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中你喜欢的女性角色
查看话题 >从《新龙门客栈》来说说我国古代侠女及其服饰造型
“侠士是中国古代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是乱世风尘中的强者,是不受欺凌、血气方刚的入世英雄。侠士形象不完全是人们的幻想和臆造,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着许多光照千古的侠士,他们孕育于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土壤之中,扮演着仗剑行侠的社会角色,演绎着中国人的梦想和荣光。”
今天来说说电影里的那些侠女及其服饰。
一说起女侠,你会想到什么?我的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的就是头戴帷帽,手持宝剑,英气逼人的女子形象。如果说起电影里与之对应的人物,那便是1992年的老电影《新龙门客栈》里林青霞饰演的女侠——邱莫言。

林青霞饰演的邱莫言曾经一度是我心目中完美的女侠+女神形象,有颜值有武功又带着侠士的那股神气,又飒又美。直到后来,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我发现邱莫言这个形象与剧中另一个女性角色金镶玉比起来,似乎不那么真实。这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作为女侠,邱莫言不够洒脱,当自己的意中人与其他女子似乎假戏真做,她沉不住气了,这不是一个侠士应有的作风。再个是作为女人,邱莫言却又并不女人,她从衣着打扮到言行举止表现的是个真汉子。如果不谈她的颜值,那么周淮安面对这样的侠女邱莫言,不如当好兄弟算了。这么一分析就对了,一位美丽的女子,作为女侠不够洒脱,作为女人不够风情,这样矛盾的形象也许只存在想象中——一位俊俏美好有情有义有功夫的红颜知己,最后战死沙场。
01
—
当武侠开始“言情”
那么为何有邱莫言这样矛盾的女侠形象呢?这就不得不说“旧”武侠和“新”武侠的区别了。这从武侠电影里也能窥见一斑,那就是相较于更早期的武侠电影,现代武侠电影里开始有大量感情戏加入。
在早期的邵氏电影里,或者是胡金铨导演的武侠电影很少出现男主女主情感戏,即便有的话也不是主要的,笔墨很少,大部分还是在于打斗上——孤独侠客,行走江湖,月黑风高,刀光剑影,生死是分分钟的事情,着重刻画的也是那种古侠的精神世界。至于情感戏,是不会大谈特谈的。主要有三个原因:
(1)老的武侠电影创作者比较严谨规矩,电影里呈现出的侠士文化和我国侠士的历史文化是相符合的——在历代载藉里,我们很少看到有关于游侠家庭生活、爱情生活实情的描写,对于侠士而言,江湖路就是不归路,不可能有常人一般有的情感拖累。即使是女侠,因其性格已被侠义信仰浸润,作风也被男性侠士同化,一般也不再好与女侠相交,用缠杂不清的感情做一些拖泥带水的事情。这种无情无欲,还与武功和道术修炼中找到了合理的解释,比如认为泄了童阳便无法修得上乘功力等等。
(2)早期的邵氏电影在东南亚的观影群体是社会底层的人,生活很辛苦,时局动荡,为了生存,谁不是在刀尖上行走,能吃上饭已经很不容易了,谈情说爱这种小资的事情未免让人看不懂。所以老的打打杀杀的武侠电影符合观众的观影习惯。
(3)限于早期武侠电影拍摄技术水平手段,电影情节是更写实的,比如说一个人拦腰被砍了一刀,那他可能就是挂了,根本不会像后面的武侠电影里那样,人被砍了很多刀还能站起来再战。就说《新龙门客栈》里的邱莫言吧,胸口中箭之后涂个金疮药再包扎一下还能和敌方再战斗多个回合,如果真以为人的肉身能像现代武侠里那样承受那么多那可是大错特错了。现代普通人去医院做个微创手术,起码也得十天半个月伤口愈合。所以写实的武侠电影,在打打杀杀这方面花的时间会比较多,那么用于谈感情的戏码自然也就少了。不像现代电影通过各种剪辑等后期处理,在很短时间里打斗便结束,剩下大量时间用来打磨感情戏。
现代武侠里大量的男女感情戏码加入,与之对应的也有现代武侠更不拘一格、观影群体发生变化、技术水平更先进这3个原因。最主要的还是顺应当下人们的情感需求。
因为行侠仗义是社会畸形的产物,只有当一个社会难以维护弱者的利益时,侠士才会有产生的土壤。所以在盛世太平的这个大环境里,在现代武侠里,咱们就让武侠满足各位吃瓜群众的情感需求,大侠们在刀光剑影的同时花时间谈情说爱,挺好。
现代武侠电影是武侠剧的壳,情感剧的核。就说《新龙门客栈》吧,直接来个多线情感戏,那叫一个热闹。看第一遍觉得武打场面精彩,情节也扣人心弦,再看第二遍看到邱莫言和周淮安在客栈楼上重逢时的情景,不禁看呆了。这个场景怕不是“眉来眼去剑”和“情意绵绵刀”招式的灵感由来吧。
再看第三遍,我就开始心生疑惑了,这个周淮安到底喜不喜欢金镶玉?到底有没有动心呢?我得出的结论是也许这就是周淮安的特色,他是个官侠,同时也非常懂得如何和女性相处。在他眼里,邱莫言固然是红颜知己,但是金镶玉也不错,各有特色,成为第二个红颜知己也未尝不可,无情未必真豪杰。这个结论显然叫女人失望。
