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漂流日記 / 搭長途巴士去瑞典
这次去斯德哥尔摩,几乎完全是为了标题那句歌词。机票太贵就坐长途巴士吧,都坐长途巴士了,那就去瑞典吧。行程完全是定下目的地之后才开始看的。北欧各国的首都看起来都差不多。但这次旅行完全超乎预期,玩得我乐不思蜀,回哥本哈根之后还常常有种时空错位的感觉。
带的相机是Agfa Analog,胶卷用了两卷FUJI c200和一卷柯达金200。但照片应该是手机更多。
买了3日的SL交通卡。比较可惜的是没有带学生卡,好多博物馆/交通的优惠享受不到...
Day 0
早上出发去坐Flixbus,坐了9个小时,到斯德哥尔摩已经是晚上8点。感觉肚子有点饿,才想起一整天都没吃饭。

电话卡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信号,从地铁站出来整个人好茫然。到旁边的便利店问路,老板和几个店员(应该是老板的儿子)凑在一起研究半天谷歌地图,说算了,开车送你去吧。当时稍微有点懵,然后带着一种对斯德哥尔摩治安的莫名信任,坐上看起来很shady的送货大卡车,道谢之后对方说:“No it's okay, peopl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大概开了五分钟就到了,大胡子店员把剩下的路线airdrop给我,很抱歉地说:“我本来可以直接送你去的,但我爸还在店里等我...good luck!”
Airbnb host叫Marlena,一个性格很豪气、长发飘飘的波兰女人,养了一只肥嘟嘟毛茸茸的小博美叫Malibu。我问她附近有没有餐馆或者超市什么的,她说我们这里是住宅区,超市特别少... 你可以自己做饭,厨房里的东西都可以用!...或者我给你做吧!我做的omelet很好吃!然后就开始翻箱倒柜找材料,哒哒哒哒切洋葱,另一边又把烤箱开起来,给我烤了块披萨吐司。忙活到一半扭头问我:“我想榨橙汁了,你要喝橙汁吗?我超喜欢喝橙汁!” 当时有一种回到外婆家的感觉。
我坐在餐桌边乖乖等吃饭,看到桌上有本兰波诗集,问她:“你喜欢兰波吗?” 她说这是上一个法国房客的,读完了就留给她了。“你读法语吗?我好喜欢法语,但我读不懂...” 我说我在学,不过只会很基础的一点点,她手一挥:“那送给你了!”

另一个房客叫Jonathan,往餐桌边上一坐开始跟我聊天。说他之前在瑞典住了九年,但现在离婚了,打算离开这片伤心地回美国陪爸妈。问我从哪里来,我说我现在在丹麦交换,他点点头说啊丹麦!丹麦很好!比瑞典laid-back。闲散北欧人居然还有区分哪里更laid-back,属实有点令人震惊。
三个人一起玩了会儿Black Jack和Tunk。我一上来连赢两把,Marlena感慨“Chinese kids”,当时心里想说这说的是什么话,我和其他Chinese kids玩也是赢的好吧...(不知道为什么很会玩桌游(不需要说谎的那种
Day 1
今天的安排是市政厅和诺贝尔博物馆。其实斯德哥尔摩的itinerary没有什么意义的,只要坐到Kungsgården,所有的景点都在附近,相隔不会超过10分钟路程。就算在岛上的景点也一样,坐游轮都不如步行过桥来得快。
市政厅只可以通过guided tour参观。等的过程中去附近的咖啡馆吃了个芝士三明治。



我对市政厅是没抱什么期待的,就是打算走马观花一下,但内部真的漂亮到想留在瑞典当公务员。最有名的是蓝厅和金厅,设计师当时觉得一蓝一金,哇,就很瑞典🇸🇪。本来打算把蓝厅全部漆蓝,但红砖搭起来之后又觉得哇好漂亮哦🥺,于是就不改了,不过名字还叫蓝厅,因为听起来比较Swedish也比较posh(...)。

