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一、由祭祀展开的内容
1. 纣王反对祭祀还男女平等
2. 殷商时代人殉、人祭,能找到尸首骨头的是3684人,连同一些散落无法复原的骨骸,大概是四千人。殷墟的面积大约是36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每平方公里的地下埋着111.11个死亡的人牲。
甲骨文中有「杀」字,但是,杀羌人祭祀,连「杀」都不叫,而是叫「用」,好像用个东西一样平常。
《 礼记》云: 殷人尚鬼,殷商是一个宗教社会,主要是祖先和自然神崇拜。人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取悦祖先和神灵。
商人几乎每天都祭祀,不论大小事都要占卜,所以才留下了数以万计的甲骨卜辞。
如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礼”大都是周朝传下来的,重人事,跟商朝截然不同。
3. 牧野之战给中国历史带来的转轨作用实在是太大了。从牧野之战之后,中国人在文化上变得非常的务实。在之后三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在牧野之战之后,也可以说中国的世俗力量一直死死地压制着中国的宗教势力。这就是为什么一直到今天中国都是一个世俗国家,而不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其实是从牧野之战开始的。
4. 牧野之战到底发生在什么时候? 先是考古学者上场,对西周早期的一个遗址做了一个碳14定年,把牧野之战的时间跨度大体框定在了公元前1050年到公元前1010年这么一个时间段,接下来天文考古学者就上场了。因为牧野之战内壁铭文第一句话就说:武王伐纣为甲子朝岁鼎。这“岁鼎”两字是怎么解释? 按照去世的李学勤先生的观点来看,岁指的是木星,因为木星公转一周的时间是12年,所以被称为岁星。鼎是什么意思呢?鼎就是木星运行到天空最高处的那种天象。所以说“武王伐纣为甲子朝岁鼎”意思就是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军队,在东征的那天早上看到了木星正当中天的这么一个景象。 这个细节非常重要,因为天体运行自有其客观规律。只要我们抓住这个线索不停地向前回溯,我们就有可能知道到底是在哪天看到了“岁鼎”这个天象。当时真下血本,我们从NASA(美国航太总署)引进了一个天文软件,开始不停地向前回溯了三千多年,最后李学勤先生选的一个临时的结果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清晨。按照NASA的软件回溯的结果给出了这么一个数字。换句话说就是周武王向东讨伐商纣王的清晨,也就是1046年1月20日清晨,东征的周朝军队在清晨的天空中看到了木星正当中天的景象。 中国上古时期一次灭国之战的时间线索不在土里,它在星海之中,在银河之中。它一直就在天上,只不过你之前抬头看它的时候你没有意识到。后来还是在NASA的软件帮助之下,在碳14同位素的帮助之下,用这种自然科学的手段,你才从上古时代一件青铜器上的铭文中找到了上古时代的时间线索。
陕博看到一个国宝级的文物,就是一个器皿里铭文记载了牧野之战,之所以是国宝是因为它证实了牧野之战是真实存在的
5. 看了一篇文章的说法讲商朝人为什么热衷于鬼神和祭祀: 商朝的食物长期处于普遍匮乏的状态,不妨想象一下,商朝人烧死一个人之后,凑巧下雨了,干旱已久的田地得到滋润,那么他们就会像把焚人和下雨这两件毫无关系的事建立起因果联系,逐渐形成迷信。 同时,活人祭祀多少会削减一些人口,无论是本地人还是抓回来的俘虏,也就减少了粮食的消耗,人口的压力便会随之减弱,正好应对了粮食不足的困境。于是,这种残酷的行为可以通过匮乏环境的筛选,被随机降临的奖励不断地加强和固化。 所以活人祭祀的本质,就是一种在匮乏环境中被筛选出来,进而又被随机出现的奖励事件固化和加强的迷信行为。
6. 商是东夷起源的,是鱼牧民族来自东北。,满族神话起源和商几乎一模一样。 周确实是西北的,所以司马迁才根据周,秦 汉得出结论,“做事收功于西北”。