当然啦,我在此对周淮安的分析许是肤浅了。也看过专家解析的是,在距离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还有5年时间的那段时间里,时局是复杂的。在《新龙门客栈》里,金镶玉其实隐喻的是当时的香港的本我,金钱至上,比较俗。但是内心也不是没有挣扎,所以名字是“金”镶“玉”,又俗又雅,而周淮安就代表的是香港人的超我,还是有理想的。所以金镶玉和周淮安实则是香港人的本我和超我在缠斗着,在剧中也是如此。那么邱莫言呢,其实暗指大陆母体,所以她对周淮安而言,与其说是娇俏的情人,不如说更像舐犊情深的母亲。这在他们二人所用的“子母剑”上有所体现。果然这世上很多事情借用情爱或者爱情的名义来表现。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果然相关专家深刻,能看出更多的道道来。
回到我这条线继续扯。对比《新龙门客栈》来看胡金铨的《龙门客栈》,会发现几乎没有男主女主的感情线,可能也有过一丝丝想表现一下,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于你都会觉得是自己想多了。所以更老的武侠老电影就不会让你琢磨男女感情这些,因为压根没有多线感情。《新龙门客栈》有大量元素借鉴了《龙门客栈》、《侠女》以及《迎春阁之风波》,而它的成功在于感情戏的增加,快节奏的情节以及当红明星的演绎。
总而言之,开始“言情”的武侠跟得上当下的时代。记起曾经翻看过一本书页有破的武侠小说,通篇没有什么言情的句子,讲人情的很少,一招一式倒是很多。而后来再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开篇一上来就是各种人物打小算盘的心理描写,还有灵气少女和翩翩公子打照面,小暧昧什么的,易读性大大提升了。到后面的仙侠剧什么的,基本上仙侠们都是神人神颜神恋了。
02
—
历史长河中的侠与女侠
早期的古代侠士多是刺客,为各自的君王办事,比如专诸、要离、荆轲等。因为是刺客,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所以使用的武器通常就是匕首,短小精悍,而且要离目标很近的时候才能动手。比如专诸把匕首藏在烤鱼的肚子里献到吴王僚跟前时,掰开烤鱼,取出匕首就刺杀了吴王僚。而荆轲刺秦也是把匕首藏在地图里,只是图穷匕见,未能得手。。关于女侠,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是春秋末期的越女,这个越女利用自己的好剑术和军事才能助越王勾践灭吴。
到了唐朝,是侠风盛行的时期。武则天推行武举制度,所以当时有文状元也有武状元,人们尚武,因此侠风浓厚,乃至出现很多文人侠士,李白就是一位侠士,他写过《侠客行》。唐代后期藩镇割据的时候也有各方势力为了除掉对自己不利的一方而聘请刺客干掉对方,比如唐代相传的女刺客聂隐娘便是如此。到了宋代是侠风衰败期,因为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他吸取了唐朝灭亡的教训,开始重文轻武,那么侠士也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参与政治,地位自然就下降了,逐渐被边缘化,《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还得躲在梁山泊,画地为牢。宋代对女性压制的也比较狠,所以基本没什么女侠的故事。
到了明清,侠士更是被统治者所压制的对象,在电影里历史背景是明朝的话,那么通常是和明朝暴虐的厂卫对抗的侠士形象(通常是东林党人)以及被厂卫追杀的忠良之后报仇的故事,比如胡金铨导演的《侠女》里的女侠就是一个为父报仇的形象,不过这个侠女原型来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而胡金铨的另一部电影《龙门客栈》里的女侠则是保护忠良之后的一个形象。到了清朝,因为规定民间不准练武,但是也有人偷着练,然后就是开镖局,做着保镖同时又行侠的事情。比如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里的女侠俞秀莲就是个镖师。到了清末,内忧外患,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涌现出国侠霍元甲、黄飞鸿等。只是拳脚功夫或者是冷兵器的刀剑都是敌不过枪弹了,中华武术地位遭到挑战。
到了民国时期,这个时候社会动荡,内忧外患,军阀混战,日本入侵。有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里的宫二,为父报仇,杀掉叛徒马山,尽显女侠本色。姜文导演的《邪不压正》里的关巧红,则是以民国时期用枪刺杀军阀孙传芳的女侠施剑翘为原型的。
03
—
电影里的女侠服饰形象
关于服制,女侠的服饰和当时所处那个朝代服制是一致的,比如汉族人衣服的特征是交领右衽。外观为左襟在上压住右襟,其外观如同字母“y”的样子。汉族妇女所穿的衣服日常多为上衣下裙的形式。在唐代,受胡风影响,妇女们也会穿窄袖袍,戴防尘掩面的羃䍦、帏帽,前者是纱罗包围全身,后者则是纱罗到颈部。明朝的时候,明太祖废止了元代服饰制度,下诏衣冠悉如唐代形制,用了将近30年时间恢复汉族礼仪与习俗。在明朝历史为背景的影片中,侠士与宦官决战的地点通常就是在边疆,要么是忠良之后被流放边疆,或者是忠良之后逃到边疆,那么戴防风沙的帏帽或者斗笠就很有必要了,所以女侠出场会戴着唐朝开始流行的帏帽或者斗笠。到了清代,则是满族的旗袍服饰了。
接下来就来看看电影里历朝历代侠女服饰造型吧。
唐朝《刺客聂隐娘》



