰赖生存的倒卖手机行业也遭遇重创,为此,景浩背水一战,零定金为自己争取来一个拆解机内零件以做回收的机会,为了按时交货,一穷二白的他靠打工养活自己的迷你工厂,最终冲破一切障碍走向成功。
在景浩挣扎的路上,每时每刻都充斥着不安。比如为了养工人,他的房租没有着落,最后被赶出来只能住在狭小的工厂角落;比如他为了追回被偷的货物与人搏斗,却使手指严重骨折而失去仅有的能养活工厂的工作;比如失去工作后又因为拖欠厂租,导致场地被收回……
没钱的慌张,妹妹手术未知的焦虑,不知何去何从的沮丧都围绕着他。但是景浩没有自怨自艾,伴随着不安,他径自挑灯做活埋头苦干,在风雨之后终见彩虹。
我们做不到让不安消失,但可以做到不让它成为主宰。我们觉察它,但不逃避它,靠近它,但不激惹它。通过不安这面“镜子”,去体认和珍惜每一寸进步带来的惊喜,每一次微小的浪漫带来的快乐,每一次迸发的新想法带来的兴奋。
正是有它的衬托和磨砺,安定才显得弥足珍贵。
2
活在当下,不追过往
内心要强大,就要活在当下。
记忆研究专家伊丽莎白曾做过一个实验,针对30位创伤后应激障碍者做了面对过去的治疗。其中26人回忆起过去的创伤,随后有20人企图自杀。这个实验表明:旧事重提并加以分析,并不是一种好的恢复内心能量的方式。
我们都知道,身上的伤口不时触碰只会影响它的愈合。同样的,分析过去与不安,反复揭开心上的“伤口”,不仅于事无补,对内心能量的恢复还会造成干扰。况且,当我们内心能量不佳时,也不可能正面客观地看待问题,只会陷在过去与不安里,难以向前。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也曾看破沉湎于过去的这一假象,他认为,其实我们“并不是因为过去而不能前进,而是因为不能前进才会为过去烦恼。因为你不想解决问题、不想前进。因为你不做,才会以过去为借口。”
《十三邀》有一期张艾嘉的采访,许知远始终好奇:与张艾嘉同期出道的朋友一个个都登顶时代的山峰,在某个领域“封神”。张艾嘉虽在事业上遍地开花,却都不“拔尖”。于是许知远一直在追问她的过去,问她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是否曾经自我挣扎过,是否曾为彼时的自己焦虑过。张艾嘉却坦然地回答“没有呀,我一直挺顺其自然的,往前走就是了。”
或迟或早,你都要认清:不沉溺在过去的人,才能把力量留给当下与未来。往昔不该追,更不该成为自己停滞不前的借口。活在当下,你想要的未来自然会来。
3
养好身体,不纵食欲
内心要强大,就要养好身体。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注重饮食,是滋养身体最平价的方式。饮食营养与否,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情绪。饥饿时我们更容易暴躁,贫血时我们更易沮丧,身体不舒服时我们更易感到无助。
年逾八旬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日理万机却依然神采奕奕。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她十分注重健康的饮食。懂得节制,不碰奶油、巧克力等甜品;入口少而精,再美味的珍馐顶多吃上两口。这些饮食习惯帮助她成为英国在位时间最长,且精神矍铄的气质女王。
事实上,伊丽莎白二世的饮食习惯一直在帮助她维持体内血糖值的稳定。研究表明,血糖值波动会导致荷尔蒙紊乱,随之身体和情绪都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连锁反应。
这就需要限制糖分的摄入,如改变饮食的顺序,把升糖指数高的米饭面包等主食放在最后吃,不在空腹状态下吃含糖量高的食物,以及尽量少吃或不吃甜食等。
除了血糖值之外,铁元素不足时,内心也会变得很不安定。因为铁元素是生成神经传递素、血清素等物质的必要成分。多吃肝脏、瘦肉、鱼类等“血红铁素”吸收率较高的食物,能为我们源源不断地制造快乐的基因。
最后,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也是生成神经传递素的必要营养素,有利于情绪的稳定。当你在不安悲伤的时候,身体会分泌必要的神经素来加以缓解,但是如果材料不足,就无法分泌所需物质,最终人的情绪会变得容易低落、易于不安焦躁,内心状况也会变得难以转换。
在饮食中,应少糖分的摄入,增加肉类、鱼类、蛋类、大豆制品的摄入量。通过限制糖分,避免了维生素B族被过多用于糖分代谢,而肉类鱼类、蛋类等食物又可以提供蛋白质与维生素B族。
亲近健康的饮食方式,健康才会亲近你。不放纵自己的食欲,健康才不会放逐你。
04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学会应对不安,与不安共处是最强的武器。
唯有如此,才能修好内心的篱墙,抵御生活的风霜。
在不安中泰然自处,用四两拨千斤的从容面对难关,你终会听到山川温柔,柳暗花明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