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回忆(3)——理光GR
经历了婚礼跟拍兼职的社会毒打后,我深刻感受到了,摄影只能作为一项爱好,不能作为一项职业。恰好大学时有很多业余时间出去拍照,但是D90厚重硕大的机身,让我在街头拍摄时很有心理压力,特别是拍摄街上的路人时,总是害怕被发现之后追着打。
已经忘了是在哪里了解到理光GR的,大概是LOFTER或者微博吧。当时GR还是比较小众的机器,在圈子里大家称它为神器,成像锐利,跟手机一样的长宽尺寸里(当然比手机厚),竟然塞入了和D90一样大小的APS-C画幅感光元件

这不就是我要的相机吗!机身小到街拍路人不会发现,带出去没有负担,还有比D90更好的画质!
那问题来了,3949元人民币我从哪里来?
那个暑假,经由大画幅胶片摄影师P大师的介绍,我找到了在一个电商摄影工作室做后期修图的兼职。P大师的传奇故事,如果他本人同意的话,后续再介绍。
这也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接触电商产品摄影。工作强度很高,对标准化有很高的要求,标准化的产品造型、布光、修图方向。每天工作时间也很长,好像是上午9点到晚上9点还是10点,午饭和晚饭我是骑车回家吃的。
他们是因为接了一个大单,应付不过来会需要兼职,当10天后这个单交付了,拿了多少钱我不太记得了。当然是不够买GR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它没货

2014年9月20日,天猫上突然有货了,从北京到深圳,23号我确认了收货。当时下单的落地页
接下来当然是带着它出去拍照了









然而这个机子,有一个祖传的入灰问题很让人抓狂。使用的第三个月,CMOS上就出现了污点,因为是不可换镜头,清理这个CMOS只能找厂家处理,保修期内免费,出保了好像是300一次。要杜绝这个问题,只有一个方法,买一个300多的原创转接环,在转接环上安装UV镜,把伸缩的镜筒封闭起来。
于是我花了300多买了这款塑料,这是我有史以来买过单位面积最贵的一块塑料

它安装到GR上面后,GR就变大块了,放不进口袋了,能放进口袋是我很看重的一点啊!可是我也不能忍受毫无征兆的CMOS入灰和高昂的单次情节费用……


但也不是不能习惯,于是这样子继续拍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