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太基必须毁灭
不打牌,看书很快,但思考比较慢,思维不如十年前那个阅读季敏锐。两大书架的书都是那段时间亚马逊买的,自以为屯满了精神食粮,然并卵。
立体的历史,没有深究看过去,都是平面的,地中海史更是如此。我的记忆杂货堆里,雅典、马其顿、波斯、迦太基、罗马等等混杂着放在一起,捧起大开本《泰晤士世界历史》对照,也只是平面历史的层叠。这本海权理论让我快速区分,终于弄清楚各城邦和帝国的变迁缘由。对于雅典来说,民主制是一种战略武器,而比起强大的舰队,大陆帝国对这种包容性政体背后的海权文化更加恐惧,而这样的制度分野没有在远东出现过。对于罗马人来说正好相反,迦太基,这个腓尼基的北非前殖民地,它的民粹主义政体必须与舰队一起被毁灭。普世君主国需要他们的盟国由寡头统治,跟雅典的民主制战略恰好对称。罗马后来每打败一个敌人,都要系统性地摧毁它的海军。2000多年后,《华盛顿条约》呼应了这种做法。昨天是我兔海军节,据说第三只大船要下水了,我感受到了更多的含义:制海权势在必得!
还有,为什么“言必称希腊”?一是希腊城邦文明通过马其顿、罗马延续下来了,尤其是亚历山大大帝,覆盖了波斯帝国及以东到印度河,建立了大希腊化世界。二是靠着那么多哲学家历史学家剧作家诗人,把文化话语权垄断了,覆盖(或说包容)了更早的文明。所谓“希腊”,是“希腊化”,非现希腊。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