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不在他方》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今年很大的一个变化是感觉我周围读书的人确实多了很多。早晨睡醒,看朋友圈有条写读书日的文章,里面在说陈绮贞的散文集《不在他方》,文章讲了什么一点印象都没有,我只是顺手把书名发给经常给我找书的小哥(我以后打算给他个代号叫M),他懒懒地说还没起床,现在马上给我找,我说不急不急周末愉快。过了一会儿,他就把书发过来给我了。
我前阵儿其实还看了张亚东的《初见即别离》,我没写读书笔记,是因为我读了没有引起我的共鸣。我之前看《海胆》的时候朴树说张亚东每天都练琴,非常自律。前阵儿看一个音乐节目《闪光的乐队》,张亚东给我一种内敛又有力的感觉。《初见即别离》之所以不够好看就是因为张亚东其实是个非常内敛的人,哪怕在这个书里,包括他的少许的文字都还是尽可能地内敛,他是个不打扰人的性格。我觉得我捕捉到了《初见即别离》的真正的感觉,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每本书的理解吧。所有这一切,不妨碍我继续喜欢张亚东。
说说陈绮贞的《不在他方》吧,散文集,我是在一种很久很久甚至几年都没有的非常轻缓不急不慢的状态下看完这本书的,单是这状态就让我觉得特别。我今天躺在蓝色的小沙发上,穿在我印花的长裙,脚搭在沙发的另一边,边一页一页地翻看,边想“如果这本书作者不是陈绮贞,我会不会更挑剔,会不会翻出来看?”,紧接着觉得这样的问题没意义。
你要是问我这本书写得怎么样,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不能跟《夜晚的潜水艇》相比,但是又比刘若英的系列作品强很多,我只能用这样的一个区间来回答你。对我来说,它是有意义的一本书,这此时此地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此时此刻,我坐在马路边的麦当劳里,明亮的落地窗外面是新铺的马路,车辆和行人来来往往,阳光亮晃晃地让人心情明媚,店里轻缓地背景流行音乐我也没有听过,但是让我不由得想跟着边敲键盘边摆动双脚。这样的日子多普通是不是?多舒适啊。想想我已经有小半年甚至更久没有一个人在外面的店里喝过一杯茶,坐过一个钟头,没有这样看过外面的阳光和大道,没有感受过身边有陌生人闲聊天。我离自然的生活有多远呢?
前天晚上姐姐发了一小段跟刘耕宏跳健身操的短视频,她笑得好开心,我看到我的姐姐笑得好开心的样子让我感受到一种少年时候的快乐感。我想要的或许不过是看大家看自己每天都发自心底的好开心,我多久没有这样自然地笑过了呀,这个发现让我自己都感到惊讶。
早晨我起床穿上我的健身服,戴上手套,做了25分钟壶铃,运动是这么轻松又开心,我为什么连续两个月望而却步?我的生活每天都充满了时间表,看书的时候看看页数,潜意识里已经设定目标今天要看到哪里,工作的时候看这本资料的时候已经设定目标下面还有哪些资料要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心里想着还有哪些事情最好今天完成,同时还为自己任务过载还忧心身体和神经疲劳。
但是,亲爱的,我们的生活是这么自然,就像此时此刻你肚子饿了就来街边店里点一个汉堡套餐坐下来吃饱,把想写的话写出来,喝杯子里的茶,听头顶的音乐,就这么自然啊,生活是不需要时间表,没有时间表的,我们都是因为此时此刻我做这件事好开心好享受,这一分钟我觉得好开心,不是因为该如何才如何的呀。就像看这一页又这一页的欢欣,看这一行有这一行的欢欣,而不是为了什么啊。如果这一行这一页都没有让你欢欣,你早就舍弃它了不是吗?所以,什么叫当下,我们根本没理解过,今天我突然理解了。
这就是你问我陈绮贞的《不在他方》怎么样的时候,我答不上来,但是我依然能告诉你这本书给我了不一样的感觉的原因,也许这是女生特别的敏感之处。
扔了你的时间表吧,这一分钟你觉得好开心不是吗?
回到我们的自然态,我们都那么好!

银鞍白马度春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322 《自我突围》 (1人喜欢)
- 321 《堂吉诃德》 (2人喜欢)
- 320 《双城记》 (1人喜欢)
- 319 《巴黎圣母院》
- 318 《嘉莉妹妹》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