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情感教育
查看话题 >情绪化到底会不会影响亲密关系?
这是很多人都误会的一个概念,就是情绪化本身不会过多影响亲密关系,是情绪化所带来的极端行为才会影响亲密关系。
有个大学刚毕业的读者跟我分享了他的经历,他大学毕业时想要买个二手车,之前实习加上一些兼职,也存了不少钱,足够一个人承担了。
但是他女朋友就不乐意,觉得他乱花钱,并且还觉得以后结婚了他也是这样乱花钱。
于是就开始各种找男朋友的麻烦,还经常阴阳怪气嘲讽他,哎哟,人生赢家了,还买车。
然后去看车的时候,也是一副很不愿意的样子。各种为难车主,整个氛围就特别难堪。
他就觉得女朋友特别情绪化,相处起来很难受。
本来买车的初衷是想着到时候可以接她上下班,不用挤地铁,现在搞得自己也不想买了,不知道怎么办?
这个问题刚好对应到今天的标题,情绪化到底会不会影响亲密关系呢?看起来似乎影响很大啊。
你看,如果他女朋友只有情绪,但是没有将没有情绪化行为表现出来,其实她男朋友感知不到太多消极情绪的。
出现情绪化本身不是什么很严重的问题,人在关系的互动过程中,会因为误解产生情绪波动。这是人之常情。
但是产生情绪波动之后,放弃理智,让情绪来接管身体,肆意做出情绪化行为,反而才会导致关系出现问题。
你也许会觉得,情绪化行为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有了情绪化在先呀。比如发脾气骂人了,是因为被惹怒了,才会骂人,否则不会轻易骂人的。
这个逻辑也合理,但是先入为主了一个概念:就是坏情绪出现后,一定会有坏行为。
其实并不是必然的。
很多人会有一个观念是:是先有情绪化,才有情绪化行为。既然如此,我只要控制住情绪化不发生,不就控制住行为了吗?
道理是对的,但是无法执行。很多人一提到情绪化,就想着要控制情绪。其实控制情绪是不对的,我们要控制行为。
因为情绪不能被控制。
以前我一直觉得情绪化不好,要情绪稳定一点。现在我不那么觉得了,因为情绪化这种事,不可控。
工作的时候,朋友跟我抱怨工作很累,说要辞职,我内心会觉得他很冲动。
到了我自己,被领导骂的时候,第一反应也是,辞职,什么玩意,不干了。
情绪化是不可控的,情绪波动来了就是来了。但是情绪化之后的行为,是可控的。
嗯,但似乎在生活中,很多人也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为什么会这样呢?
很多人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是因为之前不断在告诉自己,我控制不了我自己的行为,我是个情绪化的人。
自己给自己贴了标签,并且通过自证预言成为标签中的人。
我初中的时候,也是情绪炸弹人,随便一点小事就能点着我。
并且我自己都深信我自己是这样的人,于是生活中只要稍不顺心,我就会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
因为我自己都觉得我自己压根压不住情绪,这个信念也成了我随意发泄的借口。
后来有一次过年的时候,家里来客人,但是家里人都没空,于是就让我帮忙给客人冲茶和倒茶。
虽然极度不情愿,但还是去冲茶了。因为客人是爸妈的朋友,我自己不认识,于是就不敢随意发脾气。
然而当时客人就夸了我一句,这个小孩真沉稳,冲茶一点都不急躁。这句话就像一个铁锤,打破了我脑子里的旧有的自我印象。
我也不知道他说的是真的还是客套话,但是听了之后我开始意识到,我还是能处理好情绪的。
在这之后,我开始更多去观察自己能够处理好情绪的一面,而不是随意发泄情绪的一面。
慢慢地就摆脱了情绪炸弹人的自我认知。
既然情绪化不可避免,那么又有了另外一个问题了,就是有情绪化的时候,不发泄出来就憋得难受呀,对不对。
那怎么办?很简单,但不容易做到。就是别当面发泄,躲起来自己发泄。
情绪化的时候,可以去发泄情绪,甚至我鼓励发泄情绪,相比于发泄,压抑情绪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你发泄情绪不会对关系造成什么影响。每个人都有发泄情绪的权利。
会对关系造成影响的是,你将情绪发泄到了关系当中,并且产生了极端行为。这就意味着伴侣要承担你发泄情绪之后所带来的后果。
这样会出问题。其实就是表达情绪和情绪化表达的区别。
和伴侣相处过程中,遇到了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很生气,心里很憋屈,想骂人。
如果你躲起来通过自己的方式发泄完了之后,再去表达自己的感受,那么这是表达情绪,鼓励你这么干。
可如果你生气了乱砸东西,说话阴阳怪气,指责伴侣,那么这是情绪化表达,不鼓励你这么干。
其实只要将情绪和行为隔断,情绪化本身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我遇到事情了会生气,是我感性的一面。生气之后我理智处理问题,是我理性的一面。
作为一个人,不要被感性完全接管你的大脑,成为野兽。也不要被理性支配你的生活,成为机器人。
而是要做一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正常人就是会有情绪,但是也能解决问题。
别想着消灭情绪,只要你还是一个大脑功能正常的人类,你就消灭不了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