7. 美洲原著民都有这个传说,据说前几年还在印第安人的壁画上发现了跟甲骨文很像的象形文字 , 很多美洲人坚信最早到南美洲的外来人是中国人,给他们带来了文明 。
8. 5世纪下半叶欧洲人开始航海大发现,只要不信基督教都觉得你都不是人,运奴船 黑奴抵港不是按人头的,是按“件”报关。
9. “鸽子实验”
10. 地理和气候决定了谁强大谁弱小。 你可以看一下唐代和吐蕃最强大时期他们对应的气候,吐蕃最强大的时候就是西藏地区最温暖湿润的时期。后面西藏越来越干冷,吐蕃就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现在的阿🇺🇸国,地理上是独一无二的的优势了,还有气候也很不错,所以适合工业化和大规模集约农业。但是随着气候变暖,可以看到加州山火爆发越来越频繁。
11. 秦人最开始不就是给周王室养马的 , 言外之意秦人早期地位不高 , 后来对周王有贡献慢慢得封得姓 , 去养马比较“彪悍”但是可以跟西边来的军事力量周旋保护中原,西边很多小国像什么芮国都是跟“游牧民族”的“混血”国家,中原又给予他们支持和保护,毕竟那个时候还有点“合众国"的感觉不是中央集权一统天下,话说周刚开始都是慕商的,做的青铜可朴素了完全比不上安阳的
12. 白令海峡和亚洲大陆相连是由于当时的地壳板块连接在一时,而地壳运动一直在不断而缓慢的分离,剧地质学家推算的板块运动时间来看,这是不太可能的,当时人类应该都还不存在。不过有说法分析,可能是冰河时期,白令海峡与大陆间因为冰冻海水结冰,有人曾在冰上进行迁移。想想真是不可思议
13. 政教合一是指宗教领袖也是世俗领袖。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种多么优越的制度,所以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式微并没什么奇怪的,以及中国历史上后来还是出现过政教合一的,比如著名的太平天国。最后,“统治者不再尚鬼神”也是伪命题。中国历史上太多尚鬼神的君主了,炼丹吃死的都有。我觉得你想说的应该是,之后历史上残忍的人牲不再大规模存在了。这其实就是生产力和社会进步。
14. 三体是很典型的无神论国家作者写出来的 ,因为里面那种“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的感觉是西方人很难直接表达出来的,因为宗教原因,他们写科幻也总是牵扯神的问题,外星人题材也不例外,总带着一种“降世”“赏罚”感,而三体表达的“毁灭你与你何干”的思想。
15. 中国历史研究院发过一篇文章讲中国这个概念, “中国”一词,本指天下至中的土地 被视为天下中心 所以也被称作中原、中土、中夏 古代的王朝并没有主权和领土概念 “中国”更多的是一个地理概念 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诸侯71国 此时的“中国”应是指 天子之国和各分封诸侯列国的整体疆界范围 根据古文献记载 “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的含义 一是专指帝王所在的国都,即首都 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地区,即京畿 三是指中原地区 一开始仅仅局限于关中、河洛一带 而后又扩展至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 四指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云: “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五指历史上华夏或汉族所建立的政权 自汉代始,朝野上下和文人学士 习惯于将汉族所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这样一来,“中国”逐渐由 指代中原及中原的人群 演变为指代建都于中原的政权及所辖的民众 并最终成为我们国家与民族的专称 首次出现 中国 的文字记载就是 何尊的“宅兹中国” 。
16. 芬兰人是纯黄种人
