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翻一篇dieter rams的老采访
很短,很随性,内容很轻松。部分是意译,我想让它更精短。因为看得出他是个话不多的人,自然我也不应过度诠释。
链接在此 dieter rams designboom interview

Q:一天中最棒的时刻? A:夜型人,我会工作到凌晨1点。
Q:现在爱听啥音乐? A:古典乐。
Q:听电台? A:没错。
Q:谈下有啥枕边书? A:很多,你可以去翻翻。
Q:会看设计类杂志么? A:会。
Q:平时会从哪关注新闻? A:在博朗工作的时候,我忙的根本没时间干任何事,自然也没时间读书看报。现在嘛,我会早上看看报纸。
Q:会关注女装吗,譬如有什么喜欢的类型? A:会,并且很在意。当年我在读建筑专业的时候(1950-1951),里面就有时尚课程,我还挺喜欢。现在嘛,我喜欢Jil Sander的作品。
Q:有啥类型的衣服你是绝对不会穿的? A:任何不舒服的,比如会硌痒的,我巨讨厌痒痒的感觉。
Q:养宠物吗? A:两年前,我和太太还有一只猫咪。去世的时候她已经16岁了,她的名字是Francisca,我们太爱她了,在那之后,没有养过宠物了。
Q:你在哪儿做你的设计和项目? A:就这,咱坐着的地方上。我的工作室,也就是我的家。
Q:你愿意为谁设计? A:能遇见博朗和Vitsoe,我很幸运。在德国,有激情有魅力的企业家不多,也许在意大利有很多,比方说Adriano Olivetti, 不过现在这类人都很少了。
Q:你开创了「博朗设计」并风靡世界... A:首先,这并不是我一人完成的。企业家,开发团队里的其他人,校园资源等,都非常重要。我只是很幸运,开始和结束,都处于正好的时间中。1956年,博朗的产品研发设计部门成立,我才能组建一个年轻的,16个人的设计团队。
Q:依旧认为「形式追随功能」? A:是的,功能必定先于形式。美学和实用的平衡也很重要。
Q:你工作的时候,你会和同事讨论和交流想法吗? A:当然。我和我在博朗的同事至今关系都很不错,还包括一些意大利设计师。
Q:该如何表述你的风格,比如一个好友,他会怎么形容你的风格? A:日语里有一个词叫「侘寂」,它混合了简单宁静却又充满生机两种看似冲突的概念。我总是很喜欢将材质混用,比如我早期设计家具时,我喜欢将木制品和塑料、铝制品之类的材料混用。
Q:最满意的项目? A:大众的角度,是SK4,1956年,第一次在这种产品上使用玻璃上盖,然后成了业界标准。不过我个人会更喜欢一些小型的产品,比如TP-1,它是walkman之前的walkman.


Q:小时候你的梦想是? A:我祖父是个木匠,我经常去他那玩,我看到他的手工艺,简单但是精美,所以我也想做。小时候不知道什么「设计师」,但我想「做东西」。
Q:过去有特别欣赏的建筑师、设计师? A:伊姆斯夫妇,乔治尼尔森。我没有机会结识伊姆斯,但我认识尼尔森,我喜欢听他谈设计。我忘不了他和我聊Ettore Sottsass... 他(我也是)总是厌倦市场营销的把戏,他有时甚至不在乎是不是真的能投入生产。
Q:现在还在工作的设计师,你喜欢...? A:Jasper Morrison
Q:你会害怕怎样的未来? A:暴力、狂热思想。我不支持任何「主义」,比如国家主义、功能主义。没有什么功能「主义」,只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