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火!更燃!更潮!《国乐大典》第四季再创文化类节目新样本
主编温静导读:随着“巅峰之夜”的唯美落幕,《国乐大典》第四季迎来华美收官,在这个舞台,一个又一个国字号民乐大师与年轻乐手,一首又一首经典与创意并举的国乐弹奏,无数次响彻舞台的欢呼掌声,无数个关于国乐的感人瞬间让我们记忆深刻。从第一季走到第四季,《国乐大典》一路探寻传统国乐的新潮表达,致力实现国乐的传承创新,并以守正创新的姿态和创意让《国乐大典》成为电视荧屏“响当当”的头部IP,文化类节目的标杆范例。
来源:CMNC—主编温静
文/朝明
“如果中华文化有背景音乐的话,那一定是流传千年的民乐……” 这是广东卫视《国乐大典》第四季第十二期节目鉴赏嘉宾的一句点评,形象地说出了国乐的风采万种。

如今,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并喜欢国乐。何为国乐?简而言之,国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简称,也是中华文明的卓越载体,浸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质,透过国乐,我们可以体味到中华文化底蕴与时代审美追求相映成趣。
刚刚结束的由喜粤TV出品、国乐酱酒冠名的广东卫视《国乐大典》第四季收官之作——“巅峰之夜”,各路国乐名家、人气乐团、跨界艺人合力奏响的千年国乐新篇章,既有高山流水般的润物无声,又有天籁之乐般的大气磅礴,这场具有时代气息的民族文化视听盛宴将国乐的精气神推向了高潮,将属于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无限拉满。

还记得上周五,《国乐大典》第四季总决赛之战意犹未尽,回味无穷,“闻道者乐团”一路披荆斩棘,成为实至名归的“冠军国乐团”,“威蒙琦琦乐团”凭借超燃舞台捧起亚军奖杯,“奇点乐团”和“万花镜乐团”则赢得季军称号,我们不仅感受到国乐的高光时刻,也见证着年轻乐手的一路成长,“国乐合伙人”之一的萨顶顶更是如此感言:“对音乐的要求,一直以来都是表达内心的力量,心中流淌出的音乐才是最打动人的,《国乐大典》第四季的舞台让更多喜爱民乐的年轻人表达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希望我们能将这份坚持与信念延续下去,创作出更多经典之作。”

国乐合伙人萨顶顶与冠军国乐团“闻道者乐团”
而随着“巅峰之夜”的唯美落幕,《国乐大典》第四季也迎来华美收官,十三期节目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这个舞台,一个又一个国字号民乐大师与年轻乐手,一首又一首经典与创意并举的国乐弹奏,无数次响彻舞台的欢呼掌声,无数个关于国乐的感人瞬间让我们记忆深刻,但关于国乐的热度仍在持续。
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2年广播电视重点节目”、2021年“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重点项目,《国乐大典》第四季以“引领国风,当潮不让”为主题,由HAYA乐团、王佳男、萨顶顶、朱婧汐4席“国乐合伙人”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位乐手开启的国乐之旅,不仅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绵延不绝,也让我们一次次感受着国乐、国潮、国风、国韵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对于节目的观感,有网友表示:“有水准,有情怀,这档节目能脱颖而出,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出圈,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珍稀古老的乐器,可以认识和了解到更多青春乐手,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格,但都致力于国乐的推广。”也有网友说:“几千年历史的古诗词用歌唱的方式来演绎,中国故事用国乐来奏响,整个节目看下来让人相当之震撼” ;“为广东卫视精心呈现的纯粹艺术竞演舞台点赞”。
据广电总局权威数据,《国乐大典》第四季十二期节目平均收视最高排名占据前五;节目相关话题登抖音、微博平台热榜超60次;节目还获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视听中国等央媒点赞,共青团中央等机构鼎力推荐。
《国乐大典》第四季热播、热议形成国乐热潮、热浪的背后体现着广东卫视在综艺节目的思想价值导向、精神引领作用得以生动彰显,主创团队更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匠心打磨文艺精品,持续深耕文化富矿,从第一季走到第四季,《国乐大典》一路探寻传统国乐的新潮表达,致力实现国乐的传承创新,并以守正创新的姿态和创意让《国乐大典》成为电视荧屏“响当当”的头部IP,文化类节目的标杆范例。

