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4月中读书7本及推荐指数
注:内容仅为个人当下想法,不合或不妥之处敬请指教,没礼貌的请走开。
9-3月-环保科普2-《寂静的春天》-雷切尔·卡森-美国
推荐指数:2星
本书写于写于1962的美国,主要讲了农药不计后果的使用,给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植物、动物、人等一切生物带去的巨大破坏。
我们现在的社会中,农药的使用情况怎么样?我们的水、土壤、食物含多少农药残留?处在食物链顶端所以农药残留会超级加倍的我们,身体又如何了?这些问题我以前几乎无视,现在开始关注了。
另,商人和权力勾结,拥有惊人的影响力,并深刻波及每一个普通人。
10-3月-医学自传?-《目光》-李润·陶勇-中国
推荐指数:4星
陶勇先生回忆了事件整个过程,并讲述了自己对于善恶、生命、热爱、希望、坚强、北京、中年、爱、未来等的思考和认识。尤其是看了李润写的后记,才知道陶勇先生优秀到“变态”的地步!想想自己,简直就是个渣渣碳基生物。
非常非常优秀闪光的人!向陶勇老师学习!
以及一定要好好爱护眼睛!呵护自己和亲友的身心健康!
11-3月-中国现当代文学6-《倾城之恋》-张爱玲-中国
推荐指数:5星
我个人很喜欢张爱玲的小说,故事、思想、文字,都很和我的胃口。旧中国的女性男性的,美丽带有凉意的故事。摘其中我很是喜欢的两个。
第一炉香
“梁太太是个精明人,一个彻底的物质主义者……可惜他死得略晚了一些——她已经老了,她永远不能填满她心里的饥荒。她需要爱——许多人的爱——但是她求爱的方法,在年轻人的眼光中看来是多么可笑!”
“她明明知道乔琪不过是一个其普通的浪子,没有甚么可怕,可怕是他引起她那不可理喻的蛮暴的热情。”
物质主义者,谁不是呢?作为一个人,追求好的物质条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关键是方法。可如果可以操作的方法就那么一条两条,又叫人怎么办呢?近80年过去了,当今犹如此,又何况当时。
茉莉香片
聂传庆 言丹朱 言子夜 聂母
我知道我父母怎样,我怎样,我应该怎样。
但是我没有办法,我做不到,勇敢。我任由自己继续下去,好像傀儡和行尸走肉。
我从小生活其中,我的意志力太软弱。行动,没有办法行动。幻想,是最容易的“行动”,清醒地看着自己沉沦其中,是最快乐的痛苦,最痛苦的快乐。
我是一个健全的人吗?我知道我不是。我知道我讨厌他们,他们是丑恶的。同时我也知道我自己是丑恶的,有清醒思想的丑恶而且软弱的我自己,是不是更加丑恶和更加令人讨厌厌恶?
我知道言子夜不是我的救赎,我知道时间不会倒流哪怕一秒,我知道我在嫉妒恨。
我知道唯一可以责怪和唯一可以改变拯救的人,是我自己。
但是我做不到。
12-3月-中国古典文学2-《红楼梦 上》-曹雪芹-中国清代
推荐指数:4.5星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伽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脱离小说设定的时代背景,以当代情况自己想当然地去代入,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官本位的封建社会,给男性和女性的选择都太少了,所以要追求平等和自由啊!
目前这本书还有太多没有懂没有想到的地方。也推荐看B站张捷老师的说红楼系列,财经视角,很有收获。
13-3月-社会学1-《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上野千鹤子-日本
推荐指数:4.5星
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 同性恋憎恶 厌女症 主体 客体 资源 权力的色情化 职业 婚姻 家庭
性别二元制 性的双重标准 他者 自我确认
“厌女症,misogyny,还有个更好懂的译法,“女性蔑视”。厌女症就是男性的女性蔑视和女性的自我厌恶。比起男人的厌女症,女人的厌女症更加麻烦,因为女人的厌女症是自我厌恶。怀着自我厌恶活下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很难的事情。
性既不是“自然“也不是”本能“,而是文化和历史的产物!
文化,是一种集团的习惯性生活方式,可视为一种广义的生活习惯。作为文化的生活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甚至感情方式。所谓文化,便如同强制性地加在我们身体和精神上的模型,去掉这个模型,就像不穿整形矫正服就不能走路的患者,或许身心皆会坍塌。可是模型毕竟只是模型。既在变化,也能改变。改变生活习惯并非易事,但认识到那并不是宿命,只是习惯,总是好的。
厌女症能够超越吗?两条路径,女人的路径,男人的路径。
希求得到完整的肯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正当的。所以需要斗争。
对于女人,女性主义是与自我和解之路。“
很喜欢上野千鹤子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简洁有力,像钉子一样一下直接穿进木头深处,表达出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我所接触的社会,和本书中所描述的情况,有很多变化,但也有很多熟悉之处。关于潜移默化的熏陶,关于家庭、婚恋、自我……从中汲取到了许多新的角度新的认识,很好。对任何人事物的认识,都应该是辩证去看、积极去思考才对吧。
14-3月-带自传性质的中国当代文学7-《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中国台湾
推荐指数:5星
在手机上看完后,找了繁体版打算在kindle上再看一遍。同样的字体,就能更接近作者当时写的情况吧。
可是我一直没有办法重新再开始看。读书,以局外人的另一个世界的超然姿态,去看去想,读者实际上成为上帝,成为冷漠的看客。洒下同情的泪水,作为自我满足和宣扬的工具。
可是那个人渣还活着啊。天啊,他逍遥于法律之外,还在尘世间自顾自地依然活下去,甚至于还享有着他的名声、财富,依然放荡着他的欲望驰骋在他心脏跳动的活生生的“生命“里。
我恨,恨这种设定,恨自己的无能为力。权力和禁忌怎么能造出这样的恶呢?
还有伊纹,在一个大妈的介绍下被介绍给了家暴者。大妈明知内情,不愿把女儿推给这个人渣,却居然可以那么自然无比地把这样一个美好的女孩儿推向火坑!这普通人的自然无比的“作恶“,深刻地震撼了我,为什么会有这种人!
努力认真地活我的命,为善。甚至于有一天,可以除恶。奕含姐姐,奕含妹妹,我发誓我会做到。
15-4月-当代文学8-《小姨多鹤》-严歌苓-美籍华人
推荐指数:4.5星
没有身份的社会中的“影子人“ 清洁与规则 生育、孩子&连结、安全感
多鹤:多年来的没有社会合法席位的日子,是什么滋味呢?生在人群之中,但是却沉默和隔阂。我要怎样确定我的存在?如果我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像那些亲人一样死去,而我又在这样孤立无援的处境之中,那么经由我子宫造出来的孩子,是不是就会如我想象那样亲密无间?
我用记忆中的清洁、礼节、食物……坚持和告诉我是谁。尽管它们无声,但却是确实的存在。
活下去的信念中某些成分是那么顽强。弱者的顽强,更是一种可怕的可敬的力量。让我想到《活着》的福贵。
自杀与凑合
多鹤和小环:自杀是非常需要勇气的。凑合呢?在小环那样快活热闹的凑合中,多鹤自杀的力量又消失了。小环这样的人,多得劲儿啊,她也迷倒我了。
小环,多鹤,张俭……每个人都是普通人,在时代的浪潮中,大公小私,痛苦快乐,所有硬币的两面都存在着,共同构成了他们,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和这平凡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