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考研小白 || 二本跨考,如何上岸的哲学985?

22届考研成绩已经出来了,23届考研学子也已经踏上了新的征程。23届学员在准备的过程中,不断有人质疑自己的能力,更忧心考研形势的严峻。因此,研背包将延续前两年的《十问考研小白》栏目,邀请观海听涛22届的高分学员来谈谈经验及教训。这些学员在准备考研前有几个共同特点:都是小白、都是跨考、都焦虑彷徨过、初试都是高分。他们走过的路,正是你将要走的路。他们遇到的困难,正是你将要遇到的困难。他们和你们一样,都是普通人,都渴望通过考研改变命运。他们要讲述的故事也要发生在你们身上,他们能做的事情,你们也可以。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栏目的话,我想应该是泰戈尔的这句诗:尽管走下去,不必逗留着,采鲜花来保存,因为这一路上,花自然会开放。我们请到的第一位嘉宾是:观海听涛22届高分学员—小阳同学。——常师兄寄语
Q1:小阳你好,先介绍下自己吧。本科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今年考山大哪个专业?专业课分数是多少?
大家好~我的本科是河北省一个双非二本师范院校,人文教育专业。今年考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哲学专业。专业课考两门,中国哲学112分,西方哲学130分。中国哲学之所以考的这么低,是因为山大出了一道30分的道教题目,我没有复习到,按照自己对道教的理解去写的,写的不是很好。所以一定要把考纲准备全乎!
Q2:我记得你今年是二战了,为什么二战果断选择跟着听涛复习了,对你的帮助大吗?
一战的时候按照传统的文科方式复习,即迷信死记硬背。我的本科专业课考试都是死记硬背,连续四年班级第一。哲学显然是不合适这样的备考策略。哲学自有其思维方式、文本逻辑、问题意识等。为了不再去拿青春试错,节约时间,更有效率的学习,我选择了哲学辅导非常专业的观海听涛。听涛对我帮助很大,尤其是小周老师、Yvon学长、景明学姐、小雨学长、小闫老师等等。在我复试焦虑的时候,小闫老师一直在鼓励我,帮助我修改自我介绍等。
Q3:花哥给你的支持多吗,我听师兄说你备考时心态非常不好,你是怎么调整的?
花花哥本身是心理学出身,非常懂得我们备考期间的问题。考完以后回望过去,才发现很多不该犯的错误。背不会就不停的背,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坚持不懈就好了,不要总是心态爆炸,不断emo。我备考时候的心态非常差,因为我本身是一个很感性的、感性的过头的人,容易纠结一些小事,我还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喜欢做滴水不漏的理想计划(ps从来没完成过……)。实则计划不在于做的完美蒙蔽自己,自我感动,而是踏踏实实的学好每一个人物,画好每一个框架,一个哲学家的思想是一个整体,应该宏观把握,同时注意细节。



