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这雨下的看不到头。”
—“这样的日子看不到头。”
昨夜在燥热与心烦下睡得很不安稳,早上眯着眼拉开纱帘,窗外的雨越下越大,习惯性瞥了一眼天气预报,开始洗漱换衣服出门。上班路上收到朋友的一条微信,“汀哥,这雨下的看不到头”,还没来得及回,他接着说“这样的日子更看不到头”。
本来今年计划了很多想去的地方,想见的人。年后一波又一波的疫情导致出市都成了奢望,新闻里每天推送的疫情消息让本就麻痹的神经时不时颤动,人人谈疫色变,仿佛它是寂静岭中的三角怪物,身边听到最多的话就是“等到疫情结束,如何如何”。
周遭绝大多数人都因为疫情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有几位从事教培行业的朋友因为疫情和双减的双重打击直接失业,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也有朋友抱怨公司从去年开始除了大幅裁员就是只发基本工资,更有创业做生意的好友直接赔的血本无归。当论题从生活质量变为生存成本时,幸福感自然会逐渐消退,要知道上面让我们躺平,可账单是不会停的。
人类最大的恐惧来自未知。今年糟糕的状况很多来自于大家对社会面的失望,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被动躺平和群体低效。起早贪黑的居家办公、随时变化的网课、莫名其妙的封城,往往一觉醒来什么都变了,而我们无力去做什么,只能被动配合,在未知的恐惧中祈祷早日回复正常。
其实我是最不喜欢谈论政治的,但当下的很多状态和政治关系密切。一直强调的社会面清零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大家心理建设的严峻考验。疫情下的学生群体其实很值得关注,先不说三年疫情让学生失去了多少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持续封闭圈养的模式对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多大的负面影响,也是社会各界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此外,在如此严防死守下高校疫情时有发生,那么一刀切模式的合理性也是有待商榷。我庆幸自己经历过高中三年和同窗挑灯夜战的艰辛,在大学的操场上和同学一起挥洒汗水,真的很不希望这一代年轻人要一直面对戴着口罩的老师和同学,每天对面电脑和手机,把对自由的呐喊憋在心底。
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困难可能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生活还得继续,也一定会遇到各种糟心事,试着每天做出一点小改变,或许有意想不到的大收获。最后借用大胖橘的话共勉:往日暗沉不可追,来日之路光明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