青春的国乐,火之又火
这些年轻人把国乐玩出了圈
今年伊始,“文化自信”一词持续火出圈,中国传统文化变得更加“鲜活”,唤醒中国文化的古老基因和审美情感。比如冬奥会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展现中国的四季文化;“折柳送别”更传递了中国式浪漫。而《国乐大典》第四季的舞台,一批当代优秀的年轻国乐演奏家进入大众视野,他们身体力行、推进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宝藏在新环境下有了新发展,让国乐重新焕发了新生机,在这里高山流水遇知音,沉浸式感受国乐,细品属于东方的音乐浪漫。
在“巅峰之夜”的现场,海派跨界艺术领军二胡演奏家马晓辉联袂“金声玉振乐团”献上《双奥之光》,在琵琶、古筝、二胡交融之间,展现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热血激情;“四维乐团”联手内蒙古呼麦小黑,带来了极具赛博空间感的《狼图腾》;著名相声演员高晓攀与青春乐手张海涛、张欣怡、汪果佶夫、图拉嘎、李阳跨界呈现《欢乐国乐》包袱频出,欢乐不断;著名爵士钢琴演奏家孔宏伟携“果粒宇宙乐团”演绎的《夏日皇宫》将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爵士融合得天衣无缝。

《双奥之光》

《狼图腾》

《欢乐国乐》

《夏日皇宫》
此外,大满贯杂技艺术家陈磊再现顶技绝技联手“哥劳累乐团”跨界演绎《绒花》,悠扬和缓的民乐与高难惊险的杂技形成鲜明对比,一个个举重若轻的顶技动作引起观众阵阵惊呼;广东粤剧院刀马旦龚洁影领衔上演著名粤剧选段《彩云追月》,百人古筝铿锵有力、气势恢宏;跨界音乐家吴彤领衔青春乐手及节目幕后音乐团队,呈现一曲激情磅礴的原创作品《极》,传统民乐与潮流电音交融碰撞,将国乐之美展现到了极致;中央民族乐团首席琵琶演奏家赵聪上演的《赤焰之缨》,拨奏、轮指、扫弦间奏出万里乾坤。

《绒花》

《彩云追月》

《极》

《赤焰之缨》
古琴之音深沉旷远,那是文人墨客的风雅不羁;琵琶之音珠落玉盘,那是盛唐音乐的华彩绚烂;昆曲之音细腻婉转,道尽人间多少悲欢离合……国乐音韵悠扬婉转,琴声绵绵,清音回荡,一场展示中国国乐魅力艺术盛典虽然落幕,但在我们心中播下一片薪火相传的种子,掀起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国乐艺术的热潮不间断。
一方面,《国乐大典》第四季涌现出的年轻国乐新人,他们热爱中华文化,热爱我们自己国家的传统音乐。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努力,才让国乐成功出圈,掀起了“国乐新潮”。另一方面,节目更注重增强自身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通过作品提升观众对文化传承的参与感,让国乐之光,历久弥新。比如在乐器的科普与传播方面,这一季节目挖掘了很多历史悠久、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乐器,如哈萨克族乐器库布孜;维吾尔族三胞胎乐器萨塔尔、弹布尔、都塔尔;苗族的芦笙;朝鲜族的伽倻琴等等,《国乐大典》第四季让更多民族乐器走进大众视野,让乐器背后的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播与弘扬。
沉浸的国乐,燃之又燃,探索具有
中国特色的话语范式与东方美学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连接时代精神之内核,借助新的表现形态方能进入当代语境。《国乐大典》第四季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精髓,秉持人文情怀与新传播理念,拓展音乐性、专业性与观赏性、极致性兼具的新路径,在古今演绎中实现与观众的交流和共鸣,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范式,表达中国传统东方美学。
首先,时空感的营造,搭建起新的“文化景观”影像,给予观众强烈的视听冲击。《国乐大典》第四季提出了全新的概念——“国乐之城”,无论是在视觉包装,还是在内容设置上,围绕着这个标志性符号做了许多创新设计。
视觉呈现上,《国乐大典》第四季的舞台以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打造的集古典艺术与现代潮流于一体的“国乐不夜城”极具想象力和空间感。比如舞台四面参照中国古典建筑形式,打造了“东南西北”四座城门;舞台中央的舞美设计参照中国传统“天圆地方”的概念;舞台周遭的可升降灯柱,能让整座“国乐之城”在不同的场景下,实现不同的舞美需求。《国乐大典》第四季积极运用新的艺术表现手段和技术手段,让国乐既葆有传统的独特韵味,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