中间还经过了市议会,还是上面那个设计师,本来打算把天花板做成平的,一看觉得这样也好漂亮哦🥺,又不改了。很go with the flow一人。

金厅就是,金灿灿。最显眼的是中间的梅拉伦湖女王,左边是西方(还有自由女神),右边是东方,象征瑞典是世界的中心(...?)。

印象很深的是中间经过一条走廊,墙上的雕像真的太开心了,是我见过最开心的雕像。

guided tour的收尾是从金厅沿台阶走回蓝厅,感受一下诺奖得主的感觉。...行吧。
市政厅的纪念品店还蛮好逛的,甚至还比老城价格低一点,有一种用瑞典作家的精装书书脊做的手链,感觉很酷。我买了姆明的旋转烛台~ 这种烛台好像算是斯堪地那维亚特产,到处都看得到,款式也很多。

然后走去诺贝尔博物馆,路上还经过一个demonstration。



在博物馆吃午餐,正餐加冰淇淋一共240SEK,合人民币160元左右。我点的是vegetarian set,味道好特别,不难吃。我觉得新奇比好吃重要!餐前面包也很好吃,硬邦邦的很有麦香味。

结果吃完没啥分量的正餐直接撑到傻坐在原地,歇了十分钟才叫冰淇淋。冰淇淋倒是蛮好吃的,覆盆子雪葩也很清爽,很适合在吃不下饭的时候吃,不过最下层的奶油冰淇淋还是有一点腻。

我觉得诺贝尔博物馆很好逛诶,有很多诺奖得主捐赠的物件,旁边有瑞典语和英语的解说,很informative。
我在香港的库布里克书店就见过这个丑东西,怎么这里也有... 款式还挺多。

逛了一下老城,手机电也用完了就回去了。国王花园就在地铁站边上,如果是春夏应该很漂亮,现在光秃秃的。

回去之后Marlena和Jonathan喊我一起喝酒,Martini+Prosecco+lime,不知道叫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好像没聊什么有营养的话题,但喝酒就聊什么都挺开心。我看桌上有小蜡烛,就拿出早上买的姆明烛台,效果意外很好,烛光和灯光在墙上旋转,像个disco ball,桌上的笔记本电脑还在放一些party mix。后来另一个房客Neset也到了,带了一瓶甜椒Vodka和下酒菜,可以说是有备而来了。
Marlena教了我们两句实用波兰语101:Na Zdrowie! 意思是干杯;Kurwa! 算是波兰国骂,约等于任何感叹词。她还问我中文的cheers怎么说。于是大家每次碰杯:“Na Zdorwie! 干杯!Skål!” 非常冗杂。

半夜醒来听到Malibu很均匀的鼾声。

Day 2
今天的行程是皇宫,老城(Gamla Stan),大教堂。其实还去了图书馆,不过在装修,啥也没看到。
皇宫是套票,可以逛三个地方,不过其实还是皇宫最好逛,另外两个没什么意思。





老城还蛮好逛的,我完全迷失在了一堆姆明周边中,甚至还在想要不要买个姆明狗盆送给养狗的朋友... 最后买了一副姆明扑克牌。进去一家店,问长得像Yoyo Ma的店主附近有没有什么好喝的鱼汤,他说他也不知道。我用普通话问他您是中国人吗?他一愣说对啊,我东北的!(with 浓重东北口音)



路过一家丑帽子店。丑帽子爱好者一整个坠入爱河,然而好贵,小红帽750SEK(510RMB),小蓝帽1250SEK(850RMB),店主说是纯手工制品,只在这家店卖。我大肆夸奖了一顿丑帽子们然后赶紧离开了,想说不如回家查查看湿毡怎么玩...


老城的餐厅基本都很贵,不如直接去7-11买vegan热狗。瑞典7-11的热狗真的很好吃又便宜,丹麦直接价格翻3倍。
斯德哥尔摩大教堂。我觉得这个教堂真的很恐怖诶,走到那个天使端着的皇冠下面直接把我吓得腿软了... 真的非常巨大又阴森,照片倒是没有那么吓人,还挺壮观。

那天是真的非常非常冷,狂风大作,下午阳光也不是很好,但护城河还是很蓝,于是顶着狂风在河边拍天鹅。

去了Stadion拍照。我发现很多攻略会说斯德哥尔摩的地铁站都非常漂亮,配一张Stadion站的图,让你感觉所有的站都很有设计感。其实没有的,就这站最好看,别的站虽然不一样,但也就那样...

