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黑匣子
前天受学生母亲之邀吃晚餐,就餐环境,食物,以及讨论的氛围都是我比较偏爱的。经过四十不惑的前辈指点 ,倒是品出了美味之外的些许滋味。仿佛是找到了黑匣子一样,以前发生的好多事儿我都摸不到头绪,找不 到“失事”原因,以至于一直活得迷迷糊糊。这就好比是驾车一样,我了解其中的一切,也许还会驾驶好多年 ,但是技术仍然很臭,一是缺少一个站在高处的点拨者,二是自己也没有细细琢磨回顾。我喜欢思维碰撞的感觉, 和前辈对话和读一本好书又有点不同,前者更多了些实用主义,也更有针对性一点。在此,解密黑匣子,警戒自己。
(一)奥迪与桑塔纳
就餐过半,放下刀叉等待下一道主菜的时候,她给我讲了一个很简单的事儿。
她的两个朋友。一个人开奥迪,一个人开桑塔纳。每次这俩朋友相遇的时候,开桑塔纳的人都会乐呵呵的跑到 奥迪车里:“老张,我也体验一下你这奥迪的感觉,平时可没这好机会~哈哈!”
虽然这是个很普通的人,很普通的话,但是--好多人或许不会如此“厚脸皮”。大多数人或许会牛哄哄的开着 自己的桑塔纳按n多次喇叭与奥迪擦肩而过,附上在心里演练多次的白眼,配音:开好车有啥了不起,切。其实他自己心里是卑微的,因为觉得自己被鄙视了。
前辈说,好些时候,做人不能太矫情,多一点点调侃的豁达,或许你会赢得更多喜爱与尊重。更重要的是,在 你去奥迪车上体验座驾感觉的时候,那位开奥迪的老总或许会给你生命中最难得的机会。
做人的姿态其实很简单,就是别把自己的那点本事看的太重,也别把别人的眼光太当回事儿。
(二)职业规划
我特别喜欢和前辈讨论职业规划的问题,从名人博客到应届生论坛再到身边人的例子。
也许在小城市,职业规划不那么重要,但是在北上广,也许一步走错,需要退一百步弥补。退回去再重新来过 ,你可能已经失去了自己的青春小鸟。
前辈的孩子喜欢生物学,但是前辈说,这也许是年少的幻觉。于是她带着十三岁的女儿去工大食品实验室体验 了一把,回去女儿主动请辞: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是啊,一个梦想做外交官的女儿,一个梦想尝遍世界美食的dreamer,怎么可能忍受科学的孤独与寂寞。重点倒不在于此:职业规划,专业选择,很大一部分习惯于人云亦云,少数人又习惯于固执己见。两者或许都不能叫错,但是需要一个前提:经历过一点,了解过一点再做选择。虽然王小波总说“减熵”是一种难能 可贵的品质,但是这是两回事。大多数情况下,用自己的智慧去辨别方向,用自己的毅力去进行一次酣畅淋漓的“减熵”,才是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
(三)矜持与矫情
席间谈到了一个节目“非诚勿扰”(国内很火的相亲节目)。
我说,那节目特别能洞察人性。
前辈说:“其实看了节目就知道了,为什么那些所谓的高级白领,金领,黄金单身汉都是剩男剩女呢?因为大多数人要么太过矜持,要么太过矫情。
所谓过于矜持,一般是过于自卑。
所谓过于矫情,一般是过于自负。
但是这两个词儿的延长线都是一个:自恋。
男人且不说,那里女人唱主角。但是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做女人了呢?现在我基本承认,我是个“爱无能”。可惜没有医院能创造奇迹,根治我的剩女命运。但是我很渴望指点和学习,陈果老师推荐了一本弗洛姆写的《爱的艺术》,我觉得挺好。中国的八零后,九零后们就需要这样一本书,培养自己爱的能力。好多人都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准备好了,绿豆早已俱备,只欠那只天上掉下的癞蛤蟆——我们总是混淆拥有了爱的对象就自然拥有了爱的能力,我们也总是混淆爱与被爱的关系,我们更总是首先在内心就失去给予与得到的平衡点。
To love for the sake of being loved is human beings; to love for the sake of loving is angelic.
