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日记-3月23日起......
已经是晚上10点,窗外面挖掘机轰轰隆隆的工作着。在小区的西面是一片废弃的学校,正值特殊时期,它被征用为隔离点。白天的时候,挖掘机的声音还不太明显,到了夜晚,世界都静下来,它才突兀了起来。新闻上看到中国速度,什么一夜集装箱现成,终于我似乎有所体会。
已经是第五次做核酸检测,阴性。我们所在的大区有一个商圈经理确诊,店长因为密接早已经被关在家里。组长因为次密接被封户。3月11号,惠南镇开始有小区陆陆续续的被封,远洋作为东城区为数不多的还能正常出入的小区一直坚挺着。同日,政府出通告,中小学实行线上授课。3月16号,我们小区被隔离。3月17号继续隔离。3月18号,小区解封。3月19号,3月20号周末,通知集中再做核酸检测。3月23日小区封闭式隔离,3月24日封闭式隔离,3月25日封闭式隔离。当然形势没有想象中严峻,但形势又比想象中严重。我把这些文字敲在这里并不是为了说明我处于多么艰难的处境,相反我乐在其中。只是我想把它记录下来,反正无所事事不是吗?
相比较23,24日的风和日丽,昨夜下了一整夜的雨,狂风呼啸,雨点劈里啪啦的响个不停。我听见风在哭在笑。淋浴间的窗户没关,沐浴露洗发水全部吹到一楼天井,这不是第一次。惠南的风大的出奇。和糟糕的天气遥相呼应的是我昨夜糟糕的睡眠,断断续续醒来三次,都是做噩梦,一觉惊醒十分庆幸自己只是做了一个梦,现实中的我不用经历那般煎熬的情绪。劫后余生。
继23日初次隔离的新鲜,24日我开始想着自己要做什么度过这些个日子。首先是雷打不动的做午饭,一顿三个菜,尽可能的做到最好,只能说我尽力了。至于做饭余下的时间需要我慢慢填补。阳光灿烂,徐徐微风,哦,比微风的要强一点。吃过早饭后的我(一碗蛋羹,一颗紫薯,一杯白开水水)打算去小区的凳子上晒太阳,要拿哪本书呢,川端康城的古都,正说着春天,正说着樱花。晒太阳的标配当然应该是一本书,可以拿来当枕头。还是有任务的,减重,所以需要运动呢。也想把盲打练的更好一些。
这真是好日子,想做任何和工作无关的事情,就是不想工作。这该如何是好。
练习打字和写字都一样的愉悦,放着音乐,喜欢的不喜欢的,随便都可以,模模糊糊的,机械的随着时间前进着。
还想些什么呢?脑袋里没啥东西,没什么可说的,平静。
二
刚看一个关于写作的课程,突发感悟。写作很是需要技巧的,否则我们没办法将自己看到的东西铺陈展现,这样就很没有意思了。为此我又开始重新述说关于隔离生活。没办法,我还是没有什么更好的技巧展示我所看到的东西,并且将无趣变得有趣,将平凡变得值得叙述。甚至我有时也觉得这有什么值得记述的呢?然而我还是有一个梦想不是吗?
