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再婚以及其他-上一代女性的命运
这两天就不知怎么得想起上一代女人的命运,结合我妈无意间说的只言片语,挺有咀嚼回味的意义的。
一、离婚的女人:
我一个亲戚阿姨是80年代孩子刚生不久就离婚的,那个年代离婚的很少见,印象中大家对离婚的男人评价很高,说孩子都是他带的,也是会过日子的男人之类的话,具体离婚原因我忘了,总之离婚之后,孩子归所谓不会带娃的女方,男方迅速的找了一个好女人结婚了生了娃,据说也曾找过孩子,看这个阿姨不想来往,也就罢了,这么多年,一分钱也没有给过,甚至这个孩子,是个女儿,就再也没有看过。
阿姨没有固定工作,估计是离了婚,有母亲兜底带孩子,也没有了束缚,就前后做了很多工作,去了很多地方,交往了一些男友,甚至有1-2个一度我们以为是要结婚定下来的,后来却又不了了之。阿姨就这样一辈子也没结婚,直到女儿又结婚有了孩子,跟女儿住在一起手把手带孩子,准备过自己的晚年。
我小时候一度觉得阿姨不是好女人,所以找不靠谱的男人,一直没有结婚,一种跟在长辈思想下的思考,现在想想,到觉得这个阿姨的人生也没有那么糟糕,
第一,阿姨在婚后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男士,也算活的自由,不需要忍受婚姻的束缚关系,再次生娃照顾老公,谈的来就好,谈不来就散,比很多在婚姻里苦苦挣扎的女性又好了很多。
第二,阿姨找不到对象,我们却把原因归于阿姨不认识正经男人,甚至我妈妈说过,给她介绍过公务员,她却没看上人家,语言间有点不识好歹,是阿姨不想好好过安稳日子的意思,明明是女性遇人不淑,结果问题不在男人身上,是这个女人巴拉巴拉不好,没有擦亮眼睛找好男人,现在想想,这个价值观真的让人无语。
另外一提,到底什么好男人呢?
好男人迅速跟别人有了家庭,好男人忘记了自己曾经有个女儿,和母亲的爱恨情仇也就罢了,小小的女儿却从未享受过来自爸爸,这个角色的陪伴和关怀,就这样度过了自己的年少时光。
二、再婚的女人
再婚的女人有两个,是我一个朋友的后妈和亲妈。两个女人,看似不同的生活轨迹,但是底层的婚姻逻辑又极为一致。
四个字,各取所需。男人,得到照顾和性。女人,得到男人的钱和房子(还不一定)
朋友父母离婚后,爸爸一直没有再娶,实际上她爸爸是公务员小领导,做事也干净利索,头脑灵活,所以给他介绍对象的人也一直都没听过,朋友是女孩,上学时一直跟着他爸爸生活,爸爸也看似挺好,一直没找对象,直到朋友出社会工作有了对象,他爸爸才找了第二个老婆。
第二个老婆一看就是精心选择下的产物,长得挺漂亮年轻,做事利索,头脑灵活,有一个女儿的一个阿姨,比他爸只小了几岁,在公序良俗的范围之内。
记得很清楚的一次去朋友父母家看朋友,我惊讶的发现,朋友眼中不太好的后妈其实很不错,因为她父亲的家,比原来干净明亮了一个层级,宠物狗被送走了,家里没有了狗没处理好的臭味,锅里炖着笋子排骨汤,阿姨穿的得体,说话得体,要留我吃饭,朋友爸爸脸上也都是满足的笑容。
我当时想的是,哇,家里有个女人就不一样,叔叔好会找,这个女人真会过日子。
现在再想想,这不多了一个不错的小保姆嘛,做家务烧饭,男人要被照顾的很好,女人走在外面还很自豪,看,我找了个好老公,有钱,有房,下半辈子不愁了。
双方心里估计都开心又满意,只有我朋友,一个劲说阿姨的不好,我也懂,担心抢了那份属于她的财产。
而我这个一直觉得爸爸挺好,后妈不大好的朋友,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也非常焦虑,因为似乎家里在催着结婚,这种压力我没有听朋友具体描述过,总之在我们这个二线城市,朋友25、6岁就结婚,27岁就生了小孩,也算挺早了。
女儿大了,赶紧结婚,就成了别人家的人了,我也算满足自己的抚养义务了,不知道朋友爸爸是不是这么想的,朋友就这样结了婚,高兴的生了男宝,当了新的娘,开始伺候老公的衣食住行。
朋友的亲妈也接了婚,是一个从未结过婚的男人,男人有房,亲妈没房,所以结婚以后亲妈就有了一个新家,朋友生娃后,亲妈和后爸帮他带娃,后爸据说很喜欢孩子,即使不是自己的亲孙子,也园了自己的外公梦,疫情前一年,后爸得了病去世了,朋友也掉过眼泪,但其后就就开始操心房子,她怕房子被后爸的其他亲戚拿走,想着赶紧先下手为强,把房子卖掉。
在这两个老年人的故事里,女人,反而成为了最现实的那一类人,好的条件,房子,钱,才是她们愿意结婚的理由,而男人,追求的仍然是好看,是有人照顾,是让自己有个后,好像跟年轻时并没有变化。
没有生产资料的男性,是没有女人的。你骂女人现实,可是更悲哀的是,很多女人,都没有生产资料,或者,以为依附男人就行了,最后才发现两手空空,唯一能出卖的只有自己的贤良淑德和性价值。
另外,我跟这个朋友已经很久没有来往了,不知道她是否如愿以偿的抢到了房子,但比起批判朋友的种种现实的行为,我反而看到的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灵魂,一个蜷缩在父辈价值观后面的灵魂,
女人要早早出嫁。
女人要算计,不能被外人占了便宜。
女人要伺候男人。
我不知道朋友有没有觉醒,抑或是觉醒了也装作没有醒,因为,醒过来是痛苦的。
三、临时伴侣的女人
这个故事来自于我妈的观察。她在退休后和我爸出游,在旅行团经常看到有老太太疯狂买东西,完全不心疼钱的样子,还有点奇怪,后来就有八卦的人偷偷告诉她,这不是夫妻关系,是他们所说的玩伴,老头子有人陪开心,老太太有的买也开心。
还有好事者问我妈是不是我爸的临时伴侣,我妈就一脸骄傲的复述给我听,我说我们是正儿八经夫妻关系,一种名正言顺的自豪感。
骨子里,我妈肯定看不起那些老太太们,没有结婚,也许是长期的未领证的伴侣,也许只是短期的,最近认识的伴侣,除了出游,肯定还提供性之类的服务吧。
一如既往的,“买女人”的男人讨厌之外,更令人鄙视的是出卖自己的“女人”,这大概就是大众的逻辑吧,好女人,要自爱,坏女人,不自爱。
伴游女郎,不仅在所谓社会扫黄打非新闻里出现过,也仍然以老年版本的形式,出现在现在的生活里。
看似不可思议,却又很合情合理,买春的各种变种,以多样的形式,在我们这个社会里生生不息(这个成语用的好怪),但确实是不会停止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