2015年上映的电影,侯孝贤导演,舒淇扮演女刺侠聂隐娘,原型为唐传奇里的聂隐娘。
聂隐娘一袭黑衣,对应着她的“隐”,她的头发用一根状如匕首的发簪盘起,身穿窄袖右衽上衣,穿到膝盖的裙子,紧腿的靴子。窄袖的衣服以及靴子这种服饰形制是受胡风影响。中原传统汉服的鞋子多为低帮鞋子,而西域或者北方游牧民族的鞋子多呈高统。鞋尖则是上翘的,这样避免踩踏,便于行走。再一个她作为一个刺客,这样一身服饰更便于她行动。
元朝《迎春阁之风波》


1973年上映的电影,胡金铨导演,剧中共有5名女义侠,分别由李丽华、胡锦、马海伦、茅瑛、上官燕儿饰演。
影片中的女义侠入乡随俗,头戴暖帽,窄袖衫外穿无袖比甲。元朝由蒙古族人统治,蒙古族处于寒冷的北方,所以元朝蒙古族人不论男女均戴帽子,冬天戴暖帽,夏天戴斗笠。暖帽戴的时候经常与衣服配套使用。比如剧中的女侠是红帽子配红上衣,黄帽子配黄上衣,黑帽子配黑上衣。戴帽具有御寒及美观作用。无袖的比甲则方便弓马射箭。到了明代比甲演变成长度到膝盖的款式,到了清代,这种服饰更加流行,后演变成了坎肩(北方常用,比较厚实。)或马甲(南方常用,比较薄)。
明朝《龙门客栈》



1967年上映的电影,胡金铨导演,上官灵凤扮演忠义女侠朱辉。
女侠朱辉戴着帏帽出场,她没有刻意女扮男装,因为她还有个哥哥罩着。他们肩膀上背的那个包叫褡裢,可以放在肩膀上,如果有马也可以放在马背上,如今褡裢这样的包包形式可以挂在沙发扶手上置物,蛮实用的。
《侠女》



1970年上映的电影,胡金铨导演,徐枫扮演复仇女侠杨慧贞。
影片中的复仇女侠杨慧贞头发盘起,上衣下裙,右衽上衣,穿着明朝时期流行的百褶裙,裙褶非常多。明代女装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上襦下裙的服装形式,在明代妇女服饰中仍占有一定比例。另外头戴斗笠,穿着黑色袍服的那个造型大概便是邱莫言的造型由来了。
《新龙门客栈》



1992年上映的电影,李惠民导演,林青霞饰演女侠邱莫言。
邱莫言女扮男装,头上戴着男子的冠帽,头发盘在冠帽里,中间挖空的斗笠刚好卡着冠帽戴着。身穿黑色直身袍服,这种袍服在宋代开始为士人的居家常服,明代时为士庶男子常服,以素布为之,交领右衽,大袖宽摆,下长过膝。邱莫言这一身男装,黑白配搭,简洁素雅,十分潇洒。
清朝《卧虎藏龙》



2000年上映的电影,李安导演,杨紫琼扮演女侠俞秀莲。
清末满汉妇女服装已趋于相同,影片中的女侠俞秀莲穿圆领,捻襟右衽长袍,左右开裾到腋下,长袍的衣边、袖边装饰多重繁复华美的绣边,这种服饰源于满族妇女一体式的长袍以及一种袖子比较宽松的清代后妃所穿的氅衣的结合,也是后来旗袍的由来。在清末,妇女还流行穿裤子,有满裆裤,也有套裤,穿在袍服或者裙子里。俞秀莲便是在长袍里穿着裤子,作为镖师来说,行走江湖,穿着裤子也更便于行动。
民国《一代宗师》


