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儿子的“当家”的一天:100元预算午餐差点只给吃白米饭
清明假期照例是“非必要不离杭”,派豆饼先生一人回老家,探望双方父母。我和儿子留下。
如果注定要这么无聊,就创造一点乐趣。我跟儿子商量,假期第一天,我会给他100元,让他负责当家一天,由他来决定家里的一切必要开支和非必要开支。他欢呼雀跃,欢天喜地答应了,毕竟他的零花钱都是10元,第一次有这么大的“权利”。
我给他准备了一个钱包,钱包里放了零钱凑的100元整,并且当面数清交给他。并且跟他说了这一天我们大概的安排,主要有两件事情,早上我要去医院做颈椎推拿,下午我们要去给在我们所在城市住院的亲戚送饭,并且送点儿吃的。
早上起来,他开始盘算早饭。搜罗了一通冰箱,发现还有饺子,所以他:“妈妈,我们今天吃饺子吧。”
我:没问题。
然后煮了一锅饺子,加了点儿冰箱里的生菜,每人加了一个煎蛋。
早餐支出:0元
吃完早饭,我要去医院做颈椎推拿治疗,他:“我们可以走路去吗?”
我:“当然不可以,好远。”
他:“那你骑车带我?”
我:“抗议。”
他无奈妥协:“地铁车费是多少钱?”
我:“来回一共是6元。”
他:“那用你的公交卡是不是可以打折?”
我:“大概是9.2折扣,便宜一点点。”
他:“那好,你刷卡,我给你现金。”
我内心OS:天哪,我的亲娘啊,我怎么生了一个这样的儿子。
早上交通支出:5.5元
然后在医院,由于我固定做治疗的医生今天特别忙,排队排了很久,小朋友带了三本书陪我。做完治疗一不小心就到了快12点。
我有点饿,且加点儿戏:“好饿,我快饿扁了。我们去吃饭吧。”
他:“那只只能点2碗米饭,一共4元。”
我一口老血快吐出来了:“我要告诉你爸爸,你虐待你妈。”
他:“那要不回家吃吧。”
我本着说好要尊重他决定的基础上,同意了这个方案。
一回到家,他就从零食堆了给我找了个小面包,让我吃。并且对我的配合予以表扬,他主动要求洗了青菜。
所幸家里还有昨天剩的荤菜,回家快速烧上饭,炒了个蔬菜。半小时后吃上了午餐。
中午支出:0元。
吃过饭,我跟他说了,要给亲戚送饭必须要买菜的事情,家里蔬菜还有一些,但是必须要买一个荤菜。
他:“如果做红烧肉多少钱?”
我:“大概20”
他:“如果做土豆牛肉多少钱?”
我:“大概比红烧肉贵一点儿。”
他:“做烤鱼多少钱?”
我:“是上次的日式烤秋刀鱼吗?大概是15元。”
他:“好,那就买秋刀鱼吧,跟上次一样。”
我:“还要买点儿食物给她,在医院不太方便去买水果之类的。”
他计算了下,觉得这个事情无底洞,说:“我同意出30元买东西送去。”
吃过饭收拾好,我们一起出去采购,最后买了6个苹果17元,买了一些芒果13元。
但是我还想给亲戚买几个海底捞自嗨锅(因为亲戚说医院饭菜难以下咽,让我帮忙买点儿方便面,我觉得没营养,所以自作主张买了别的)还有一些小零食,他不同意,最后我自费了。
回家后,他说:“家里还有蛋挞材料,我们做点儿蛋挞吧,不要钱,也可以丰富下物资。”他管要送去的东西统称为物资。所以,他负责烤了蛋挞。

刚开始做饭就发现,家里没有大蒜了,我让他去小店买。
他正在楼下和小伙伴玩,就带着电话手表去了。结果小店不能扫电话手表的付款码,赊账买了3个大蒜回来,3元。他说等下下楼的时候去付现金。
给亲戚买水果:30元
买秋刀鱼和大蒜:18元
下午四点,我们就拎着两大袋东西,还有保温饭盒包出发了。因为医院比较远,到达已经一个多小时以后了。

送完晚饭和“物资”以后,我想着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家,怕他饿了,提议在面包店先买个面包垫垫再回去。
他同意了,最后选了一个体积尚可的肉松面包,表示我们两个可以一人一半,这样回家就不会吃不下饭了。
面包:9元
来回地铁:9.5元
下地铁回小区路上,我准备开始调戏他下:“我想买水果,家里好像没什么水果了。”
他:“家里还有橘子和一个火龙果,我们晚上可以吃这些。”
我:“突然好想吃糖。”
他:“吃糖蛀牙,买糖浪费钱。”
我:“你还有多少钱?”
他:“不告诉你,反正没破产。”
我告诉他如果一天没过完,100元就花光了就表示“破产”了。
就这样,晚上,他喜滋滋表示要求把剩余的28元平分了,经过民主表决,每人分得14元。
总结:这次“100元管家日”让他对钱有了“算计”。如果是平时,中午第一个要求在外就餐的人一定是他,进了面包店恐怕不买个三四个面包不会出来。今天他会想办法解决问题(尽量少靠钱)。
缺陷:大概因为只有一天,他会利用尽可能多的家里现有的资源来减少花钱,比如早餐和午餐没花钱。但是如果从长期的过程来看,家里储备的大部分物品还是要花钱买的。下次可以来个一周的这种活动,并且适度提高或者降低预算,看看他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