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蒋勋《蒋勋破解达芬奇之美》佳句摘抄

●达芬奇不只是在画画,他传世的绘画作品不超过十二张。他似乎只是借绘画来了解他充满好奇的人的身体、空间、时间、宇宙一切存在的奥秘。
他的绘画作品不多,其绘画作品也很多没有“完成”,但是,他持续一生不曾中断的手稿,上面记录着所有他探索生命的过程,或许这才是达芬奇留给人类最弥足珍贵的财富。P025
——[台湾]蒋勋《蒋勋破解达芬奇之美》之《圣杰罗姆像》
●达芬奇面对着一个美丽女子,她不是“神”,是人间的“凡人”,但是,她如此美丽、典雅、雍容,焕发出如同“神”一般的光。
达芬奇以一张肖像画留下了整个时代的人文精神,仿佛时间静止在这女子淡淡的笑容中,永远不再消逝。
这个女子如此美,美到使人凝视,使人舍不得转移视线。美是一种不可解的着迷,好像到了理性无法分析的状态。P036
——[台湾]蒋勋《蒋勋破解达芬奇之美》之《抱银鼠的女子》
●达芬奇的手稿,用图绘,也用文字,一点一点揭开生命被禁闭的密码。
人类生活在愚昧无知中,打不开生命的密码,往往是自己对身体充满了禁忌,对生命充满了主观的、先入为主的偏见。一张残破泛黄的达芬奇手稿,五百年后仍然使人震动,仍然使我们反省:自己是否还存在太多禁忌、主观、偏见。我们仍然像蜷缩在幽暗中的胚胎,等待被唤醒。P050
——[台湾]蒋勋《蒋勋破解达芬奇之美》之《子宫解剖》
●人类最后终于飞起来了,从飞行的梦想,到飞行的科学,人类通过了长达数千年的努力。
达芬奇是使飞行从梦想变成科学的重要关键。
他的飞行手稿奠定了西方飞行研究的基础。
达芬奇的“密码”或许很单纯,一个是“梦想”,一个是“科学”。有这两张翅翼,人类就可以飞起来了。P057
——[台湾]蒋勋《蒋勋破解达芬奇之美》之《飞行理论之父》
●宇宙”正是包围着每一个人的“空间”与“时间”。
达芬奇在这张人体比例图里说:“完美的人,是衡量宇宙的尺度。”
这句话很像孟子说的:“万物皆备于我,返身而诚。”
达芬奇的人体比例图不只是一件美术作品,更是人类史上寻找人类定位意义的哲学杰作。P061
——[台湾]蒋勋《蒋勋破解达芬奇之美》之《维特鲁威人体比例图》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张画,像《蒙娜丽莎》的微笑,拥有如此广泛的知名度。
她不再是一张画,她是一个符号。
每一个人从幼年开始,在电视上、月历牌上、饼干或糖果盒上、T恤上、鼠标垫上、拼图玩具上,或扑克牌上,《蒙娜丽莎》的微笑,无所不在,普遍在世界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阶层。
一个符号如此被大量复制,不断重复出现,我们对她的“美”其实已经麻木无感。P088
——[台湾]蒋勋《蒋勋破解达芬奇之美》之《蒙娜丽莎》
●什么是“美”?
美是如此静定地观看大自然每一处最微小的存在,发现这些存在中不可思议的秩序。P104
——[台湾]蒋勋《蒋勋破解达芬奇之美》之《植物素描》
●柏拉图在《飨宴篇》中叙述最初完美的人类,兼具两性,后来被惩罚,劈成了两半,每一半都是残缺,每一半都在寻找另一半,但常常找错,再也复原不了“完美”。P114
——[台湾]蒋勋《蒋勋破解达芬奇之美》之《肉身天使》
●因此,“文艺复兴”是一种苏醒的现象,经过漫漫长夜,人类将从沉睡的状态苏醒,开始转动自己的眼睛,开始观察;开始活动自己的手指,开始感觉自己的身体;开始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开始行走;漫长的黑夜将要过去,理性的曙光已宣告新时代的来临。P122
——[台湾]蒋勋《蒋勋破解达芬奇之美》之《文艺复兴与中世纪》
●掩盖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下,只是世人对“美”惊慌的掩饰吧。我们或许极不习惯如此宁静自在的“美”,“美”使我们手足无措。我们试图用各种破解的方法使自己在“美”的面前有理论的依据。
然而,美是不需要论证的。
在经过最缜密的科学论证之后,达芬奇似乎更相信:“美”是一种直觉,但只显现给心地单纯的人。P202
——[台湾]蒋勋《蒋勋破解达芬奇之美》之《微笑的开启》
●他在遗嘱中写道:“一日充实,可以安睡;一生充实,可以无悔。”P211
——[台湾]蒋勋《蒋勋破解达芬奇之美》之《最后的岁月》
——[台湾]蒋勋《蒋勋艺术美学系列之一:蒋勋破解达芬奇之美》,北京联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