Q4:这两年的考研时光你觉得带给你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考研带给我的意义,就是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思维和能力,并且带给我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领悟什么是幸福,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哲学考研带给我境界上的提升,思维的训练。观海听涛有很多专业的学长学姐,在他(她)们的帮助下我阅读了陈鼓应、刘笑敢、杨立华、陈来等诸多学者的论著文章,收获很大。
Q5:考研期间踩的坑多吗?有没有让你特别后悔的事?
踩的坑那是相当得多。举几个例子:每天规定自己背30页、学习时间从早上6:00满满当当的排到晚上11:00,除了吃饭就是学习,这当然是不现实的,还打击了自己,认为自己是不是不够自律,学习三天emo两天。还有就是懒得看参考书(我太懒了),参考书太凌乱,我就不想看,尤其是中哲。我特别后悔的就是没有资料整理意识,导致前期看的书在后期没派上用场。学习是一个积累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定要及时整理消化,才能不断提升。
Q6:你是如何规划自己时间的?
我二战这一年基本没怎么学英语、政治公共课,导致我公共课不高(不要学我!)。因为我六级近500,政治在一战时裸考69,就不想学公共课,初试成绩下来时我欲哭无泪,甚至以为自己要三战了。幸好景明学姐和山大学姐不断鼓励我,我才一直坚持到复试结束,终于上岸了。 经过我的反思,时间规划的话,上午4小时,下午3小时,晚上4小时,就够了。6月之前重理解+听课+读参考书,7月到8月拔高,在参考书的基础上读一些专著、原著选读、论文,整理框架,9月开始疯狂背诵,11月左右练习模拟考试,掌控时间,12月能背几遍背几遍,一定要坚持住。诗人里尔克曾言: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Q7:政治、英语、专业课你是如何安排复习的?
英语我本身有一些底子在,备考期间就是把单词背了五遍,真题也没有做完。英语最重要的就是单词,试卷上的单词我没有不会的,但是我做题很慢,所以一定要训练自己的速度。
政治我把1000题做了一遍,听了腿姐的冲刺课。我考的很低,没什么经验可讲,但是经过自我反思,我觉得,一定不要投机取巧!一定要扎扎实实、稳扎稳打的跟着一个老师前进!
专业课我就是按照听涛的进度,基础课听了3遍,宝典不停的背,强化课也给我很大的收获。考研路上有听涛的陪伴,增长了我的见识,让我觉得不再孤单(二战一个人在家备考,真的孤独!),但是考研就是享受孤独嘛。人生总有一个时刻,要在孤独中绽放出花朵。 我重点想说一说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在听涛的指导下,我主要是分了三轮:
第一轮重在理解。我把赵敦华版、张志伟版、邓晓芒赵林版的西方哲学史都读了,把听涛的基础课听了3遍,在哔哩哔哩听了张志伟老师和邓晓芒、赵林老师的课程,享受哲学;
第二轮是梳理框架,补充宝典的内容,同时使用思维导图等,加深理解,梳理哲学家的思想脉络;
第三轮是疯狂背诵,边背边崩溃,非常正常,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停的背!背诵也是加深理解的过程。11月和12月各模拟考试了一次,上考场就很轻松,把宝典的东西都写上去了。

Q8:考研过程中你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是如何克服的?
最大的困难,就是自己的情绪吧。焦虑的时候就和小雨学长打电话,和玖玖学长唠嗑儿,和景明学姐抱怨、吐槽、哭诉,求花花哥安慰。我是一个喜欢和别人交流的人,有困难就会寻求听涛的帮助。但是其实,自身的力量才是我们渡过难关的关键,不要害怕,不要迷茫,相信自己的思维和能力。
周敦颐和程颢是我最喜欢的两个人物,其次便是庄子和孟子、王阳明,陆九渊的“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也深深鼓励着我。学习哲学是知识与人格的双重提升,我们在学习中遭遇困难,也将在哲学学习中克服困难。

Q9:你想对正在二战的同学们说些什么吗?
首先,二战,就是经历过一次失败的不幸。我们要调整心态,失败是给我们一个机会反思自己,接受这样的失败,再重新出发,找回自己。现实中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失败的愤怒而毁掉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拒绝接受最坏的情况,不肯做出改进,不愿意在灾难中尽可能地救出一点东西。过去已成历史,明天是个谜团,今日是天赐的礼物,所以,享受今天吧!享受今天的奋斗、此时此刻的激情!
其次,人需要自我激励,一定要百分百相信自己。金瓜学姐也说,考研就是一种相信,你无条件的信任自己是可以的。考研不仅考验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还有心态的平衡。
Q10:还有什么话要对学弟学妹们说吗?
李斯佩克朵说:“我的力量存在于孤独中。我既不怕大雨倾盆,也不怕狂风暴虐,因为我是夜晚的黑。”我认为,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人生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希望大家充满勇气,与风雪争先。
另外,我们需承认自己是有限性的,我们的理性、逻辑、阅读是有局限性的,我们生存在偏见之中,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每一个哲学学习者都应该打开自己,拥抱哲人的智慧,毕竟,自知我无知,才能打开智慧的大门。
真诚祝愿每一个听涛学子、哲学考研人都能圆梦!愿大家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