可能因为昨天睡得比较晚又喝了很多酒,回来的路上一直坐错方向,要么就是坐错车,大概转了五六趟。到airbnb之后直接趴床上睡着了,大概凌晨四点被外面的动静吵醒,出去看到这几个人喝得醉醺醺,一整个群魔乱舞,还问我要不要来一杯Scotch。
我实在是,支棱不起来了...
Day 3
今天去了瓦萨沉船博物馆(动物园岛)和现代博物馆(船岛)。
因为SL交通卡是包含市内所有交通工具的,所以试了下电车和摆渡船。其实挺慢的,不如直接走路... 我觉得船上的风景似乎没有桥上好。
瓦萨是我这次最期待的目的地之一,不过前两天逛得太开心,其实已经无所谓了。馆内有语音讲解,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听。瓦萨是17世纪建的船,当时请了全瑞典最好的造船师和水手,到今天也是打捞上来的最大的船。出海那天大半个斯德哥尔摩的居民都过来围观,结果航行了30分钟左右就沉了,因为离岸边很近,大部分船员捡回一条命。

瓦萨在水里一直沉到20世纪才被打捞上来,但因为那块水域受污染,含氧量很低,反而没有细菌和真菌腐坏它。我当时恍惚间想了一下这是不是说明污染也有利有弊...?不过这一点利也只是对于人类而已,感觉不能justify。
整个博物馆大概有四层,为了让你从不同的角度观赏这艘巨船。走得还蛮累的...
回老城喝了个下午茶,瑞典人管它叫Fika。这家店就在诺贝尔博物馆旁边,是老城最老的一家咖啡馆。



现代博物馆其实就是个美术馆,展品有不少安迪沃霍尔,毕加索,达利,马蒂斯这种big names,还不用门票。不过逛了会儿感觉属实是有点...没看懂...


顺便,我住的站叫Hallonbergen,意思是树莓山,所以地铁站设计是一群小朋友的涂鸦。这个名字真的好可爱...

回去之后果然大家又开始喝酒。Marlena本来不打算喝,看我们喝得很开心,一拍桌子:“Kurwa! Pour me a glass!” Neset喝了酒之后变得非常不可控,Jonathan瞥了他一眼开始教我一些女子防身术(?),比如往哪个方向掰对方手指比较容易痛之类的。
Marlena找出一瓶波兰的榛子伏特加,兑牛奶超级好喝,打算回丹麦找一找。

那天不知道怎么喝到了凌晨五点,后来发现夏令时调快的一小时完全是被喝过去的。聊了Malta,聊了Coke,想不起来还聊了什么了。我隐约记得Neset和Marlena出去抽烟的时候,Jonathan醉醺醺地讲了一些很有哲理的话,但现在基本想不起来了,只记得他最后说,“You're still young. Don't get married too soon. Have more fun and enjoy your life.” 一些离异人士的人生感悟。
我好像从来没喝过那么多酒。
结尾是,第二天早上我睡过头错过了早班巴士(虽然设了三个闹钟),改签成晚上的火车转巴士,深夜在火车站度过了四个小时。但虽然前一天喝了那么多酒,却只感觉睡眠不足,并没有一点点hangover,所以或许可以说我真的是不会hangover的体质...第二天早上六点到哥本哈根,回宿舍洗了个澡就去上十点的课了,困得快要死了...
我把姆明烛台留在了Marlena家。喝醉的时候我们都说,this is so great; I've lived in Sweden for 9 years but this is the best night. 可能因为我觉得姆明烛台和她家的灯光位置搭配效果很好,可能是想留作纪念,可能只是觉得,我带走了一本法语书,也应该留下点什么。后来又去市政厅买了一个(老街好像找不到这一款),写这篇游记的时候,姆明和朋友们就在我旁边转啊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