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卿安故,此生不负
《祝卿好》不好看吗?我感觉《祝卿好》好看的不得了,我已经很久没有为哪部剧记下些什么了,据说原小说比较混乱,剧版能改成这样,我感觉不知道费了编剧多少脑细胞,主线简单毋庸置疑,但是演员们用演技丰富了人物,除了那个无忧郡主秦凝让我有些出戏外,其余演员并没有哪个拉垮的,我一直认为男主郑业成是属于有实力有扮相但没碰上大制作好作品的演员,他的打戏在同年龄段的男演员之中算是佼佼者了,观看感绝佳,我看过《三千鸦杀》的花絮,他的打戏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京剧本科毕业,有底子,在他手里万物皆可转,《三千鸦杀》里手转扇子,《祝卿好》里徒手转刀剑,打起架来,刀刀见血,拳拳到肉,这是我在别的古偶里所没有见到的,这转的哪里是刀剑,这完全不经意间拿捏住了我们。如果看过他的《玫瑰行者》,会发现他戏路的多样性,亦正亦邪,蛊惑人心。他这次“沈宴”的形象有点像之前《离人心上》里的“薛曜”,但是比“薛曜”又好看很多,虽然《离人心上》制作比《祝卿好》精良,但因为我追的时候没有看到番外,是BE结局,所以弃了,而且我个人认为“沈宴”这个角色要比“薛曜”好,尤其剧中“沈宴”和“刘泠”的极限拉扯,都让我觉得这是把手中的晋江文学搬到荧幕上来了啊,各平台上不缺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但是土甜剧被搬到荧幕上通常都很尬,一是剧情本身就土,二是老演员不愿意接这类剧,新人里演技好的又很少,而《祝卿好》却做到了让人无违和感,这样的无违和感,是离不开演员的演技的,代入感很强。袁冰妍我是陌生的,之前大火的《琉璃》我也没看,有些印象的是《琉璃》在后期营销的无语事件,当时袁冰妍被黑到不行,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郑业成也说《祝卿好》是对袁冰妍很重要的一部剧,说真的,袁冰妍在现代长得不算漂亮,可是她古装扮相我觉得还是很有特色的,她不是传统的大眼美女,但是她的五官很有古代风韵,有些人虽然长得漂亮,但是没有记忆点,我看到袁冰妍的时候想到了林黛玉,那一双含情脉脉的眼,我觉得古代小姐就是长她这样的,非常符合古代审美。她和郑业成对手戏时也是CP感十足,属于互相成就,出现了1+1大于2的效果,这么多年来,上一个让我感觉演员之间互相成就的还是任嘉伦和白鹿,并不是每部剧的男女主都能出现这个效果的。袁冰妍把长乐郡主“刘泠”演的活灵活现,小说里“刘泠”是有抑郁症的,剧里改成了儿时的遭遇造成了这个人物性格上的敏感,“刘泠”的没有安全感,几度悲伤时就会出现“沈宴”在身边的幻觉,我觉得都演绎的非常好,“刘泠”虽然“作”但不脑残,《三千鸦杀》九云大人那么有魅力为什么我还是弃剧了?不是说演员演技问题,而是女主人设啊,那是什么人设,你以为她是个王者,没想到次次行为都是青铜。而“沈宴”和“刘泠”,棋逢对手,极限拉扯,“沈宴”就是“刘泠”的药啊,看到在成婚后“刘泠”自然变得温柔乖巧,再没了之前的患得患失。“刘泠”也成功把一个冷面阎王锦衣卫指挥使变成了有血有肉的“沈大人”,他俩是相互救赎。《三十而已》里的“林有有”让大家印象深刻吧,我一度觉得张月可能走不出“林有有”了,在《三十而已》播出时作为众多观众一员的我也恨不得冲到她面前给她一耳光,说到“林有有”就浮现出张月的脸,一方面说明张月演技得到了认可,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件不好的事,一个角色深入人心,就会限制一个演员的戏路,她这类型的角色演的好,以后可能有这类角色在选角时首先都会想到找她,那么她在戏路的选择上就会变成局限,但是《祝卿好》里的“徐时锦”让她证明了她不只“林有有”,“徐时锦”除了在爱情上有些执拗外,个人认为这个人物没有什么别的缺点了,有勇有谋,胆识过人,她的执拗也是非常贴合人物经历背景的,剧中“徐时锦”和“刘泠”的友情也是《祝卿好》的一大看点,小锦愿意为了阿泠推翻多年来苦心经营的计划,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只为阿泠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她总是用最智慧的行为来真心对女主好,运筹帷幄,宠辱不惊,可以说这个角色张月选的是非常好了,一改我之前对她“林有有”的固有印象。
这剧不狗血,我最不喜欢看男主女之间总是因为小人而各种误会,因为虐而把观众当傻子,故意整些因虐而虐的情节,我喜欢单刀直入,从一而终。小说名叫《我的锦衣卫大人》,我感觉剧版从章节中提炼出来的剧名把整个剧都升华了,“祝卿好,不敢愿你得到所有你想要的,只愿你得到的不再失去,一生无忧。”配上叶炫清的《同心》简直要自动落泪了。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觉得《祝卿好》是部好剧,让我苦熬深夜一口气追完还意犹未尽,它可能制作不是那么的精良,情节也经不起反复推敲,某些节段也因为删减而看起来莫名其妙,但是它全员演技在线,人物性格鲜明,情感救赎牵动人心,后期大方营业,有始有终。感谢好剧慰藉我们的漫漫流年,勿相忘,他日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