这样一看,过于矜持与矫情大概都是因为还没有爱的能力,或者说没意识到这点。女人需要矜持吗?当然需要,这是亚洲女人的美德。那我们需要矫情吗?这两者就像是凉拌菜里的醋,恰到好处的时候有滋有味,一瓶倒进去倒不如什么都不加。那我们需要二者的延长线吗?当然,如果你还嫌生活不够酸•••
(一)奥迪与桑塔纳
就餐过半,放下刀叉等待下一道主菜的时候,她给我讲了一个很简单的事儿。
她的两个朋友。一个人开奥迪,一个人开桑塔纳。每次这俩朋友相遇的时候,开桑塔纳的人都会乐呵呵的跑到 奥迪车里:“老张,我也体验一下你这奥迪的感觉,平时可没这好机会~哈哈!”
虽然这是个很普通的人,很普通的话,但是--好多人或许不会如此“厚脸皮”。大多数人或许会牛哄哄的开着 自己的桑塔纳按n多次喇叭与奥迪擦肩而过,附上在心里演练多次的白眼,配音:开好车有啥了不起,切。其实他自己心里是卑微的,因为觉得自己被鄙视了。
前辈说,好些时候,做人不能太矫情,多一点点调侃的豁达,或许你会赢得更多喜爱与尊重。更重要的是,在 你去奥迪车上体验座驾感觉的时候,那位开奥迪的老总或许会给你生命中最难得的机会。
做人的姿态其实很简单,就是别把自己的那点本事看的太重,也别把别人的眼光太当回事儿。
(二)职业规划
我特别喜欢和前辈讨论职业规划的问题,从名人博客到应届生论坛再到身边人的例子。
也许在小城市,职业规划不那么重要,但是在北上广,也许一步走错,需要退一百步弥补。退回去再重新来过 ,你可能已经失去了自己的青春小鸟。
前辈的孩子喜欢生物学,但是前辈说,这也许是年少的幻觉。于是她带着十三岁的女儿去工大食品实验室体验 了一把,回去女儿主动请辞: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是啊,一个梦想做外交官的女儿,一个梦想尝遍世界美食的dreamer,怎么可能忍受科学的孤独与寂寞。重点倒不在于此:职业规划,专业选择,很大一部分习惯于人云亦云,少数人又习惯于固执己见。两者或许都不能叫错,但是需要一个前提:经历过一点,了解过一点再做选择。虽然王小波总说“减熵”是一种难能 可贵的品质,但是这是两回事。大多数情况下,用自己的智慧去辨别方向,用自己的毅力去进行一次酣畅淋漓的“减熵”,才是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
(三)矜持与矫情
席间谈到了一个节目“非诚勿扰”(国内很火的相亲节目)。
我说,那节目特别能洞察人性。
前辈说:“其实看了节目就知道了,为什么那些所谓的高级白领,金领,黄金单身汉都是剩男剩女呢?因为大多数人要么太过矜持,要么太过矫情。
所谓过于矜持,一般是过于自卑。
所谓过于矫情,一般是过于自负。
但是这两个词儿的延长线都是一个:自恋。
男人且不说,那里女人唱主角。但是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做女人了呢?现在我基本承认,我是个“爱无能”。可惜没有医院能创造奇迹,根治我的剩女命运。但是我很渴望指点和学习,陈果老师推荐了一本弗洛姆写的《爱的艺术》,我觉得挺好。中国的八零后,九零后们就需要这样一本书,培养自己爱的能力。好多人都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准备好了,绿豆早已俱备,只欠那只天上掉下的癞蛤蟆——我们总是混淆拥有了爱的对象就自然拥有了爱的能力,我们也总是混淆爱与被爱的关系,我们更总是首先在内心就失去给予与得到的平衡点。
To love for the sake of being loved is human beings; to love for the sake of loving is angelic.
这样一看,过于矜持与矫情大概都是因为还没有爱的能力,或者说没意识到这点。女人需要矜持吗?当然需要,这是亚洲女人的美德。那我们需要矫情吗?这两者就像是凉拌菜里的醋,恰到好处的时候有滋有味,一瓶倒进去倒不如什么都不加。那我们需要二者的延长线吗?当然,如果你还嫌生活不够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