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住第三年
这是我一个人住的第三年。题目借鉴了很多年前一个作者的文章。那篇文章强烈引起了我的共鸣,虽然那时候我几乎没有一个人生活的经验。读那篇文章的时候大概我刚研究生毕业回到上海开始工作,可能是2014年,八年以后,冥冥中我终于也过上了书中所描写的一个人独居的生活,并且我想短期内这种模式还会继续。
买这套房子是在2018年的夏天,那时候还有男朋友,跟妈妈从三亚玩好回上海的飞机上,我突然觉得该去买一个属于我自己的房子,不管大小和新旧程度,就是想离开当时那个会做噩梦的地方。我跟我爸妈都是属于在买房这件事情上非常干脆的人,于是我们看了一周的房子,很快就定下来了。交定金的那天,男朋友以为我在开玩笑,毕竟在上海买房子不是一件小事。当然这套房子地理位置是又离市中心远一点了,且属于大家口中的老破小。但是别的方面倒是满足了我的一些要求。且在预算内。于是这样,在29岁的时候,我拥有了自己在上海的一个小小的家。搬进自己的房子的那段时间,也跟那时候的男朋友分手了。谈了三年,最后删掉微信,好像仇人一样,老死不相往来。
我今天写这篇文章不是要记录当初买房装修的事情,也不是要回忆那段感情,而是最近上海疫情突然又变得严重,今天是浦西lockdown的第一天,不吃晚饭的我,躺在沙发上看玻璃房外面的天色一点一点即将暗下来,我突然灵光一现想要记录一下这段居家的时光。
从上个月十号起我们公司开始居家办公,到今天已经work from home 3周了。因为没有办法去健身房,我也不太喜欢在家健身(可能主要因为家里太小了),所以我的食欲变得不是很好,一天几乎就是早饭和下午两三点再吃一顿,别的时间如果有点饿了会吃点水果零食饼干什么的。每天至少一杯咖啡,通常是美式,然后非常多的水,前阵子跟表弟视频的时候整个人甚至肿到可怕,百度一下说是水中毒了,也不知道有没有科学依据,还蛮让人哭笑不得的。
我想我虽然很enjoy宅在自己这片小小天地里,家里的装修全是我自己弄的,以及天井里种着我喜欢的植物,有些甚至已经养了大概3~4年。但我却不能适应居家办公。效率什么的几乎很低,以及看书也有点困难。我想我还是需要动静结合。好像每天地铁通勤的时候,看书效率反而更高一点。最近睡的也相对较早,昨天晚上7点钟开始读经,怎么也没想到居然断断续续的睡着了。明天早上醒来要重新再读一次。那样昏昏沉沉的精气神读经可是不ok的。这几天晚上,会跟一群以前一起练瑜伽的小伙伴在微信群里跟老师一起做mindfulness meditation,心可以慢慢这样静下来。最近因为反复的疫情,网络上(微博、微信、朋友圈、豆瓣小组)都充斥着太多太多的breaking news, 真真假假,而我已经感到万分疲倦和厌恶了,一点点都不想再看。这个特殊的时期,再一次验证了《金刚经》里面的那句“善护念”,which也是我现在朋友圈的签名档。能做到这三个字,且让自己的心安住于当下,真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境界。而这也是我这几年一直在学习的东西。
因为这遥遥无期的封闭,我也只能开始想办法在家里健身。于是今天中午我跟着b站上的视频跳舞了40 mins,腹部卷了 8mins。然后开始给自己做这一天的正餐。晚上打算看一部电影或者纪录片。远离社交软件才能真正“善护念”。这是最近的感悟。要活在真实的世界;不住于相,活在当下。

-
豆友253424471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1 20:43:18
-
钟爱小哇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1 18: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