2013年上映的电影,王家卫导演,章子怡扮演复仇女侠宫二。
到了民国,孙中山提出服装制作四原则,中国古代衣冠体制开始解体。民国女子多穿旗袍或者上衣下裙的服装形式。受西方文化影响,民国的旗袍开始变得紧身,同时两侧高开衩。影片中的女侠宫二便是穿着黑色低调的夹棉旗袍,练武之人,这种旗袍应该是宽松的,旗袍在衣领和衣袖上有着宽宽的蕾丝滚边,这在当时是很流行的式样。
《邪不压正》



2018年上映的电影,姜文导演,周韵扮演复仇女侠关巧红。
影片中的女侠关巧红通常是穿着上衣下裙,干净利落。上衣穿的是短袄,下身穿黑色长裙。短袄是窄身大襟,直袖立领,两侧开衩,用盘扣,影片中的短袄袖子短且肥大,称为“倒大袖。”复仇女侠并未完成复仇,所以剧中的关巧红有一股大仇未报的遗憾和悲情。
最后,关于女侠及其服饰造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服饰上,女侠们基本没有红妆,看不到精心设计的妆容。发型基本是没有刘海的,这是因为我国古代女子成年后再也不剃头,所以前额的头发自然也是很长都梳到脑后了,所以没有刘海。同时刘海对于女侠来说也是一种妨碍视野的存在。女侠们没有华丽多余的首饰,也没有华丽的服饰,除了清朝女子服饰本身就是镶滚绣比较繁复,服饰色彩及款式通常低调素雅。
(2)言行举止神态上,女侠废话不多,眼神犀利,眼睛是心灵之窗,从她们的眼睛里能看到仇恨、果敢、勇气、杀气。因为是练家子,女侠通常举手投足稳重,遇事不会大惊小怪,咋咋呼呼。这不意味着她们遇到敌手就稳操胜券,也是要看功夫程度。女侠大概都是不缠足的,跑起来脚下生风。
(3)在感情上,影片中的女侠们很难收获完美感情,神雕侠侣那样的故事也只在传说中。因为女侠的身份已然决定她们相夫教子,过安稳日子的不可能。
(4)女侠们没有特定的身份和阶层。上至官家小姐,下至山贼草寇,都可以行侠仗义。作为女人,女侠们在与男性打斗中有时处于下风,但她们的勇气一点也不少,也许也有胆怯的时候,但是她们铁骨铮铮,决不退缩。
本期就到这里啦,欢迎大家留言,发表看法,共同进步,下期再见!更详细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漫谈电影服饰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另一个微信公众号:写影评 。(如有看完电影想发表观后感又不想发朋友圈点评小作文的的欢迎投稿。展示你自己的才华😊)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侠士》 王俊 中国商业出版社
2、电影《新龙门客栈》的意识形态解读刘郁琪湘潭大学学报
3、《中外服装史》贾玺增 东华大学出版社
4、浅谈丝绸之路敦煌之元代妇女服饰及头饰 王唯宁文艺生活

-
木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3-11 10:02:54
-
Larissa_H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30 00:22:32
-
语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15 14:23:59
-
六月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30 00:38:22
-
ldiabahshjdk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6 15:14:06
-
夕酱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23 00:20:42
-
空山新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04 18:43:51
-
亚里士多鹅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20 15:15:07
-
Coincident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10 21:22:55
-
月宫美食家🌈🍉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04 18:50:32
-
april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13 11:18:23
-
奶绿茉香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01 23:03:45
-
羽晗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26 14:11:02
-
米诺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29 08:51:13
-
空想盐水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13 19:09:53
-
調音師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8-06 00:15:44
-
轩尼诗树莓白崖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1 10:46:12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14 21:07:48
-
Zoey🪐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08 08:19:29
-
雪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30 14:19:22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2-30 11:08:45
-
江湖騗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2-23 00:22:14
-
小肥杨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19 22:41:01
-
花行深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14 16:16:01
-
卦中有卦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09 14:31:16
-
碧尾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4 16:05:27
-
SHAONIAN-A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3 12:11:56
-
尊龙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1 04:45:03
-
莫言丁丁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0 23:55:55
-
石马无声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0 18:59:04
-
豆友xRDAx_YE6c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8 19:50:10
-
Music.Box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8 16:31:49
-
豆友141701391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8 14:44:48
-
豆友222649704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9:40:13
-
城春草木深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6 13:07:25
-
齐天大甚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5 18:33:37
-
老酸奶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1 22:08:46
-
mang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1 12:17:59
-
猫头鹰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26 23:01:45
-
sammi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25 20:33:41
-
Hong袜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21 16:29:47