除了挖掘机的轰隆声,每天叫醒我的是窗外的鸟语声。春天到了,树枝上开满了花苞,粉色的,白色的点缀其上。经过一天一夜的风吹雨打,它反而更加的娇艳滋润。对比25日满屋子的水汽,今早我起床的时候,客厅、走廊、卫生间内的水汽终于干掉了。那股难闻的潮湿味道终于有所缓解。周围全部都是水汽,我真的受不了。地板上,瓷砖,厨房,真是让人心情烦躁。感觉整个世界都是脏乱差。
因为隔离一个小区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里的人似乎也变得亲近了不少。休戚与共的共同体使得城市里的疏离变得不那么日常。散步的,溜娃的,运动的,晒太阳的,骑自行车的,滑轮的,应有尽有。青年人像小孩似的玩笑打闹。到处晒着被套,衣服。
大家有秩序的排队,等待做核酸。有上网课的小孩,就让他们随到随做。家里人多的派一个来排也行。大家没有争论,也都无所谓。似乎也没有那样一板一眼的必须要人到排队。我不知道别人似乎会觉得这一点新奇,但作为我来说,有点不一样。能够下来排队的,大概也没赶着要做什么要紧的事情。遛弯的时候看见两个熟悉的面孔,我不知道他们认不认识我,毕竟也就是陌生人的几面之缘。在帽子口罩双管齐下的此刻,很难认清楚谁是谁。是一对夫妻,我的脑袋立马浮现一个想法,这对夫妻应该是妻子依附于丈夫吧!从他们走路的形态,以及之前的说话方式,我得出这样的结论。
今天是隔离的第四天。想起粗略浏览过的一片文章,里面提到,疫情带给城市的机遇带给中国的机遇。首先是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其次是城市交通系统的缓冲。还有更意思的文章,里面提到,疫情是地球对人类的淘汰。人类的数量太多了。也有文章提倡,这几年要最好不要做什么大的消费,金融萎缩,总体的市场都不太好。我不禁在想,这是一个机会吗?与个人来说,很好的沉淀学习。有时候是真觉得知道一个大体的局势环境有助于我们更好做抉择和规划,奈何我的兴趣实在是不在那里。
如果不去想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或是评价,我觉着这样生活着挺好的。但是总有人提醒你走的太慢,在看不到未来成就的当下,不可避免的会着急。甚至是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于未来想象中的自己有何实质性的帮助。这是偶尔在脑袋的挥之不去的想法。
哇哦,劈里啪啦打字的感觉太过美丽,我竟然不想放下手中敲打的速度。但是我的脑袋里已经没有想法。
三
这是隔离的第五天,又是吃撑的日子。一颗火龙果,一颗苹果,一根黄瓜,再加一碗炒饭。正在吃的当时无知无觉,吃过之后又后悔过。在什么都没有进展的当下,似乎能够下降的体重能给人找到一些成就感。被看见能够获得成就感。例如下降的体重,例如上升的职位,例如积攒的钱财,例如人生的进程。
刷小红书,看到关于写作博主的相关视频,觉着自己应该练习打字了,于是又拿起电脑试着能不能敲打出一些文字。今天方圆3米的移动距离。微风,阴。早起好好吃了早餐(鸡蛋羹,白开水,苹果),看了关于电视编辑的两节课程,写作的两节课程。原本想着是不是需要记笔记,但是真正能够被应用的从来不是笔记本上的东西。一些课程之所以有用,大概是提供给你思考模式,操作模式。所以我放弃做笔记的想法。觉着自己茅塞顿开,但似乎又什么都不懂。
接着被开会,接着刷手机,接着聊天,接着剪辑视频。这就是一天所有干的事情。乏善可陈。如果说今天还有所得,大概是会了前两天怎么也琢磨不透的音乐踩点技巧,而现在我发现,自己只是用错了软件。借用别人的思考,仅仅看见了知识还不够,能用自己的方式将知识呈现出来,才是我的东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看技术型的东西永远抓不住头脑,当我们需要了,自然也就会了,这才是学习技术型软件的技巧。
刚收到消息,明天又是隔离的一天,直至4月1号下午5时解封。以黄浦区为界线,所有的公交地铁停运。我将继续待在15平的房间。没什么不好,只是单纯的记述。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记忆,这段历史记忆将在我的人生中充当多大的重量。
要想有东西可写,还必须得阅读,得抓取新的东西。既然无事,不如把新看的电影或者电视写一个影评。
四
得抓紧时间把日记给补上,否则只会越拖越久。这就是我此刻所想。
原以为3月28日能够解封,但上海以一种更严肃的方式继续隔离封闭。
“自3月28日5时至4月1日5时暂停浦东新区公交地铁运行。所有街道、小区人员不得出家门至楼道。”
28日下午9点,10分钟,叮咚买菜所有配送时间已约满。为此我转战美团买菜,29日零点,系统繁忙,不能进入付款页面。凌晨6点,系统繁忙,不能进入付款页面。29日上午至下午,小区大喇叭持续播放,所有居民无要事不得出入楼栋,外卖快递将由志愿者配送至楼栋。
28日上午看了两节影视赏析,下午看了四节影视赏析。为此继续观影《简爱》2011版、《窃听风暴》。29日,天气晴朗,上午煮粥,洗被套,晒被子,擦地。下午继续观影《三峡好人》,并叶嘉莹的李商隐赏析课程3节。
至于此无甚可述。
五
这两天写日记,做饼。因为没有膳食纤维便秘,为此查了下,不要熬夜,要运动,要喝水。无甚可诉。
-
Perus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9 22: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