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过去的正向体验联结(心锚)以及感受当下的正念
昨天,看到一篇武志红公众号下面“慢慢”的文章,讲到了一个人遭遇各种不如意之后,回到老家,偶然间吃到儿时记忆中的食物,被安慰到。接下来,让自己静下来,慢慢的体会、感受,吃和做食物治愈了她。
很有正念的味道。后面延伸到“专注当下”的体验。也是对头脑按下一个暂停键。
文章后面鼓励大家正念饮食。我和朋友(朋友最近有些暴食)想了想,都没有什么特别治愈自己的食物或回忆,所以这一条建议看起来并不十分有用。(尽管我们其实也都挺喜欢吃和做食物的,似乎它不和情绪联结在一起,就只是一个简单的正念体验,差强人意。)
然后,我今天联想到自己这两天的思考,希望自己可以重回读书和思考当中,让自己沉静下来。感觉竟就有些相似了。
其实,就是当自己焦头烂额、纷纷乱乱不知所措的时候,让自己停下来,静一静。然后找寻一样自己习惯的、安稳的,能让自己静下来慢慢做的事情,投入进去,带动自己的心也静下来。
而我找到了读书,这也的确是我小时候最喜欢自己的样子,会想起那时候自己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看书,就是心情最愉悦的时光了。还有独处和反思,是以前自己很喜欢的一种自我整理的方式。
沉浸体验(不只限于正念的感官体验),很好。
以上,是与过去的正向体验做的联结,这也算是打断、并重新唤醒自己的一种“心锚”方式吧。
当然,正念,也很好。可以让自己的思绪得到暂时的休息。用感觉去触碰世界,很慢,很舒适。比如:侍弄花草、慢慢的吃喜欢的食物、听音乐、满眼绿色的地方看一看。
对我来说,两相结合,就恰到好处了。我喜欢独处反思,反思让我丢掉那些纷乱,跳脱出来,整个人沉静下来。我也喜欢偶尔让思绪停下来,慢慢的就做一件事:拆花的包装、剪枝、插瓶、倒上营养液、换水等,看着花美美的姿态,感受时间慢慢的流动,感受那一刻,岁月的静好。
现代的生活,需要时不时的按下暂停键。让自己停留在某一小段时光里,那里只属于自己。如此,才有心力,继续前行。
或许,陪伴孩子去做一件事,投入其中,也是很不错的体验。哪怕就是浇水这一件小事(想起了疫情被封在家,给花浇水的画面)。春分的时候立鸡蛋。
耐心,让自己和孩子都慢慢的,不过分苛求成果,任务很简单,就只是一起去尝试和体验,或许中途就中断了,那也未尝不可。(因为一想到要达成某个成果就急躁了,包容度都会下降,恨不得自己代替做,那又有什么意义?)
“一个人能观察落叶、鲜花,从细微处关上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 —— 毛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