17. 道德经的老子和孔子问道的老子非同一人,道德经晚于庄子。详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第八章。
18. 焚书坑儒,目前史学已经认为秦始皇坑术士,烧民间书(为了统一思想),但是宫里有存本,主要怪项羽一把火给烧没了
19. 因为秦楚吸收了周边蛮夷的风格和中原不一样所以一直被看不起,中原和秦楚的风格都不一样,秦楚还有人祭不能认证为周天子继承殷商还在大搞人祭。 事实上正宗殷商后裔宋国就在商丘。
20.书籍推荐 专业一点的《竹书纪年》,通俗的《历史的模样夏商周》
21. 史料:中国12世纪上半叶正好是气温急剧转冷的时期,太湖全部冰封,那冰面厚的能在上边通车,特别靖康元年那年冬天,开封城暴雪不止,守城的士兵冻得拉不开弓,拿不住兵器,还有被冻僵倒地的,而极寒往往是北境蛮族的天然盟友,以至于后来女真将领在登上开封城楼之后说:“雪势如此,如添二十万新兵。”
22. 河南的简称是豫,曾经真的有大象 , 据说古时候还用大象搬运木材建房、耕田,商朝养大象很普遍,不过到了西周气候就变冷了。犀牛倒是在秦汉时期还很普遍,秦末起义军一路随手杀犀牛
23. 《楚国八百年》 、 吕思勉的《中国通史》
24.截止10页。。。。。。。。。。。。。。。。。
二、历史人物的反差
1.莫扎特吃屎
2. 蝴蝶君原型时佩璞
3. 王守仁,以前以为他是个瘦弱的书生,只会研究古籍,甚至还觉得他为人古板。后来才发现原来他擅长兵法,很会带兵打仗,甚至还有点狡猾。
4. 谭嗣同有一个好友叫唐才常。 谭嗣同死了,但总有后来的仁人志士,沿着他的道路继承他的志向继续前行。唐才常沿着谭嗣同的脚步,发起了自·立·军·qi·义。 唐才常成功了么?没有,他失败了,一败涂地,就连唐才常本人都被张之洞所杀。 可是,唐才常真的失败了么?也没有,薪火相传,他的学生黄兴继承他的志向,领导了黄花岗·qi·义,并指挥武昌·qi·义亲手埋葬了封建帝国。 黄花岗·qi·义成功了么?没有,他们一败涂地,七十二烈士捐躯。 可是,黄花岗·qi·义真的失败了么?没有,有一位姓张的少年幸免于难。后来,他跟着无数战友一起,亲手推翻了那个腐朽的旧社会,成为我们的开国大将。 谭嗣同成功了么?没有,他失败了,就连他自己,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谭嗣同失败了么?没有,谭嗣同有两个学生,一个叫蔡锷,一个叫杨昌济。蔡锷有一个学生,他姓朱。杨昌济有一个学生,姓毛,这两位做了什么,你我每一个人都知道。
5. 爱迪生,口碑在各行各业都极其差,和什么善良尽孝毫无关系。 黑白通吃,后期还为了公司利益做了很多阻碍生产力进步的事
6. 蔡伦实际上他只是改进了造纸术,而且是作为监工,底下的工匠改进的造纸术。
7. 孟郊,他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误以为他青少年时期就登科及第。 后来知道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是他写的,名为《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查阅他的资料后,我才知道他47岁才金榜题名。 这个年龄放在现在都会大吃一惊,类似于“47岁大叔多年高考,终如所愿进清北”,所以每每当我有年龄焦虑的时候,我会想一想他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8. 李白出生在碎叶城 是西域人。 ( 也有说出生在吉尔吉斯斯坦 )
9. 刘禹锡是匈奴人,安禄山是粟特和突厥的混血
10. 林则徐被贬到新疆 后来把新疆的一手资料给了左宗棠 为左宗棠收复新疆打下了基础
11.张良刺杀过秦始皇的…而且也是唯一一个功成身退安享晚年的功臣
12. 凿壁偷光认真读书的匡衡是个大贪官
13. 朱熹,开创了自己的学派,康熙说他是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但是就是他以官府的名义下命令让女性缠足,而且在他之前女性外面是没有那么封建的可以自由恋爱,因为他看不惯然后推行女子缠足,让女的待在一起后院,禁锢了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