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长沙,它就像我的恩妈!(城市记录26)
我:“芋香巷的一面老墙居然有大明二字的砖头。”
波波:“哦,是大明公司生产的砖块。”
我:“想抠下来,拿回去收藏。”
波波:“切,你抠下来墙就会垮噶克,也会压到人。再者不要随便捡外面的东西,不吉利;另外大明砖头的价值并不高,你不如捡阜湘砖,这个还稍微值钱一点,可以卖到二十五块钱至五十块钱。”
前几日和老公骑车遛街经过了肇嘉坪,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条古朴的街巷。
建湘南路在过去是一条不平常之路,它是沿着长沙古城墙旧址所建,其中有一条支巷叫肇嘉坪,过去又叫赵嘉坪,是姓赵的人居住在此,后来街巷名也被雅化掉了。
原来过去肇嘉坪有过很多古井,一条街巷里曾有过二十口至三十口古井的历史记载,但马路扩建加上高楼大厦建立,那些古老的井被水泥浇灌,再也找不到任何痕迹了。
另外肇嘉坪里有个派出所支巷,当然这个地名已经消失了,但废弃的场地仍保留下了一块公馆门楼的身影,很可惜的是我并不知晓这个历史,当时也未举起相机拍摄下来,但今天站在门口的时候,我心里还纳闷:“何解这一块拆迁的地方有一块莫名其妙的门楼定在咯里喽。”
当然最让我有时间记忆点的还是东庆街48号的“春卷皮店”,我多年前的某一天兴冲冲地跑去准备采访这家春卷皮店,老板坐在小板凳上架起一口小煤炉在烫皮子,他看我要采访,连忙说:“莫搞莫搞,你一报道我这个店又要被点名批评,城市不让烧煤,你眼中的老手艺传承报道对我来说是一种负担,我就靠它养家糊口,并不需要什么传承不传承。”
浏正街我是有些许遗憾的,因为已经全部改造完毕,但我串来串去还是找到了梅园巷、一条巷、湘村里、菜根香巷、螃蟹岭、芋香巷、荣阳巷等等。
另外,我晓得浏正街是出入浏阳门的主要通道;我也晓得荣阳里是讲此地备受阳光荣耀;我还晓得芋香巷是两江总督李星沅的私家园林芋园和水月林位于此而名,包括今天的浏正街小学也是园林的部分遗址;还有什么都没有留下的允嘉巷,过去十六中学的哥哥姐姐们还能找到详细的位置吗?包括已经拆得毫无影子的平地一声雷,其实并不是街巷名,原是一口古井的名字。
那螃蟹岭呢?是形状像只螃蟹的街巷?那梅园巷呢?是有梅花的街巷吗?那湘村里又是个么子街巷呢?我今日串街又冒出了好多问题,把波波也问晕了,他讲其实很多街巷名的故事是无从找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