其次,剧情感的设计增强了节目的故事感。《国乐大典》第四季的舞台打破了以往对舞台的理解,这更是一个高手云集的“音乐江湖”,大家带着自己的绝学而来,在“国乐之城”里,乐手们会收到各式各样的战书,比如乐手们会挑战演绎“大湾区”“电影金曲”“古诗词”等多元的音乐主题,曲风上融汇了摇滚、电音、戏曲等元素,以跨界化反碰撞出更多“国潮”的可能性。

《平凡之路》

《北京一夜》
第三,虚拟AR技术的使用,不断创新节目新场景,带给观众视听新体验,让“国乐之城”立体展开,音乐变得可视化。比如节目中改编后乐曲《弯弯的月亮》打开了我们的浪漫想象,其舞台运用AR技术完成浩瀚银河的虚拟植入效果,让人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宇宙星辰中,跟随国乐进行一场唯美震撼的星际穿越。

《弯弯的月亮》
此外,节目播出前,《国乐大典》第四季在各种融媒体渠道推出各类短视频,包括《国乐之城舞美揭秘》、《节目宣传片》、《国乐编年史》、《国乐太空漫游》等,以新潮动画和AR特效等独特演绎,让观众在各个时空更沉浸地接近国乐。


从《国乐大典》第四季的多维度创新探索可以看出,通过新元素缩短了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众的距离,不仅可行,而且具有强大生命力。技术赋权、场景渗透、时空重构,《国乐大典》第四季打造视听奇观化的影像空间,是文化类综艺节目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手段,活化着传统文化资源,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国乐文化,彰显了中国气派,沉淀着中国人特有的抒情方式和审美追求,节目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意象的整体观照,既凝聚了观众的民族集体认同,同时也展现了广东卫视的文化自觉、责任担当、艺术追求、美学造诣。
我们的国乐,潮之又潮
让国乐和每个现代人的心灵共鸣共情
国乐是属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乐章,是一段难忘的往事,是一份憧憬的回忆,也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或处世哲学。品味国乐,可以给人慰藉与充实;细品国乐,更可以净化身心,升华品格,这就是国乐的力量。可以说,在《国乐大典》第四季让我们深刻感受国乐的灿烂辉煌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风骨,在深入传统文化宝库、探得“宝藏”的基础上,以现代人的视角提取精神内涵。
比如“巅峰之夜”,HAYA乐团与“奇点乐团”春冬蝶、李梓源、旦增益西、张海涛联袂演奏《我和我的祖国》,传统民乐与天籁歌声交融碰撞,一股浓浓的家国情油然而生;著名竹笛演奏家唐俊乔联合王佳男与“威蒙琦琦乐团”林威、金子琦、图拉嘎演绎的《湾区经典串烧》演奏着美好湾区盛景;萨顶顶和“闻道者乐团”张圣群、李拙文、焦薇岚、旺杰带来的《鸿音》散发着浓厚的敦煌色彩,助演嘉宾烨冉的舞蹈更是为这首歌注入灵魂,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大漠黄沙之中;当全场动情合奏合唱《我爱你中国》,无不激荡着我们的内心深处。

《我和我的祖国》

《湾区经典串烧》

《鸿音》

《我爱你中国》
几千年前的诗文能传诵至今,几百年前的乐章仍拥趸甚众,几十年的经典也经得起时时翻新,无外乎灌注了乐者的思想、情感、审美体验,传递着共通的价值观念,引发不同时空的共鸣,《国乐大典》第四季以传统文化引领潮流之风,让国乐文化重焕生命力,让中国更多的优秀文化引领时代风潮。
作为具有原创性的本土综艺类型,《国乐大典》的火爆,既有着极为现实的产业动力,又具有较为正向的文化和社会效应,无论对综艺节目的制作者还是国乐艺术的生存发展而言都是多赢的。因为,随着综艺跨界趋势不断加强,综艺节目已经愈来愈成为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在文旅融合、产业跨界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引擎器”和“发动机”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国乐大典》第四季积极谋划产业形态和价值链构建,节目将与北京保利演出有限公司携手,以“国乐雅韵·春夏衔音”为主题,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开启《国乐大典》2022全国巡演,5月23日将在广州大剧院开启首演,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化落地,让《国乐大典》IP最大化传播。

以《国乐大典》为代表的文化类节目是新时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传承的手段创新,也是对文化类节目形态的一次突破性探索。这充分说明,尊重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和视听习惯,自信、大胆地对节目进行创新,结合当下新的传播符号,采用年轻人的话语体系,利用多元形态,就能获得年轻人的喜爱,彰显新时代独特的魅力,这也是成为真正意义上中国电视节目守正创新的参考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