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也就看看
2年前,他做《大城小爱》节目的时候,是他的生日。这期节目在征集有关城市的话题。很多的时候,爱上一座城,只是因为一个人的原因便爱屋及乌盲目的接受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城市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欲理还乱的情愫。记得,写过E_MAIL给他,大致内容是段关于我在ST的伤心往事。后来,并没有回音。写这个东西,更多的算做一份生日的礼物,表以祝福。
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他做《默哀之后,拿什么纪念》,再次投稿给他。这次,广播里有小段文字是我的。应该是很开心的。一直默默的听他的节目,喜欢他的声音,然后每天看他发泄生活里的小唠叨。加入到他的听友群里。那时,我在做:“一支笔”的公益活动,把这个宣传的链接发到了他的群里,可能是次数过多的原因,终被T了出来。有些遗憾。彼此有相似,执拗的性格。也就这样吧。
2010,依然会通过PF的博客转跳到他的BLOG,里面的内容依然只是生活的小情绪。我只是习惯了,跳到他BLOG的习惯,然后再从他的BLOG转跳去别人的BLOG。不再有期待,情绪的波动。一切只是习惯于自己的习惯。与他人无关。
豆瓣开起来很久了,却一直不习惯在豆瓣上写东西。慢慢的新浪,QQ空间都懒的更新了。心里的倾诉欲望很强烈,却并不是很强烈的想诉诸于文字。而且网络上的文字,大多只是一个人的某个侧面的映照,并不立体。很多的,还有了美化的功能。我想,这也是我对BLOG文字的兴趣越来越少的原因。
豆瓣下的链接依然有他广播的链接。 我一直没有点进去过。只是,他在我的页面显的寥落。我突然想起以前一期一期的听他的广播,然后期待下一期的到来。还记得他送我的卡片,以及上面的文字,还有广播的CD.
而今,我想。我也就只是看看。
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他做《默哀之后,拿什么纪念》,再次投稿给他。这次,广播里有小段文字是我的。应该是很开心的。一直默默的听他的节目,喜欢他的声音,然后每天看他发泄生活里的小唠叨。加入到他的听友群里。那时,我在做:“一支笔”的公益活动,把这个宣传的链接发到了他的群里,可能是次数过多的原因,终被T了出来。有些遗憾。彼此有相似,执拗的性格。也就这样吧。
2010,依然会通过PF的博客转跳到他的BLOG,里面的内容依然只是生活的小情绪。我只是习惯了,跳到他BLOG的习惯,然后再从他的BLOG转跳去别人的BLOG。不再有期待,情绪的波动。一切只是习惯于自己的习惯。与他人无关。
豆瓣开起来很久了,却一直不习惯在豆瓣上写东西。慢慢的新浪,QQ空间都懒的更新了。心里的倾诉欲望很强烈,却并不是很强烈的想诉诸于文字。而且网络上的文字,大多只是一个人的某个侧面的映照,并不立体。很多的,还有了美化的功能。我想,这也是我对BLOG文字的兴趣越来越少的原因。
豆瓣下的链接依然有他广播的链接。 我一直没有点进去过。只是,他在我的页面显的寥落。我突然想起以前一期一期的听他的广播,然后期待下一期的到来。还记得他送我的卡片,以及上面的文字,还有广播的CD.
而今,我想。我也就只是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