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以前只知道三毛是个作家,有代表作《撒哈拉的故事》,却从来没有走近她的世界,亦不知道她笔下的故事有多么地精彩。我感慨自己认识她太晚,却一边安慰自己,缘分这东西,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注定了就是现在。
就像是看《泰坦尼克号》的时候,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有了一定的认知,情感也更加丰富,便被Rose和Jack那浪漫的相遇,一见钟情的爱恋所吸引,然而,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面对生死的不离不弃,当最爱的人离开了自己时,Rose选择为爱而勇敢地活下去。所以,在观看完这部影片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耳边重复地播放《Myheartwillgoon》,头脑中不停地出现那些最美丽的画面,我想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其实,初中那会儿学校里有组织大家观看它,但我错过了,曾经我一直觉得这是个遗憾,而今却很庆幸没有在天真而无知的时候去品味它。这样迟来的感知,应该更有价值吧。
对于三毛,我是个迟来的读者。但一接触到她的文字,便深深地被吸引了,走进她的生活,透过一字一句,让我对这个能在撒哈拉沙漠扎根的中国女人从心底里佩服。在她的笔下,撒哈拉沙漠似乎没有那么狂野,而是充满了生机。尽管生活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物质上的匮乏,然而这些都没有难倒她这个聪慧的女人,她既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尽显浪漫和时尚,也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咬紧牙关为生活疲于奔命。她的那份坚毅、勇敢、执着让我为之感动。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感动许多读者,是因为它讲述的是平凡人的不平凡的人生,而这样的不平凡靠的是奋斗,所以它激励了很多的年轻人,我也是其中之一。《撒哈拉的故事》不也一样吗?三毛有一双善于观察并挖掘故事的眼睛,她所呈现出来的就是她所经历的人和事,真实而让人感动。
今天中午有事登了QQ,他也在线上,就问我清明节有没有去哪玩,我说没有,在学校里有很多事忙。和他聊天,总有很多的话题,学习生活都会谈及,我说:“最近我迷上三毛的书了”,不一会儿,他那边的回复出现在界面上,让我又惊又喜,他说:“我在看撒哈拉的故事”,接着又发了个握手的表情,看到这,我笑了,确实,有一种默契,有一份共鸣。
我喜欢张爱玲的作品,但不喜欢她本人,她活得很真,有个性且注重自我的表达,但不是我所欣赏的那种。而对于三毛,我从心里喜欢,她的真性情、洒脱、对生活的热爱。有一颗善良的心,却明辨是非,对于自己厌恶的从不假意去恭维;她说自己最为不孝,离开父母跑到大洋彼岸,却仍然让他们时时刻刻操心,可是她写给爹爹、姆妈的每一封信里流露的不就是女儿对父母殷切的思念吗?这样的思念不是一种关心,一种孝吗?
遇到一本好书我总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读完,此刻合上它,心中颇有些想法,便写下了这篇读后感,或许我认识的三毛还不全面,毕竟我只看了她的一本书,我想接下来我还会继续读她的其他作品,到时候恐怕又有了新的感悟,再来分享吧。
原文写于2013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